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横看一条线, 竖看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第(2/2)页
国,介时之大夏国,前有塞琉古王朝,后有大秦帝国哼哼,大夏国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大家都是牙尖嘴利之辈,互相怼起来,那是针针见血。
大夏国使臣脸色也阴沉下去,毫不退让的一人舌战几人。
其余诸国使臣,见他们越骂越凶,心里虽想看热闹,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但却也知道大局为重。
于是,纷纷围了上去打圆场。
“都少说两句,莫让秦人看了笑话”
“拜火教徒不计其数,出几个败类也属正常,代表不了所有拜火教徒”
“国与国之间,强者为尊,谁是谁的子孙,代表不了甚么”
“”
诸国使臣一通两不相帮的和稀泥,总算把剑拔弩张的气氛压下去。
箕准对西方那些屁事儿不感兴趣,见两方住嘴不再争吵,便向那大夏国使臣问道:“始皇帝陛下可否准允,我等诸国使团,派遣武士参加阅兵”
大夏国使臣点头:“已然准允,诸国若愿参加阅兵,可派遣武士自南门而出,去大河的南岸,与秦人军队汇合,会有大秦太子殿下做安排。”
箕准立即揖手做谢,而后快步下了城墙,去吩咐自己的副使卫满。
扶余和肃慎两国的使臣,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有了这三国带头,其余诸国使臣也不耽搁,纷纷下城去找自己的副使,安排自家武士参与阅兵。
大家如今在大秦,首要应付目标还是大秦
今天说甚么也得压大秦一头
诸国使臣一番安排后,返回城墙之上继续观礼,而此时城外,已经开始进行升国旗仪式。
五百名乐者组成的乐团,奏响了秦墨和女官们,为大秦谱写的国乐。
这首国乐的前身名叫汉风
当然,此时则应该叫秦风
整曲以雄浑大鼓为基调,辅以雅静编钟,辅以悲壮陶埙,辅以悠扬箫笛,辅以柔美古筝文網
与前世或有不同,但大同小异。
每一种乐器加入,皆代表着一个阶段,循序渐进中,如过时空长河。
令人闻之,仿佛见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初兴,到成长,遇挫则,再奋起,至恢弘
最后,归于寄思与畅想,说不尽道不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城外有那白发苍苍的老秦人,沉浸在以雄浑为基调,却又跌宕起伏的乐声中,不自觉吟诵起了秦风无衣。
越来越多的百姓,随之加入其中吟诵。
越来越大的声音,汇成声浪传到城上。
嬴政和诸公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包括一位位禁卫,也自觉不自觉的,伴着乐声加入吟诵。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雄浑跌宕大乐声中。
低沉吟诵的声浪中。
千人铁甲锐士,护送着一面玄色龙凤大纛旗,从正门迈着整齐步伐而出。
跨跨跨
千人如一铁甲铿锵,行至以墨色大理石堆砌而成的国旗台,将大纛旗缓缓升上耸立的旗杆顶端。
大乐声止
吟诵声停
城上城下寂静如幽,所有人的目光,皆落在那面随风飘荡的玄色大纛旗上。
咻咻咻
砰砰砰
接连三枚信号弹,再次升上天空炸响。
“风”
“风”
“大风”
随着信号弹升空,渭河南岸列阵的受阅中尉军,再次爆发出山崩地裂般的肃杀呼喝。
继而,大乐声再起。
但这次却是曲风一变,雄浑浩荡肃杀凌厉,直欲催人胆魄。
秦墨口中只适用于战阵,在百越战场上,显露过数次威风的秦风响彻天地
宛如巨龙横卧在渭河南岸的阵列,这次真正的活了。
蜿蜒游动着跨过大桥,沿着城墙下的宽阔混凝土驰道,向城门楼跑步行来
跨跨跨
跨跨跨
跨跨跨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清清楚楚的传到城墙上。
或许是脚步太过整齐,引起了共振,人在城墙上站着,会有一种城墙,在随着脚步声,微微晃动的错觉
嬴政和诸公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惊诧之余却又不禁激动的涨红了脸。
城下百姓亦是如此,纷纷伸长脖子瞧看
但大秦君臣百姓是振奋了,诸国使臣却是看傻了眼
站在城墙上,已经能清楚看到越来越近的行军阵列,一个个大方阵哪怕是在跑动中,也是严整的横平竖直,好似刀砍斧劈出来的一般。
横看一条线。
竖看一条线。
斜看还是一条线。
给人以无与伦比的震撼视觉冲击
“这这是怎么做到的”
“不可能,这根本不可能”
“我一定是出现幻觉了,一定是”
大秦军阵的整齐,超出了诸国使臣的认知,皆在不敢置信的惊呼。
乃至是哀嚎
声音传到城门楼,塞外诸公子闻之,不由暗暗庆幸。
幸好
幸好秦相厚道,没有让他们的随行禁卫,也去参与阅兵,这若是去了,简直特么的当场社死
甚至能让人羞惭的想跳城自毙
咻
砰
当先之大方阵,越来越接近城门楼下,跑步前进的浩荡阵列,在一发信号弹升空炸响后,突然速度放缓改为齐步走。
跨跨跨
当先之大方阵,乃是清一色的铁甲长矛兵,由扶苏策马领头,渐渐行至城门楼前。
“向右,看”
扶苏在马蹄行至城门中轴线上的一霎,拔出佩剑朗声呼吼。
唰
咔
大方阵中,将士们齐齐侧首,看向城门楼上的大纛旗,抗在肩上的如林长矛,豁然放下劈向前方,矛头映射出一片寒光。
诸国使臣看的齐齐倒吸一口凉气:“嘶”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