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三章 还望始皇帝陛下,莫要多造杀孽!  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还望始皇帝陛下,莫要多造杀孽!第(1/2)页
“暴秦无义而覆楚,吾沦为布衣黔首,牧羊为生苟活度日。”

    “幸得诸君拥护,无才无智也无功,却坐了这楚王之位,惭也愧也”

    “而今暴秦大军压境,吾这楚王也该拿出些楚王的样子了断后之事吾来”

    熊心尴尬半晌之后,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吾没本事扛起反秦大旗,但留下死守王城断后,却是足够了。”

    “有吾这楚王在,想必留守将士,也愿戮力同德,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项羽听得眼眸放光,这确实是个法子。

    熊心虽无才无智也无功,但却有祖宗余德,这也是项家叔侄拥立他的原因。

    有他断后,确实能让将士们效死命

    “不可”

    “大王不可”

    共敖、宋义等一众楚臣大惊而起,纷纷劝阻熊心收回王命。

    项家叔侄或许看不起这位傀儡楚王,但事实上熊心并非那般不堪。

    他不但有祖宗余德,自身也因历经变故,而颇有心胸德行,甚至是颇有才智。

    原史中项梁败亡,其实就是他扛起反秦大旗,整合反秦势力,成功稳住了局势。

    只是,奈何项羽天生反骨,也实在太bug,巨鹿之时下克上,杀了他任命的主将,夺了兵权,又在后续与秦军的战斗中,九战九胜打败秦军,建立巨大的威望,重新将反秦旗帜夺回项家手中。

    简而言之,项家叔侄看不上熊心,其他楚国旧族却是真心拥戴的

    “哼”

    项羽见诸人劝阻熊心,不由怒哼出声。

    诸人这般劝阻熊心,便是让项梁留下送死,他又怎能不怒

    但这时,项梁竟也起身,急道:“大王不可如此大王便是义军反秦之旗帜,大王若有闪失,臣等纵然能逃,又有何颜面自诩”

    熊心不等项梁把话说完,便肃然一摆手,打断他话头道:“项将军不必多言,诸卿亦不必再劝,吾心意已决”

    “尔等只管扛着那反秦大旗,继续走下去,寻一处好所在,复我大楚江山,复我大楚荣光。”

    “有朝一日若能反攻暴秦,只需收敛吾之尸骸,与历代先君共葬之,年年岁岁有祭祀供奉,足矣”

    言罢,也不看项梁作何反应,便起身离席向后殿而去。

    共敖、宋义等楚国旧族潸然泪下,迈步便去追熊心:“吾等愿与大王同生共死”

    随着诸人离去,偌大殿中登时便显得空荡荡,只余几位其他五国旧族,以及忠于项家的楚国旧族。

    但无论是五国旧族,还是忠于项家的楚国旧族,亦或是项家叔侄本人,此时都有些讪然。

    甚至是惭愧

    项羽忍不住小声咕哝道:“以往却是小瞧了这熊心”

    项梁默然无言,只是看着诸人离去的方向,摇头发出一声轻叹。

    不过,讪然归讪然,惭愧归惭愧。

    既然熊心执意留下死守断后,项家叔侄也没必要再过多矫情,当下便离了王宫,开始着手撤离事宜。

    这一次,他们将坐船撤离,只走河道水路,许多走陆路会拖累行军的人或物,只要上了船,便不再是问题。

    于是,家眷、粮草、甲械,以及从百越各处搜刮来的财货能带走的全带走

    但楚怀王决意留下死守,为这次撤退蒙上了一层悲壮色彩,加之六国旧族和将士,几乎尽数战死在番禺、阳禺境内,或是成了秦军的战俘。

    这就让他们的家眷,断绝了撤离的念头,而是选择与楚怀王一道留下,与王城共存亡。

    毕竟,对于诸多家眷来说,家中的顶梁柱已然倒了,剩下老弱妇孺孤儿寡母,纵然追随项家撤离,将来也不见得能过好日子。

    一旦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他们也将是最先被放弃的

    与其去受那份活罪,倒不如坦然面对命运,与楚怀王一道舍生取义,追随自家先君而去

    当然,这其中也并非所有人,都有舍生取义的勇气。

    也有不少旧族将士的家眷,既不愿跟随项家叔侄撤离,也不愿追随楚怀王舍生取义。

    而是在旁人理解的眼神中,结伴出了西瓯王城,坐船往南而去,走海上返回大秦。

    或者说返回家乡

    可以想见的是,他们纵然能返回大秦,也多半落不着好,失踪了那么久又突然回去,以暴秦官府对百姓的深入管理,肯定是要关注的,根本瞒混不住

    但能回到家乡,纵然死也是落叶归根了,可以安息了

    如今事情到了此等地步,人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利,没有甚么可指摘的,大家相互理解。

    项家叔侄是真被秦军追怕了,所以撤离的速度很快,第二日上午便率领五十多艘战船,离开了西瓯王城平原,往更西方的骆越而去。

    熊心这一次没有假惺惺的出城相送,项家叔侄也没有假惺惺的玩甚么拜别。

    双方本就没甚么君臣情分,如今一方死一方逃,再玩那套假惺惺的把戏,就真心让人作呕了,也真心没必要

    “但愿你们真能光复大楚我这不肖子孙是没脸去见历代先君了”

    熊心站在城墙上,目送河道远方渐渐消失的船队,表情古怪的咕哝道。

    身后一众誓死追随的楚臣,似乎听到了他的低声咕哝,纷纷出言慰道:“大王义烈,何需自诽历代先君若知,也必然是欣慰的大楚历代先君,将以大王为荣”

    熊心闻言,表情却是更加古怪,含糊应了一声:“唔”

    诸臣看不到他的表情,一时也都安静下来。

    稍后,熊心率领诸臣巡城,许许多多的老弱妇孺,都在帮忙准备守城所需,便是孩子也在烧火,熬煮守城用的金汁。

    所谓戮力同德,大抵便是如此了

    而也就在这戮力同德中,时间一晃到了下午,城外开始出现身穿草绿色甲衣的骑士。

    铛铛铛

    嘟嘟嘟

    急促的鸣金声,和呜咽的号角声,响彻王城。

    城上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趴在垛口向外观望,在城门楼中歇息的熊心和一众臣子,也纷纷涌出。

    项梁说三日之内撤离,显然还是小瞧了秦军的行军速度,这若真到了的第三日再撤离,城内有一个算一个,都要成了瓮中之鳖。

    “这定是秦军哨骑了,想不到竟来的如此之快”

    “也幸亏项梁大将军撤的早,再晚半日恐怕就要被堵在城中了。”

    “所有人准备应战应战”

    君臣面色凝重的感慨一番,而后便是招呼全城军民,进入战防状态。

    城内严阵以待,城外的哨骑也越来越多,到了傍晚时分,秦军的军阵赫然便出现了。

    除两万两千余身着草绿色甲衣的秦军外,还有七千余阳禺青壮组成的辅军,总计近三万大军。

    万余阳禺青壮被项家叔侄坑了一下狠的,一场夜袭便死了超过四分之一,剩下的则是对项家叔侄恨之入骨,听说秦军要来西瓯国境内追击项家叔侄,立即请求随军出征。

    秦墨拦都拦不住,不让他们随军,他们便要自己潜入西瓯国境内搞刺杀,总之就是要报仇

    于是,秦墨也就不再劝阻,转而将他们编为辅军,行军路上加强军法思想灌输,日后也好用他们攻略阳禺剩余领土。

    自家人解放自家人,永远是最好的策略,否则就算是用番禺之越兵,多少也会激起阳禺越民的逆反心理

    “搭起望楼,往城里看看,是个甚么情况。”

    “另外,去附近找找躲藏起来的西瓯越人,向他们询问城内情况。”

    秦墨看着护城河环绕的西瓯王城,迅速传下军令道。

    “喏”

    亲兵领命而去。

    嬴政此时也在用千里镜观察西瓯王城,皱眉道:“这城,虽不是甚么真正的高大坚城,可若想将之攻下,恐怕也不容易。”

    攻城战历来是麻烦的。

    除了一些摆不上台面的小城,可以用霹雳弹集火,清空一段城墙,兵卒跟进攀城的法子,迅速将之攻破。

    余者,但凡是城墙有些高度,在加上一条护城河,那便足以让攻城军队吃足苦头。

    若守城军民抵抗意志坚决,那么攻城军队就更抓瞎了

    而六国军队的意志,是毫无疑问的坚若磐石嬴政有此感叹也属正常

    秦墨点点头,当下再次传令,道:“摆出围三阙一的阵势,留西门不围,给城内守军留出一条生路,引诱他们突围。”

    “命章邯率三千骑军,于西门十里外设伏,若有城内军民突围,围剿之。”

    所谓的围三阙一,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暗设口袋,便是如此了

    “喏。”


第一百五十三章 还望始皇帝陛下,莫要多造杀孽!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