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因材施教也是狂妄第(2/2)页
所以那些教书先生们不敢乱来。”
朱元璋郁闷道:“你们当我想让他去吗可标儿决定的事,我能怎么办”
陈标解释:“识字识数是大家平常需要用到的工具,所以找对了方式就不难。若是要读更多的书,甚至研究四书五经,就需要难度了。不是那些教书先生们自己学问差,只是他们教的东西太难,且不是你们现在用得上的东西,你们才学不好。我先教你们识字识数,以后天下太平,你们对读更多的书有兴趣了,就自己找机会去读。”
他们虽然知道洪都之战,但不知道细节。
不是教书先生们不愿意教,而是他太想当然。
军士们心中感觉比离开的教书先生们复杂得多。
其实他一开始就制定了类似的教材,只是正统的教书先生不肯按照他的教材教,仍旧从三字经千字文教起。
陈标开始说故事,军士们都侧耳听着。
陈标没有点明此事的时候,他们也没想到这件事,只感叹陈标很会教学生。
就算是皇帝,启蒙的时候读的也是那几本书。
此话传开之后,那些有些愤愤不平或者惴惴不安的离开的教书先生们心里舒服了许多。
读书和军事训练一样,都要从基础的线练起。
将士们纷纷点头。
“原来如此,不是我们笨啊。”有一个士兵小声道。
胡大海能猜到主公的想法。陈标的声望越高,将来太子弱冠归位,陈标成为太子副手,陈标的声望就会成为太子的声望。
他们明白小先生的话了。
陈标口中的故事,比评书先生们讲述的那些话本还有趣精彩,精彩的都不像是真事。
陈标笑道:“现在你们放心了吗能学了吗”
胡大海听着听着就入迷了。
的确如此。
大多数将领和士兵们的生活也很割裂,只有少数将领能做到和士兵同吃同住。他们自然也不可能一起笑了。
自家主公连“下令”都舍不得,仍由标儿在军营吃苦。这种奇葩的溺爱,真是让他们不知道如何说。
胡大海等将领也和士兵们一样坐在地上,认真地看着高台上的小少年说洪都的事。
胡大海听着周围人的笑声,感叹道:“居然能在军营中听到所有人都在笑,难得。”
这原因让他们惊讶之余不由叹气。
这就是“神仙”吗
一天的课程结束,陈标让人考试。
“不只是这样,读书多高贵的事啊,都是别人求着学。那像小先生,他是求着咱们学。我就没见过这样的人。”
朱元璋看着陈标的信,不由感叹:“就算是皇帝读书,也不会有人为皇帝专门编几本教材吧标儿真的是”
他将将士们的姓氏编纂成儿歌,又将平时将要用到的物件编进故事中,将士们学习都很有劲,即便是在城门上守城,他们也没有感受到疲惫。
陈标离开军营的时候,为了让军士们不责怪那些离开的教书先生,也做了自我检讨。
还有军士说自己会写“马”字,因为后勤运送基本都是秀英夫人率领的妇人们在负责,他看多了这个旗子,就认识字了。
“这个字是明,就是咱们主公明王的明。抬头看看咱们的旗子,不要告诉我你们不认识。不认识的人,大概在战场上已经跟着敌人跑了吧。”
陈标从他为何想教导将士们读书说起,然后说到自己临时编写的教材。
是啊,我们何德何能
夜深的时候,他们睡不着觉,和室友们窃窃私语。
学习似乎并不难
但推广军营基础教育遇到问题,他们疑惑为何他们咬牙从军费里挤出钱粮聘请的教书先生,没有一个达到他们的要求时,陈标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得到了原因。
获得了如此成绩,军士们都很懵。
众多文人武将皆沉默。
陈标将来会不会因为声望过高而生出野心太子又是否器量大到能容纳陈标这样优秀的人
“今天字已经学了十个了。咱们再学十个数字。贼元不准老百姓们取个正经的名字,咱们和父辈的名字都是数字。我想一到十的数字大家都认识。不过这次咱们还要学相应的大写数字和数字符号。”
军士们皆大笑,然后不用学,就在沙盘上写了“明”字。
主公肯定容得下陈标,但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太子是什么样的性格,会不会嫉妒过于完美的陈标。
陈标又试验了几天,新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陈标在信中向朱元璋反省,自己太想当然。
胡大海心中忍不住生出忧虑。
这些军士们对今日教学内容的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满分的都有好几个。
别说士兵们,就是未来已经肯定能封爵的将领们都如此想。
又有人起哄:“如果老师是我关系不好的人呢”
“我听了小先生的话,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何德何能”
先跑一圈,再跑两圈、三圈如果一开始就让人跑三圈,大部分人都坚持不下去。
陈标道:“那不是学得更快吗赶紧出师,免得被关系不好的人嘲笑。”
他们就不信,就算“陈国瑞”没用,“朱元璋”下一道诏令,标儿还敢不遵从
自己只是一个孩子,他做出再荒诞的事也不会有人斥责他。而且他的身份高贵,就算有人不满也拿他没办法。
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
军士们想起自己和父辈的名字,眼神认真了许多。
他们若这么做,可能会自绝于正统文人群体。
即便大写数字很难,他们学习的劲头也丝毫不减。
有人起哄:“有小先生教我们,我们就能学”
他们以为自己学不会是自己笨,因为笨就更不想学。结果今天他们就很快乐地学会了很多字。
众人皆无语。
可陈标能为洪都的将士们重新编写教材,其他教书先生不太可能这么做。
“我以前在贼元的县官家当过长工。县官千金聘请举人给自家孩子启蒙,那个老师也算敬业,但从听说过谁敬业到为学生现编一本教材。”
不只是学识和能力,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对编书一事看得特别重,让他们根据一群大字不识的将士们编写书籍,那简直就是谄媚,谄媚的对象层次还特别低。
“标儿唉。”朱升叹气,“主公,你要派更多的人保护标儿。还有,以后可不能再让标儿去军营了。军营劳累,标儿若是生病,那可如何是好”
虽然他们心里不舒服也拿陈标没办法,但现在终于有台阶可下,他们也就顺着陈标给的台阶下了,还在外夸奖陈标明事理,确实不愧“小军师”之名。
季仁寿皱眉:“主公,能打仗的人那么多,标儿即便有这个本事,也不该让他去。”
可那些教书先生们不是这样。
陈标道:“我就一个人,能教多少我会印更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在你们中选择学的好的人当你们的老师。老师是自己的兄弟,你们一定能学得很快。”
众人皆大笑,陈标也跟着笑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