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难忘的一九八五年  李牧的育人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难忘的一九八五年第(2/2)页
“冬梅把握,她有这个实力。”

    李牧推门走进值班室,老师们都说:“请客,你家冬梅考上了。”

    “真的吗”

    “校长今天开会回来说的,消息都知道了。她打196分,比录取分数线高出20多分呢。”

    李牧在学校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以后又来到了村里,得到的消息和学校得到的消息是一致的。

    冬梅得到了这个喜讯,紧紧的抱住李牧,泪水不住地流淌,他们都沉浸在无比幸福与喜悦之中一个确确实实属于他们的不眠之夜。

    但这年政策变了。考上名师就不上班了,不是在家自学,而是到师范校常年。如此一来。对于家负四百多元债务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转眼间第一个教师节到了。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宴会,大队领导也应邀参加了。宴会期间,校长即兴讲话:“老师们,同志们,今天是我们的第一个教师节,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希望老师们努力工作,不辜负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村干部也讲了话,赞美教师的同时给每位教师发了二十元钱的奖金,这对于贫寒的教师来说真是最好的礼物了。

    老师们难得这样开心地喝一顿,十仙女儿坐一张桌儿,她们以汽水代酒,笑声阵阵。

    席间,爱讲话的老师分别即兴讲话,讲到精彩处,掌声响起。在副主任朱立仁的邀请下即将退休的老师刘云长站了起来,他用颤抖的手端着酒碗:“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就要离开校园了。我感到轻松,感到愉快。今天,党和人民如此重视教育,如此关心教师,这是中华民族的大幸,希望年轻的老师们好好工作,把孩子们教好,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此时,他有些激动:“虽然我工作了36年,但我没干够。我爱学生,我爱学校,我会常回来看看。”说完,他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泪珠也同时落在他的酒碗里。大家安慰他的同时,又喝起酒来,喝到高潮处,年轻高歌一曲。喜好热闹的中年教师竟然划起拳来,五魁首啊六六六啊

    就在教师节刚刚过去不久,国务院制定的教龄津贴标准正式落实。教龄年满五年不到十年的,每月三元;满十年不到十五年的,每月五元;满十五年不到二十年的,每月七元;二十年以上的十元。

    这一政策的落实,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教师终生从教的热情。这项补贴对于月工资只有三五十元的老师来讲确实是相当可观的。

    赵冬梅临产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笼罩着华夏上空。也笼罩在李牧和冬梅两家人的心头李牧的爸爸思想开放,总是说:“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

    农历冬月二十五夜晚,接生婆坐在冬梅的身边,冬梅的嫂子也忙里忙外。半夜十二点三十六分,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叫,李牧和冬梅也正式为人父、为人母了。

    接生婆一边忙碌一边喊:“小子小子是个小子”

    天没亮,李牧就去两公里外的父母家报喜。当李牧走进屋里的时候,爸爸、妈妈和三个妹妹齐刷刷地趴在炕炕沿上,抬起头。二妹急切地问:“是丫头还是小子”

    “丫头。”李牧开了个。

    爸爸和三个妹妹同时把头缩回被窝,一声不出。妈妈又问“真的”

    李牧笑着说:“是小子。”

    爸爸和三个妹妹同时露出头来,三个妹妹的笑脸就像三朵盛开的鲜花,爸爸用颤抖的声音说:“好好”

    看来,爸爸的“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的话是假的。

    李牧陪着爸爸、妈妈还有三个妹妹一同迎着朝霞向李牧家走去。东北平原的冬天是寒冷的,可走在路上的六个人却没有觉察到寒冷是什么滋味。

    感谢上天的眷顾,感谢生活赋予人们那无限美好的幸福与快乐。

    这一年,从社会层面看设立了教师节,全民开始尊师重教;从私人的角度上看,冬梅考上了民师,李牧和冬梅又喜得贵子。

    这一年属实难忘。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