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军不伤一兵一卒,即可取得全胜矣!  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军不伤一兵一卒,即可取得全胜矣!第(1/2)页
西瓯王虽然不是甚么贤明仁德的君王,但自问也跟暴虐荒霪之君,扯不上甚么关系。

    至于贪图享乐太平君王有几个不爱享乐的

    自从那项家叔侄复辟,将西瓯国搅乱后,他不也振作起来,领着军民钻进深山老林,跟敌人死磕么

    “别人不知晓,偏听偏信也就罢了”

    西瓯王怒瞪几个逃兵,喝问道:“你们随本王征战这些时日,何曾见过本王滥杀忠顺之民嗯”

    几个吊在树上喂蚊子的逃兵被问住了。

    西瓯王会杀戮接受项家统治的越民,这确实不假。

    可对于心怀西瓯的义民,却是颇多优容的。

    哪怕是奴隶,只要能在西瓯王袭扰项家地盘时趁机反正,他也会赞赏有加免其贱籍,或招入军中为兵,或赐田安置。

    “愚昧蠢彘,听人嚼了几句舌根,便甚么都信了”

    西瓯王见几个逃兵哑口无言,愤愤骂了一句,而后转身离开。

    不论这些逃兵,是否被谣言蒙蔽了心智,既然做了逃兵,那便没有绕过不死的道理。

    挂在树上剥皮喂蚊子,才是他们的归宿

    “啊啊大王饶命啊”

    凄厉的惨叫声自身后传来,西瓯王充耳不闻,骑着自己的战马,在禁卫的拥簇下,回到行军队列中。

    稍后,浑身血腥气的禁卫统领回返,向西瓯王复命:“大王,处置好了,路过的兵卒,皆能看见,以震慑其心。”

    西瓯王点点头,咬牙道:“定是有人散播谣言,有意败坏孤王名声。”

    禁卫统领附和道:“大王明鉴。”

    这是明摆着的事情

    西瓯王沉吟片刻道:“今夜宿营之际,本王要亲自巡营,向将士们解释一番,复我声誉。”

    禁卫统领自然又是附合:“理应如此。”jujiáy

    大军人员集中,相对传谣迅速,可辟谣也简单,西瓯王只用一夜时间,便将军心重新稳定住了,

    但,在大军之外,想要辟谣,就很困难了。

    人们喜欢从恶意的角度揣摩他人,尤其是对上位者,更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

    以往,因为项家倒行逆施,惹得西瓯越民同仇敌忾,皆愿意支持西瓯王。

    某种程度上来说,丢了王城的西瓯王,是百越诸王中最惨的,可因为国民的支持,他却又是最幸运的。

    最起码,同仇敌忾的国民,不会因为不堪战争负担,而起义反抗他番禺王表示羡慕嫉妒恨

    西瓯军队在项家统治的区域打游击战,不论走到哪里,总能从同仇敌忾的山林部族中,筹集到所需的粮草物资。

    亦或者,得到兵源补充。

    部族愿意支持西瓯王的军队,青壮愿意参与西瓯王的军队,一心打败那些外来的六国军队。

    这便是人望,比金子更值钱

    可自从谣言开始散播后,西瓯联军所到之处,山林中的部族越人,都让狼撵了似的,跑的没影没踪。

    偶尔从哪些人去楼空的部族村寨里,找到几个实在跑不动的老家伙,一番询问后得知,诸部族都怕被他屠寨,所以才全跑了

    西瓯王好悬被气歪鼻子,可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他已经派遣使者四处辟谣了,但这些部族还是不愿相信他的人品,选择了举族而逃。

    这只能说真的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加之百越诸国,以往都是一个尿性,对治下的部族越人,不管不顾之余,却又剥削甚重。

    俨然,是不将之当成国民看待

    而六国旧族来了之后,更不拿他们当人看

    如今,终于有人将他们放在心上了稍稍一煽动便是事半功倍,形成坚壁清野的效果。

    西瓯王率领的联军,得不到粮草补充,为了留足围攻王城时的粮草,只能在山林中散开兵马,一边打野采猎就食,一边向西瓯王城进军。

    原本只有十多天的路程,联军愣是走了一个月,才抵达王城平原。

    等他们赶到时,已是秋收之后了,一眼望去尽是刚翻耕好的田地,以及刚修整好的灌溉水渠,就差往地里插秧了。

    而这场景,倒是让西瓯王眼前一亮。

    他当初被项家叔侄打跑时,王城平原可没有这等开发程度,此番若是能重新夺回,说不得还是赚了的

    不过,他的高兴劲儿,也就维持了不到一天。

    分兵就食进军的各支人马,陆续走出山林汇合,他稍一清点便发现,竟少了近四分之一的兵马。

    失踪那四分之一,还都是他西瓯国的越人战士

    西瓯王怒冲冲询问带队将领,可得到的答复却是:许多兵卒听闻,大王的亲族在后方横征暴敛,因而心忧家中近况,借采猎之机便做了逃兵

    西瓯王彻底没脾气了,也隐隐已经猜出,传播谣言者,定然与如今占据王城平原的所谓天神有关

    于是,愤懑之余咬牙切齿,率领仅剩不到两万的联军,直扑西瓯王城。

    天神是吧

    太阳神帝是吧

    看孤王的战象踩不扁你

    “哈哈哈,仗还没开打,西瓯联军便少了两三成的兵马爱卿这一招攻心之计,实在是阴损”

    山丘上,嬴政端着千里镜,观察着向平原腹地挺近的西瓯联军,忍不住大笑道。

    秦墨则道:“这便是西瓯王往日不修德行的结果,纵然危亡之际奋发,能一时聚拢人心,却终是空中楼阁无有根基,军民并非真的信任他,一旦被蛊惑,便又离心离德”

    冯劫、周青臣等文官闻言,皆是赞同颔首。

    “秦相所言甚是,实乃一针见血,西瓯王说到底并非贤明之君主。”

    “他往日若不耽于享乐,依王法治国民,军民百姓皆尊崇于他,小小流言蜚语,又岂能动摇他根基”

    “为君者当贤明,修德政、尊法礼,如此方能有无可动摇之基业”

    诸人越说越离谱,明显是借题发挥,向嬴政进言。

    嬴政听得直翻白眼,摆手打断他们话头,没好气道:“大战在即,诸卿将心思收一收,劝谏朕也不急于一时。”

    诸人讪讪闭嘴,转而将目光集中到秦墨身上。

    秦墨莞尔,指着迤逦而行的西瓯联军道:“彼辈已是进了包围圈,待到西瓯王城下,便可围而兼之咱们在后面错开半日路程,收紧包围圈便可”

    西瓯王火急火燎,想要夺回焕然一新的王城平原,却殊不知麾下联军士卒,已是心思浮动。

    不止是西瓯战士心思浮动,便是阳禺、骆越、俚獠、苗人的兵卒们,也心神摇曳。

    因为,阡陌相连沟渠纵横的王城平原,正印证了传言中所说:天神带来丰衣足食

    尤其是在进军途中,有军卒在田间地头的草棚里,以及被弃置的村寨中,找到不少未及带走的新式农具和高产粮种。

    夜间宿营时,围在一起一研究,皆是稀罕不已,如获至宝

    而如此,便又更印证了传言,天神真的会带来丰衣足食,没人再怀疑传言的真实性。

    “你们看这些白米,丰硕粒大,一粒便能顶咱们吃的军粮两三粒”

    “这定是天神赐下的神物,简易却又省力,实是奇思”

    “我听将军说,明天午后大抵便能赶到王城,倒要看看那些天神长个甚么鸟样”

    “你这人好没忌讳,怎可不敬鬼神”

    “我向来是不敬鬼神的,也最反感那些装神弄鬼的叼毛”

    “那你可要小心了,据说天神们会使雷火。”

    “先炸到我身上再说”

    一夜过去,次日西瓯联军继续进军,兵卒们不需将领们催促,便加快了行军脚步,仿佛比西瓯王还急着赶到王城。

    兵卒们是急着去瞻仰传说中的天神,但不明就里的西瓯王,却以为是士气可用,甚是满意。

    于是传下王诏,待攻打西瓯王城时,本国西瓯兵卒,斩一枚敌军首级,赏水田百步方圆。

    前来助拳的别国兵卒,斩一枚敌军首级,则赏赐与身等重的白米,回国时还可带走一名西瓯女子为奴。

    这确实能激励士气,联军明明需要大半日才能抵达王城,可得到王命诏令后,却是硬将速度提升一倍,中午之前便抵达了西瓯王城的南门外。

    然后便是两万联军,看着王城的护城河和城墙咧嘴

    西瓯王也直想扇自己嘴巴子,暗怪自己和历代先王,将王城修建的太坚固。

    至少在联军看来,实在是太难打

    所幸守城部队,一看便是越人组成的部队,脸上都有蓝靛刺青,手中兵器也甚为简陋。

    只要守城部队,不是手段繁多且犀利的六国军队,这城便有攻下来的希望。

    况且,西瓯军队跟六国军队打了那么多仗,也是学了不少攻城手段的,便如当初的番禺王一般,云梯车甚么的也都会造了。

    那些学自六国军队的攻城手段,用于对付同为越人的守城部队,却是绰绰有余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军不伤一兵一卒,即可取得全胜矣!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