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9:阴阳怪气  重生之大西北199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9:阴阳怪气第(1/2)页
现在赵海棠口中说的种植经济作物,听起来似乎很有前景,但实际上完全没办法实现,也就是吹吹牛罢了。

    真正要发展乡村经济,还是要发展工业。

    但工业又需要水源,所以就需要开发沟里的水源,让水能从沟里被抽到平原上。

    甚至,直接将工厂建到沟里。

    开辟一条上沟的路。

    这才是发展赵家庄经济唯一的手段和方向。

    只吹牛,都是纸老虎。

    赵鹏在播放室里听赵海棠说这些话,觉得好笑。

    他都能想明白的事情,村民们又怎么会想不到,村民们对大事情没有见过世面,但你若提到种地,他们才是真正的好把式。

    专家中的专家。

    果然,有人听着听着,就开始提问了。

    “海棠,我刚才听你说要种植一些经济作物,那我就有几个问题要问你。”

    赵鹏透过播放室的窗户看出去,发现问话的是个老头子,他还不认识。

    反正不是四队的人。

    四队的老老少少,赵鹏基本都大致认识,即使叫不上名字,但至少面熟。

    “海山叔啊,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赵海棠眉头皱皱,这个人叫刘海山,是三队的人。

    也是刘晓军的一个叔叔。

    他不知道这个人突然发问是刘晓军的意思,还是纯粹就是想问问题,心里还没个底,只是表面上硬撑着。

    “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种植经济作物,不种小麦,那公粮用什么来交”

    刘海山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最基本的,村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

    这个年代的农民大多还停留在农民就要种地的思维模式里,没那种种经济作物后可以卖钱,然后直接用钱交公粮的思想。

    但实际上,这种交公粮的模式,政府已经是允许了。

    事实上,即使是二十年后,也就是2020之后,依然还有很多农民舍不得放弃土地,他们明明知道种地是亏本,却还是年复一年的种着粮食,这就是长年生活积攒的习惯,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改变。

    在98年,这种思维就更顽固。

    “这”赵海棠本就是信口雌黄,随意在报纸和电视上学到一些时髦的词语,现在现学现卖说起来,他压根也没思考过这种事,可几千双眼睛盯着他,他只好硬着头皮道:

    “我们可以将经济作物出售,然后换到的钱用来交公粮,当然也可以一部分地种麦子,一部分地种经济作物,两不耽误。”

    说完,他自己一头汗水。

    赵鹏听到赵海棠这样说,也是点点头,这个人能做生产队长,确实也有几分思维。

    至少这种想法,回答模式,没有什么问题。

    果然刘海山也没继续纠结这个话题,而是接着提出第二个难点:“如果种植经济作物,那就需要浇水。海棠啊,我们村周围都没有大塘,这浇地的水从哪里来呢”

    “这我们可以用水罐从机井拉水。”

    机井是这里一种特殊的称呼。

    98年的时候,赵家庄还没有自来水。

    每个队都有个集中的打水地,用水泵将地下水抽起来,村民们用水桶将水拉回家,又用小桶灌刀缸里。

    大概200公斤的水是4毛钱的样子。

    划算成一吨的话,也就是2元每吨。

    98年这个价格已经不便宜,但好在这里的人们生活习惯不像南方那样每日都要洗澡,所以相对用水也不多。

    200公斤大概可以用1周的样子,对赵鹏家来说。

    如果用水来浇地的话,假如水至少要浇透50公分,则一平米就需要半吨水,一亩地就需要333吨水,则一亩地浇水一次就是接近700元。

    正常的经济作物,从播种到收割或者采摘,中间绝对不是浇一次水那么简单,往往是隔段时间就要浇一次。

    假如整个周期浇水3次,刚浇水一项,则一亩地就需要2000元。

    这还不算种子,耕地,播种,化肥,人工,农药,收割和采摘,加工,销售等等。

    算下来,经济作物也就变得不怎么经济了。

    当初庆城人们种植烤烟,是因为烤烟相对来说耐寒耐旱,不需要太多的水,而销售价格也还不错,才能广泛种植。

    这种基础算账事,村里哪个庄稼汉不清楚呢。

    所以赵海棠一说出浇水,大家都哄堂大笑,心想你还是个队长呢,说话完全不经过大脑。

    浇水,把自己浇到地里都不够。

    赵海棠看到大家发笑,自然也知道自己刚才没说好,勉强让心情平复下来,接着说道:“当然,我们要选择耐旱的经济作物。我们这里的水源不够多,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不过我们也不能不做改变是不是,如果一直啥都不变,那我们的好日子永远都等不到。”

    不亏是当队长的人,这话又说的挺像那么回事。

    算是勉强在临死边缘拉回一点活的希望。

    接下来他又说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大家也都乐呵乐呵,对他不说反对,也没多少支持。

    基本是在不温不火中下台。

    他换下来,便是赵春年上台。

    他还是先前读文章时候的样子,上台先给大家鞠躬,抬头环视整个村委大院一圈,微微一笑。

    然后才开始娓娓道来。

    “各位乡亲,老实说,我之前一直没有想竞选村委主任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我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能服务好大家,和大家一起将我们这个美丽的陇东村庄建设的更加美好。

    是的,我是读过很多年书,但人家不也说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嘛。所以要说我有什么大才能,那肯定是夸张,是吹牛,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自己是不相信的”

    村民们第一次听到这样坦诚的竞选宣言,觉得很新奇。

    农村人的朴实是一个中性词,他们往往只认单纯的道理,所以好的时候就很好,不好的时候,也是真的坏。

    就像现在,他们对赵海棠那样的老油子反而不怎么感冒,但是看到赵春年这种很实在,一看就没多少花花绕绕的人反而有好感。

    大家笑呵呵地看着赵春年,想听听他后续还要说什么。

    “不过呢,就我这样的人,也是有梦想的。那我的梦想是什么呢,很简单,我就是想让我们的村子变得富一些。”

    赵春年目光里都是真诚。文網

    “我们这个村子,其实位置很好,地势平坦,又靠近镇子,按理说我们生活条件要比其他村子更好一些才是。可是呢,我们却是周围村子里最穷的一个。截止到现在,还有很多人饭都吃不饱,生病也不敢去医院看,只能硬撑着,把一个小病撑成大病。

    乡亲们,难道我们村的人,比别的村子人都差嘛为什么其他村


079:阴阳怪气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