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风水第(2/2)页
而在玄学家的眼中,世界是混沌的,万物归结为气。
二者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由此认知自然的过程也完全不同。
西方人不理解风水,所以西方基本上保留不下来太多有人文价值的文明古迹,并不是他们没有,是他们不会统筹去认识自然,学不会用自然的方法保存历史。
风水学是一门古老而且非常宏大的玄学流派。
选择一个风水好的地方修建房屋,可以让居住的环境更舒适,身体更健康,心情更舒畅,
有气才有生机,而被归结为金木水火土的五气,就是构建自然一切的基础,风水学就是建立在观气之上。
所谓气,就是主导天地产生之后一切变化发展的能量,是万物之源,中国人习惯以气来形容万物变化,比如气候、节气、骨气、元气、风气、士气、正气、运气等等。
徐晨是接受过正规科学教育的新时代五好青年,对这些古老的东西本来也不怎么相信,但在当初地质考察队混的时候,带队的老教授整天不是在研究勘测理论,而是在研究易理和风水。
他以前总以为勘测地矿,就是按照学校所学的那些理论知识,通过各种仪器进行紧精密勘测,挖掘打孔分析地质结构,但后来他发现老教授不用这些仪器和设备,很多时候光凭眼睛就能看出什么地方是什么结构,矿脉走向以及地质断代等等。
于是整个勘察队都慢慢被老教授带歪了,徐晨跟着也学了不少的易经、老子和一些风水知识。
最后慢慢发现,风水学的宏大不是他能够轻易理解的,老教授建议他先学习易经,多读老庄,再学风水。
可惜他没那个耐心,一本易经还没读懂就挂了。
而穿越到这个原始蛮荒的时代之后,他才真正发现,一切科学的东西在这里都不太好使,反而中医、星象和风水等已经逐渐被中国人抛弃的古老玄学大有用武之地。
原始人不懂地质,但他们懂自然。
他们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用最原始的动物本能去了解自然,学习自然,同时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科学的理解风水,那就是遵守自然的条件,寻找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水源充沛、动植物丰富的地方居住生活。
而寻找这种地方近乎于一种人类的本能,只不过字和一种宏观的方法总结出来,构成了一门复杂的学问。
不懂的人说它是封建迷信。
但真正懂的人,才知道它包含的远远不止是自然,而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所以,风水学是道,但寻道太难,真正精通者凤毛麟角,就连当初老教授都说他研究了三十余年,也只是刚刚懂得一些皮毛而已。
至于徐晨,皮毛都不会,仅仅只是学习了一些最简单的风水名词,日常用于装逼而已。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