第一百九十七章:陛下此举定有深意,大军开拔!第(2/2)页
只不过在场的这些官员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尤其是言官,更是无奈,因为今年,御史台上的每一道奏折,陛下从未听过,也没采纳过。
所以众人想着,在这种情况下,也唯有依靠面前的两位大臣了。
上方,林远松和宋公文听到那一席话后,并没有立即开口。
而是稍稍沉思。
最后,作为兵部尚书的林远松道:“陛下自然有陛下的想法,我们做臣子的,唯有服从,就像陛下说的那样,百越就在那里,跑不掉,即便去晚了也没什么。”
他有从军的经历,也在神武侯手下待过一段时间,所以军令如山的习惯,并没有改变。
就算心里清楚,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不利于大魏。
可陛下是天子,说的话一言九鼎。
做臣子的,只能听从。
旁边,宋公文看着在场众人,思考了一下,然后道:“其实,我倒是觉得诸位同僚不要着急,或许,陛下这样安排,有更深的含义在其中呢”
“兵法确实有云,兵贵神速,但有时候并不是铁律,诸位想想,此次南征百越,行军速度虽然很慢,但也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大军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并没有像一般行军那样仓储。”
“我观察了一下,大军当中,无论是骑兵亦或者是步卒,在经过充足的休息后,每一个都精神饱满,体力十足,诸位想象,这样的大军,战斗力有多强”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百越之地,山高水深,我大魏的军队,很难在这种地势上占据优势,若轻易前往,匆忙与百越大军开战,能占到多少便宜呢”
“陛下御驾亲征之事,如今已经是天下皆知,那位百越所谓蛮主,对此肯定也清楚的很。”
“若他趁着这个机会,特意设下埋伏,让我们往里面钻呢”
事实上。
宋公文的这一席话漏洞有很多。
尤其是身为兵部尚书的林远松,更是能找出十余条反驳的点,可他却没有开口。
而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位国丈大人不一般。
当然,所谓的不一般,并不是指身份。
而是对方有一个儿子。
冠军侯宋鸿志。
即便在场的人都清楚,国丈没有接触过军事,也没打过仗,但培养出来的儿子,却能一战灭国,一战生擒九部可汗,虽然加起来只有两次出征,但可以说是惊天动地。
即便是放在史书上,也是极为惊人的。
因此众人在听到这些论调后,非但没有说话,反而开始仔细思考。
或许,国丈所言不虚,陛下真的有考虑呢
宋公文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好了,此次再怎么说是陛下御驾亲征,我们这些文官,对于军事上也不算了解,所以这些事情还是不要多想了,就算有意见,也应该让武将们去劝谏陛下。”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保证后方的正常运作,相信陛下让我和林大人随行,也有这个目的。”
他是户部尚书,林远松是兵部尚书,二者与打仗之事息息相关。
所以宋公文这么思考也没错。
众人闻言。
对此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陛下和两位大人都不着急,他们急,也没什么用处。
旋即,他们将话题转向有关于后方安排的事情,必然粮草、辎重、补给、还有各种行军器械方面来,目的呢只有一个,就是保证此次陛下御驾亲征,不会出丝毫问题。
其实,这种事情也不算难,因为毕竟主战场在南境之外。
南境与北境不同,北境许多地方大都人言稀少。
且经济方面也并不繁荣。
需要依靠中原长时间的输血才行。
可南境呢,里中原近,距离繁华的江南地区更近,所以后方根本出不了问题。
除非大军走出镇北关,直接前往大山深处的百越,那样才会对补给线造成很大的压力。
不过众人都觉得,这种几率并不大。
因此。
在补给上的安排,并不复杂。
宋公文等人在确定一些细节之后,便各自散去休息了。
直至第二日。
魏云弈醒来,同时调整好自身状态,再一次召集手下的文臣武将,宣布于三日之后,大军开拔,前往镇南关。
这个命令,让许多武将们都极为兴奋,因为到了镇北关,就意味着很快将要进行一场大战了。
近些日子以来,北境、乌斯地区,乃至于沿海,各处都有大战,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很多人将领们都因此得到了朝廷的奖赏。
可南境呢
都是些小大小闹,这些驻扎在南境各地的将领们,早就忍受不了了,也想要立功,只是一直都没机会。
现在,他们追随陛下御驾亲征,心里自然高兴,士气也更高涨,可因为行军速度过慢,以至于在场许多人都很无奈。
如今陛下终于让大军开拔,那久违的热血,再一次回来了。
而三日的准备时间,对于二十万大军来说,不算宽裕也不算急促,并没有造成任何慌乱。
因此在最后一天,一切都准备就绪,大军缓缓想着镇南关开拔。
魏云弈呢,也趁着这三日,彻底将境界稳固。
不过他并没有忘记之前的想法。
在行军的路上,特意将王瑾召过来,准备找找乐子什么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