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五章 前方的道路  异维度游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五章 前方的道路第(2/2)页
还是乡镇,随处都可以找到。然而“超市”的由来并不普通。

    它是美国发明的一种文化现象,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各种超市开始在美国出现,代表着该国的繁荣经济文化。美国将超市作为“自由市场的文化武器”来向全世界表明,只有他们的商品和分配方式能够给人类最为富足的未来。

    不得不承认,这种标志性的文化现象,已经传遍蓝星。

    人们早就对之习以为常。

    果然,当秋远和尚进入超市后,直接呆愣住了,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大米、生鲜、衣服,一些奇怪的瓶瓶罐罐,疑似是酒,还有大量不明物品,甚至将他的呼吸也一并冻结住。

    即便这个世界,已有足够多的事情让他震撼,但那么多的物品,一眼望不到头的商品,车水马龙的顾客,给他带来难以想象的冲击感。

    王昊心中感叹,如今的人类对“超市”的存在见怪不怪。

    但超市的广泛传播,有过很多的历史事件,甚至,一定程度促成了20世纪,冷战的胜负。

    在1959年的美国国家展览会上,美国人精心准备的展览馆,便是一家巨大的“超市”。

    在当时,政府集中调运了三千吨的货物,从书籍、杂志,到电影、唱片,从罐头食物,再到洗衣机、电视机、冰箱、汽车、船只、拖拉机等等等等机械装备,全都放在了超市当中,以显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下,巨大的商品经济与繁荣。

    而当初的苏联领袖赫鲁晓夫参加了展览的开幕式,并与副总统尼克松,展开了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核战争”的论战。

    而那时的苏联,采用计划经济,正在闹饥荒。

    赫鲁晓夫面对超市文化的冲击,面对密密麻麻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心中到底有什么感受,没有人知道。

    在这之后,又展开了“玉米运动”,在全国范围大力推广玉米。但这一次运动很显然失败了,赫鲁晓夫又多了一个“赫玉米”的绰号。

    当然,赫鲁晓夫并未被“超市文化”彻底击倒。

    被击倒的是同样访问过“超市”的叶钦利。

    叶钦利在自转中沉痛地写道:当看到美国超市货架上摆放着的成百上千种商品以后,他第一次为苏联人民感到一种绝望的伤痛,像苏联这么一个潜力巨大、本应极为富裕的国家竟然沦落到贫穷的状态。

    现如今,来自更加贫穷的,比第三世界还要贫困的山海界,秋远和尚,看到了超市中的繁华景象。

    他的精神被彻底击倒。

    一直在超市当中,逛了好几个小时,确认这些商品真实存在,和尚才从那种茫然中恢复过来。

    “佛啊,告诉我最终的答桉吧。为什么两个世界,差异之大,如同彼岸与地狱”

    “生产力不够。”王昊道。

    “何谓生产力”

    这个问题,可不太好解释。画面一转,秋远和尚,又前往电动车工厂,他看到了所谓的“生产力”。八壹

    无数的机器人正在自动化工作,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生产着一种“不可描述之物”,该“不可描述之物”比他见到的任何器械,都要复杂一百倍一千倍。

    而山海界,铁匠锻造一把普通的菜刀,可能要一两天。

    王昊又带着他,前往大平原,有播种机正在播种小麦,这些奇怪的机器,看的和尚一愣一愣的。

    不过他总算明白了:什么是生产力。

    “为何山海界的生产力会不够此等造物,何来”

    “因为山海界没有科学的世界观,没有知识,社会制度不齐全,只依靠人的双手劳作,却不依靠脑子去积累。生产力为何会够”

    秋远和尚来到了学校。

    有位教授正在讲解高等数学:“在运用洛必达法则之前,首先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分子分母的极限是否都等于零;二是分子分母在限定的区域内是否分别可导。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接着求导并判断求导之后的极限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直接得到答桉。”

    和尚感到自己的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佛祖给了他认识这个世界文字的能力。但任何一句话,他都看不懂,也不理解。

    只是强烈的第六感告诉他,这些知识,可能是生产力的来源。

    紧接着,他又前往医院,前往图书馆,前往小城市,前往偏远山区,甚至前往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度,那佛学的发源地。

    最后,前往最为贫困的非洲。

    就连贫困的非洲,也没什么人吃人的现象了。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看到的景象。

    倘若非洲大草原,时光倒流千年万年,可能和山海界差的不多。

    年纪不小的秋远和尚,面对茫茫然的地球世界,仿佛刚刚睁眼看向世界的婴儿。

    原来他对世界一无所知

    他只记住了这句话:“生产力不足。”

    “大力发展生产力”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彻底服了,戾气早就荡然无存。

    这一条道路的出现,简直照亮了他的心灵,成为一个新的信仰。

    他最后鼓起胆量,有些膜拜问道:“敢问佛祖,倘若生产力足够了是否便是彼岸”

    “不是,哪怕生产力够了,分配方式依旧存在问题。”

    “贫富会有差距,人的能力也会有差距,结果正义与程序正义,往往只能寻得其一,公平与效率,也往往相互矛盾。矛盾是天然存在的,倘若没有矛盾,也就没有了前进的方向。这个世界,也只是在苦苦寻求前方的出路。”

    王昊看着茫然的和尚,又道:“你看那躺在医院中悄然等待死亡的绝症病人,在地铁中背着房贷苦苦挣扎的社畜;在山路上行走的穷苦学生;在非洲大草原挨饿的人对他们而言,这个世界便是地狱。”

    真正的“彼岸”是什么,是蓝星世界,月球之上的“乐园”,一个人人如龙的世界。只不过“乐园”总归腐朽,所谓的“彼岸”也彻底垮塌下来了。

    和尚微微一愣。

    是啊,对于即将生老病死的人而言,这里便是地狱。

    不过,更加复杂的问题,还是等先解决了温饱,在做考虑吧。

    “你是想留在这里,还是回山海界”

    和尚道:“回去吧再回那里,毕竟,那里是我的故乡。弟子多谢佛祖解惑。”

    “那便送你回去。”

    说到这里,王昊挥了挥手,秋远和尚消失在了眼前。

    最终永恒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