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3章:郑和归,晕倒的宁阳侯  日月江山永为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3章:郑和归,晕倒的宁阳侯第(2/2)页
乎回想起了当初那个给他牵马的马宝。

    “回陛下,不负圣恩”郑和也是很激动,当即就跪了下去。

    这已经是郑和第三次下跪行礼了。

    他回到应天并且进宫觐见的时候,老爷子亲自到宫门口等他,那时候一次。

    第二次是在被老爷子带到这乾清宫的时候。

    “好了好了,快起来吧。”这次没等老爷子动手,朱瞻垶笑着将郑和与王景弘都扶了起来。

    “就算你们的身体还很健壮,但也得考虑爷爷的身体不是”

    “是臣考虑不周了。”郑和用着惶恐的语气,但却面带笑容。

    在大明,郑和与王景弘是唯二可以用臣来自称的太监。

    奴才的说法起自于元朝,那时候的元人为了加强统治搞出了这么一套,后来太祖高皇帝朱元章虽然做到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但在太监这一点上却没有多大改变。

    朱元章不仅不喜欢太监,还很歧视,所以明朝初期的太监是没什么地位的。

    后来朱棣让太监有了进入权利中心的机会,宣宗皇帝给了太监认字的机会,这才有了明后期的那些着名太监。

    在明朝前期,奴婢、小人等都是太监的自称,所以郑和与王景弘算是相当特殊的了。

    “老二和老三怎么样”朱棣看着大孙子扶起了郑和二人就没有上前,而是急不可待地问了起来。

    一别一年多,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就算是曾经有万般不满意,但朱棣又怎么能不心疼呢

    “回陛下,这个臣等并不是很清楚”郑和看了王景弘一眼,低着头如实回答。

    “臣等只是将汉王与赵王送到了地方,然后在那里呆了不到半月,在确定二位王爷不会有危险后就动身返航了。”

    “不过截止臣等离开之前,汉王与赵王殿下都很好,因为已经提前有人去做了准备,二位王爷可以说一去就可以开始着手建设了。”

    “爷爷,放心吧。”朱瞻垶走到了老爷子的身后,给老爷子按着肩膀。

    “孙儿之前不都让人去勘察过了吗那边的人都还在用木矛、石矛的阶段,二叔和三叔带的人虽然不多,好歹也是带去了坚船利炮的,那些人怎么可能是对手”

    “再说了,那些人何曾见过我大中原产出的丝绸、茶叶等东西虽然不排除他们有反抗的可能,但人的天性还是向往舒适的。”

    “所以啊,孙儿觉得以二叔和三叔的本事是没有问题的,您靖难还有北征的时候二位叔叔不一直跟在您身边吗您难道还不了解”

    朱棣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也放松了不少。

    其实知子莫若父,自己的儿子有几分本事,朱棣自己能不清楚吗更何况他这两个儿子可以说是一直都跟在他身边。

    别忘了,汉王此前好几次被他要求去就藩,但都死皮赖脸地留了下来。

    靖难之前自是不必说,靖难之后汉王和赵王也是一直在应天府,一起生活了三十来年,朱棣能不了解自己的儿子

    只不过作为一个父亲,而且还是丧妻的父亲,又恰好赶上儿子出远门,此后半生都可能回不来的情况,朱棣关心则乱了。

    “好了爷爷,不是孙儿隔岸观火,而是因为咱们必须,也只能信任二位叔叔了,不是吗”

    朱瞻垶满脸笑意,嘴上却说着极为危险的话,让郑和心下捏了一把冷汗。

    这种话也敢说

    不过朱棣倒是没有多大反应,反倒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他会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吗若是不相信,当初也不会决定让他们俩去了。

    “还有啊,爷爷”

    “殿下。”

    朱瞻垶还想再安慰老爷子两句,但却被门口的朱铭给打断了。

    “出了什么事儿”朱瞻垶的眉头皱了起来。

    朱铭是有规矩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没有急事儿的话他是不会冒头的。

    “小人见过陛下,见过太子殿下。”

    有了朱瞻垶的点头,朱铭当即进了殿,先是对着朱棣和朱高炽行了个礼。

    “启禀殿下,在您陪陛下出宫接二位指挥使时,宁阳侯就去了兴庆宫,在听闻您的去向后并没有离开,而是在兴庆宫外跪了下来。”

    “本来小人是打算等您回去再说的,但是方才宁阳侯已经晕了过去,太医诊断是心中有忧、急火攻心导致的。”

    “宁阳侯陈懋”朱瞻垶皱起了眉头。

    “去吧。”老爷子拍了拍大孙子的手,开口说道。

    “爷爷,那孙儿先去看看。”朱瞻垶也没有矫情,直接躬身行礼,然后对着郑和二人点了点头后就离开了。

    一个勋贵跪在了自己的宫外,那边必然是有事儿,若是平时的话大可以不管,毕竟接见郑和二人算是一年中稍有的大事儿了。

    但现在不同了,陈懋已经晕了一次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