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中英谈判(二)第(2/2)页
李时光除了了解丘吉尔的学历,也看过对丘吉尔的评价,一个顽固的帝国主义者,坚定的认为英国就该永远处于维多利亚时代。帝国主义者的秉性就是贪得无厌,得寸进尺。李时光听丘吉尔又想含蓄的询问中国是否想夺取印度,更确定了外交部对丘吉尔的评价没有错。
“我们中国人喜欢印度,是因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僧人们和旅行家们去过印度。那时候的印度还有辉煌的佛教文明,我们从印度带回了经书。可惜啊,现在印度的历史与佛教文化只能在中国才可以看得到。”
听李时光这么讲,丘吉尔也没有办法反驳。虽然印度地区曾经存在过古印度文化,但是印度地区的历史却是含糊不清。想通过印度神话去探索印度历史,其难度比靠着荷马史诗去研究古希腊历史相去不远。
印度考古领域和历史重建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人物是英属印度时期的亚历山大卡宁厄姆,作为英国人的他对于印度历史非常着迷,因此出任印度考古局首任局长。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卡宁厄姆在印度进行考古发掘,但始终没有什么大的收获,直到他得到了英译本的大唐西域记,古印度的历史才一点点的被揭开。
卡宁厄姆得到大唐西域记后进行了无数次的翻阅,在接下来的二十五年中,他根据玄奘的记载,依次发掘出了佛祖第一次悟道的地方鹿野苑,释迦摩尼成佛的菩提伽耶,佛教圣地那烂陀寺遗址等古印度的重要历史遗迹,他在日记中写道:“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在阅读中国人的大唐西域记,玄奘对那棵著名的菩提树以及周围的佛像和庙宇,记载的都很详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大量的遗迹,书中的描述和发现结果非常吻合。”
正如李时光自信的发言一样,大唐西域记虽然是一本献,却是印度历史最可靠的研究资料,加上其他献,才照亮了印度历史。而脱离了这些献之外的印度历史,依旧沉默在一片黑暗之中,让人看不清楚本来面目。
而这也是最近明高度去批评欧美的一个现实证明。
但丘吉尔在意的并非这些,他用揶揄的语气问道:“那么现在的中国人有兴趣书写印度历史”
李时光转过头,“丘吉尔先生。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强硬派,这是必然的,也无可厚非。我认为,强硬派们只是对国家的热爱更激烈些。激烈如果超出界限,就会变成偏执。偏执会让冲突更猛烈的进行下去,造成更多的悲剧。您觉得呢”
丘吉尔是在西里古里战役后生出了不安,他怀疑中国很可能想趁着和谈的时候更多的夺取土地,以便拿到更多筹码。当然,丘吉尔也有些担心,中国在西里古里战役中投入了近百万军队,很可能会要的更多。如果中国真的这么做,丘吉尔就只能选择坚定的要与中国打到底。
现在听李时光的回答,丘吉尔觉得李时光是在利用中国现在取得的优势在要价,要英国尽快和谈。这样看着和平的态度让丘吉尔感受到了一种耻辱。导致这种耻辱的罪魁祸首就是英国陆军,尤其是英国驻印度军。
当年英国征服并没有真的想征服整个缅甸地区的打算,完全是因为打得太顺,轻易拿到手了胜利。就这么顺水推舟的拥有了整个缅甸。
如果之后中英之间再爆发类似几次西里古里战役的战争,只怕李时光所说的中国强硬派们也会蠢蠢欲动,想要的更多。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文明破晓更新,第462章 中英谈判二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