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嬴政:我儿赵玄,就是如此出色第(2/2)页
所谓的天子,还想着以天子之名来威喝天下列国,却是他愚蠢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原本齐燕两国对秦国还有些盟好之意,如今却是被嬴政自己给破灭了。”赵偃冷冷笑着,充满了对嬴政的嘲讽。
“大王所言极是。”
“秦国以为断了与我大赵的商路就能够拖垮我大赵,这只是秦王政异想天开罢了。”
“如今我大赵边境有司马尚将军统帅二十几万大军防守,还是我大赵冠绝天下的铁骑,就算秦军来袭,也不可能破境。”
“只待廉颇上将军击溃晋阳,我大赵就能一雪前耻。”
“大王必能够统领我大赵反攻秦国,一举灭秦。”郭开继续溜须拍马道。
“丞相所言极是。”
“我大赵必能击溃秦国,一雪前耻。”
“大赵必能在大王统帅下强盛扩土”
一个个的赵国朝臣纷纷开口拍马屁。
或许如今这时代的赵国还存有诸多名将,但终究君王无能,宰相无能。
听着朝堂上臣子的吹捧,赵偃也是一脸的兴奋。
在秦国手中吃了那么多亏,如今能够看到天下列国一齐针对于秦,这对于他而言自然是值得高兴的。
至少他无需担心秦国入侵。
在之前签订了盟约后。
齐楚燕三国都已经言明了,如若秦国攻赵,他们必然会鼎力出兵来援,这就是赵偃的依仗。
“报。”
“大王。”
“曲阳急报。”
“司马尚将军急报。“
一个传令兵慌慌张张的跑入了大殿,单膝跪地,大声喊道。
“秦国动兵了”
赵偃一愣,看着眼前慌张的士兵。
不过这一次。
赵偃罕见的没有任何慌色。
“回大王。“
“秦上将军赵玄,统麾下大营攻我大赵了。”
“司马尚将军已经统兵在边境防守。”这个赵兵惶恐的道。
“不就是秦国进攻,慌什么慌”赵偃眉头一皱,没有任何担心。
“丞相。”
“立刻发国书给齐楚燕三国,秦国已经动兵攻我大赵,让他们速速派兵来援。”赵偃立刻对着郭开说道。
“臣领诏。”郭开立刻应道。
“嬴政,你终究还是等不及了。”
“这一次,寡人让你铩羽而归。”赵偃冷笑着,已经动了吃掉所有来犯秦军的念头了。
虽然赵偃没有什么大能力。
但是也知道他赵国麾下战将的能力,所以对于廉颇,李牧他们虽然忌惮,但也在用。
“报。”
“曲阳急报。”
但让赵偃高兴不起来的消息来了。
“又怎么了”赵偃眉头一皱。
“我曲阳大军已溃,司马尚将军为秦将赵玄所杀,曲阳全境失陷。”
“请大王速速定夺。”
这个前来的赵国士兵惊慌的禀告道。
“什么”
赵偃猛地站起身来,脸上涌现了一种惊慌。
刚刚的平静全部不复。
“不可能。”
“绝不可能。”
“曲阳有我大赵二十多万大军,司马尚虽然不如廉颇,但也是边军大将,凭我大赵铁骑之力,足可硬抗秦军,击溃秦军,怎会败而且还败得如此之快”
“难不成司马尚叛国了”
赵偃神情惊慌的道。
司马尚镇守曲阳,乃是廉颇和李牧联名上奏的,以此防范大秦进攻,就算再不济,也能够凭借如此兵力来防范大秦数月时间,那样他赵国就能够得到盟国出兵驰援了。
可如今这一败。
让赵偃失了分寸了。
“曲阳没了,二十多万大军没了。”
“寡人的都城就危险了。”
“寡人怎么办”
“丞相,寡人该怎么办”
赵偃有些无力的瘫坐在地,神情慌乱的看着郭开,想要寻求解决之法。
“大王勿慌。”
“曲阳不过二十万大军罢了,我大赵还有边军二十万,还有廉颇将军麾下三十万大军,有这些在,秦国就不可能亡我大赵。”
“大王立刻下达王诏,命李牧和廉颇率军拱卫都城,如此就能够应对秦军。”
“只待坚守下去,等到齐楚燕三国联军来到,我大赵就能击溃秦军。”郭开当即开口说道。
“此举万万不可。”
“李牧将军二十万边军乃是防范异族匈奴的,一旦撤军,匈奴恐怕会长驱直入。”
“廉颇将军如今也在晋阳与桓漪相抗,如若撤军回援,桓漪必率秦军逐步逼近,如此我大赵必会陷入重围,更加危矣。”
一个赵国臣子站起来,神情大变的启奏道。
“陈大人,如若不让李牧和廉颇率军回援,你告诉本相该如何是好”
“曲阳乃是我都城门户,曲阳大军已溃,都城不过寥寥数万禁卫军,如何能够抵挡秦军”郭开转过头,对着那个反对之人喝道。
“这”
被郭开一怼,这个出声反对的朝臣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大王。”
“如今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只有让廉颇和李牧两位将军火速率军回援都城,或许才能够坚守到齐楚燕三国援军来到的时间,否则,我大赵危矣。”郭开大声的启奏道。
“臣等附议。”
“请大王下诏,命廉颇和李牧两位将军火速回援都城。”
朝堂上的众多朝臣纷纷附和道。
“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丞相,速速拟诏命廉颇和李牧驰援都城。“
“至于边境之患,远远比不过国破之危,等到击溃了秦军,一切尚可。”赵偃也是一脸慌色的道。
此刻赵国朝堂的一幕如果被嬴政知道了,必然会大笑。
对于郭开启奏。
也必然会大加赞誉。
而赵玄如若知道了,必然会高呼:“郭开,郭相,你无愧于大秦战神呼。”
此举。
赵偃一道王诏。
廉颇撤军,他花费时间构建的防线将立刻奔溃,大秦函谷大营将无阻突进。
李牧的边军乃是赵国防范匈奴之重,境外异族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一旦撤兵,赵国代地的百姓将有可能被异族所屠,赵将陷入四面战火。
“大王圣明。”
“如今都城安危要紧,大王安危要紧。”
“臣必火速派人传召,并且火速命人前往齐楚燕三国求援。”
郭开大声的说道,一幅大忠大智的样子。
此番姿态。
还真的有着一种要力挽狂澜般的姿态。
赵偃也对此深信不疑。
咸阳,秦王殿。
百官汇聚。
但是如今的朝堂之上,一片安宁,甚至都不知道大秦已经对赵国动兵了。
“大王。”
“魏地蒙毅大人接连于关中调拨粮草,还有府库所存铜铁也都调拨至魏地,是否,我大秦又要启战事了”
王绾站起来,恭敬的看着嬴政问道。
此话一落。
朝堂上的百官也都纷纷看向了嬴政。
“算算时间。”
“如若魏地动兵。”
“赵玄的战报应该也要传回了。”
对于王绾的询问,嬴政却缓缓开口道。
此话一落。
朝堂群臣更是蒙上了一层诧异。
是否动兵,难道连大王都不知道
“大王。”
“安邑大营一动,则牵动赵国全境,甚至于牵动天下。”
“只要战事起,王翦,桓漪两位将军也会伺机而动。”
“请大王不要烦忧。”尉缭站起来,拱手抱拳笑道。
“孤,从未烦忧。”
嬴政笑了一声,神情平淡。
对于自己的儿子,嬴政又怎会不放心。
这一次让赵玄担首攻之军,目的就是为了给他创造立功之机。
他相信赵玄不会错过这大好机会的。
也就在满朝文武对嬴政与尉缭的交谈不解时。
“报。”
“安邑大营,赵玄上将军捷报。”
“报”
自大殿外,远远就传来了一声激动无比的高喊声。
“捷报”
嬴政神情微变,从王位上站起来,目光之中也带着一分期盼。
其实。
他在咸阳等的并非捷报,而是赵玄动兵的战报。
赵玄一动,牵一发而动赵全境。
大秦另外两个大营也会随之而动。
“捷报”
“难不成赵玄真的得到了大王的授意动兵首战告捷”
朝堂群臣目光也都纷纷汇聚,带着一种惊讶。
这一切。
他们都不知道。
哪怕是作为当朝相邦的王绾也只是通过魏地调拨的粮草,铜铁猜测了大秦要动兵了。
却不曾想已经动兵。
顺着朝堂所有人的目光。
赵玄麾下亲卫营的一个锐士快步跑到了大殿内。
“捷报。”
“臣奉上将军之令,特奉上攻赵捷报。”
这个亲卫锐士躬身一拜,双手捧着捷报高呼道。
“快呈上来。”
嬴政当即喊道,待得回过神来,又猛地道:“不,直接念出来。“
“让诸卿都听听孤的上将军又为大秦带来了怎样的战果。”
亲卫一拜,大声应道:“诺。”
然后将手中的捷报打开,大声的宣读道:“臣赵玄,拜呈大王。”
“奉大王诏谕,于合适时机,起兵攻赵,臣点兵三十万,尽出安邑大营,攻赵曲阳境。”
“曲阳一地,地广人稀,平原居多,乃骑兵乱战之地,臣料定赵边境守将司马尚会以赵国骑兵冠绝天下之利来阻我大秦兵锋,而非据城而守。”
“故,臣率大军与司马尚麾下二十万赵军于曲阳战。”
“首战即终战。”
“此战。”
“赵胡服骑射,天下冠绝之名已然破灭。”
“秦骑,当为天下翘楚。”
“此战,我大秦骑兵击溃赵骑。”
“斩敌六万余众,俘敌十余万众,赵屯曲阳二十余万之军皆溃,我军伤亡不过数千之众,大胜之。”
“赵将司马尚,已为臣亲手所斩。”
“攻赵首战。”
“大胜。”
这个亲卫锐士紧握着战报,大声的宣读道。
纵然他亲眼看到了大秦击溃赵军的一幕,纵然亲历。
可如今在整个朝堂众臣面前宣布大军的战果,这也让这个锐士有着无穷的荣耀,这都是他效忠的上将军带来的。
听闻这战报。
满朝皆惊。
无论是当朝相邦,乃是位列九卿。
听到如此战果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攻赵首战,击溃赵国二十多万大军”
“斩敌六万余众,俘十余万”
“还斩了赵将司马尚此人虽然不如廉颇李牧那般威名响彻,但也是赵国良将,竟就这样死了”
“赵玄,当真是战神不成灭魏之后,竟又开启如此战果”
满朝文武都不得面面相觑,心中大惊。
“不愧是孤的玄儿,不愧是孤的儿子。”
“首战就取如此战果。”
“灭赵,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了。”
嬴政在脸上微惊的一刻,心底爆发出了无穷狂喜。
这一次攻赵。
他给自己儿子拿下首功的机会,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竟会如此出彩,首战就开创如此战果。
二十多万赵军。
其中还有赵国冠绝天下的骑兵,就这样被击溃了。
甚至于统兵大将都未曾逃脱,被直接斩了。
“玄儿。”
“当初赵偃欺辱你父母之仇,要在你的手中报了。”
“或许,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
嬴政心底激动的想到。,
而此刻万般兴奋都化作了一个字。
嬴政大喝一声:“彩。”
顿时间。
整个朝堂之上,所有朝臣都发出了一片片喝彩之声。
“彩。“
“彩。”
“恭贺大王。”
“赵玄上将军首战既破赵如此数量大军,我大秦锐士将攻入赵境,攻破赵都,一举灭赵。”
“首战如此出彩。”
“再有我大秦其他大营配合,必可灭赵。”
“臣等恭贺大王。”
满朝文武纷纷向着嬴政道贺道。
“孤的儿子。”
“便是如此出色。”
“甚至超越了孤。”
听着满朝文武的喝彩声,嬴政心中也涌现了浓浓的自豪。
相对于那战果,嬴政更喜欢听朝臣对于自己儿子的称赞。
有子如此。
还有何求
有子如此。
以后天下人还如何诟病他秦王虎父犬子呼
------题外话------
ps:八千字,求月票,求推荐票,感谢支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