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青史留名不抢碑文第(2/2)页
之前要干什么事,当皇帝之后也差不多,只是多一些仪式性的事,比如大朝之类。
既然是没用的仪式,哪有标儿重要朱元璋就以现在虽然大明已经建立,但天下还未完全平定,把那些纯粹礼仪性的东西免了,等天下平定,官员都配齐了再说。
张昶正纠集一群人上折子,试图阻止朱元璋乱跑,让朱元璋乖乖待在应天,按照史书中帝王的规范当一个老老实实的皇帝。
朱元璋只督促张昶快点为脱脱立传,并以此为理由“暂时”解除张昶的实职,让张昶安心写文章。
张昶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整日闭门不出,终于安静下来。
张昶没有闭门不出的时候,应天新建立的朝堂好像人人都在反对朱元璋不好好当皇帝瞎跑;张昶一闭门不出,朱元璋耳朵突然就清静了。
他感慨,这就是标儿所说的“少数人发出了多数人的声音”吧。
“你这什么表情我跟你说,我已经决定设北平为北京,应天为南京,和元朝的大都、上都一样,弄两个都城”朱元璋为自己突然冒出的好主意得意洋洋,“这样那群人总没话说了。”
燕乾倒吸一口气:“北平为北京北平临近草原,是边陲重镇啊”
朱元璋道:“对啊,我和我家标儿亲自镇守边陲,我看哪个不长眼的敢过来我现在没钱打到草原深处去,他们自己伸头来挨揍,这不是刚好”
燕乾:“皇帝和太子镇守边陲,闻所未闻。”
朱元璋乐道:“乞丐当皇帝,不也闻所未闻好了,就这么定了。”
燕乾再次无语。
皇上为了找一个能尽可能陪伴在标儿身边的借口,真是什么馊主意都能出。
希望能有人阻止得了他。
但这时候,最贤惠理智的马皇后都闭口不言,做好了搬家北平的准备。其他人感到不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算有人反对,但朱元璋麾下官衔最高的那批人都在那里闭着眼喊“天子守国门,是从古未有之壮举,皇上英明”,现在又没一个张昶带头唱反调,他们也只能无奈地任由朱元璋胡来。
没办法,朱元璋麾下官衔最高的那批人都知道太子已经去镇守北平了。朱元璋下不下这道旨意,未来天子就在北平坐着,难道北平还不配成为“北京”吗
倒是有人想把陈标调回应天。但当有心疼陈标的人如此上奏时,遭到了不知道陈标身份的众位将领一致抨击。
他们认为,北平是陈标打的,是陈标守的。现在北平稍稍安稳了,怎么能夺陈标的职,让陈标回应天当个闲散官员这是寒了功臣的心
而且北平是元朝的大都,那里的百姓已经习惯了元朝的统治,很难教化。现在北边的百姓只服陈标,换一个将领去镇守,恐怕会引起民乱。
心疼标儿的叔叔们被打成了妒贤嫉能的小人,他们嘴角抽搐,委屈挨同僚的骂。
为了这事,甚至还有老兄弟直接打上门来,痛斥“你怎么变成了这样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人”。
康茂才:“我差点被揍。”
花云:“我他妈当即想给他们几拳”
廖永安扶额:“我都不知道我弟弟这么能骂人。”
汤和疑惑:“等等,徐达呢”
朱元璋心腹们开会,发现徐达不见了。
他们找到徐达府上,才知道徐达偷偷去了北平,坐的就是朱文正、李文忠和陈英乘坐的那条船。
偷偷去北平,就不带你们。徐达还给好兄弟汤和、周德兴留了小纸条,差点把两人气晕过去。
说起朱文正、李文忠和陈英三人,他们被朱元璋耍了。
朱元璋自己去了北平,却告诉三位凯旋的义子自己在应天,让他们先回应天述职之后再去北平。
三人一回应天就被扣住,代替朱元璋镇守应天,因为朱元璋去北平了。
别说朱文正气得当即跳着脚骂人,连脾气最好的陈英都忍不住在心底暗骂了了几句。
李文忠两眼无神:“义父居然骗我义父居然骗我义父居然骗我义父你怎么能这样”
他因为敬爱的义父的背刺,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当年家里闹饥荒,李贞带着李文忠在生死边缘挣扎了许久,才找到了朱元璋,活了下来。
李文忠从小被李贞耳提面命,让他多学习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私下很没有架子,但无论大事小事都不愧为李文忠的敬仰对象。李文忠还是第一次在“大事”上遭遇朱元璋的背刺。
义父舅舅你都当皇帝了怎么能骗人
朱文正骂骂咧咧:“别的皇帝是把将领骗回来杀,我们家的皇帝是把将领骗回来帮他守家,自己好出门。史官呢这还不快记下来让我们这个大明皇帝遗臭万年”
正式兼任史官的叶琛挑了挑眉头。
记录记录了,已经在记录了。等太子归位,我就把这件事写进明太祖实录。
不过这件趣事是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就不好说了。
三位义子有的直接当场骂骂咧咧,有的心里暗骂几句,有的还在那絮絮叨叨“怎么能这样”。朱元璋大概也发现自己做的有点不对,所以过了一月,让常遇春和李善长暂时暂代三人的事,让三人回北平。
李善长早就习惯给朱元璋收拾烂摊子,很麻木地继续帮朱元璋收拾烂摊子。
常遇春不敢置信:“什么我协助李公处理朝务我只会打仗,不知道怎么做啊”
李善长幽幽道:“大明屯田元帅常遇春不知道怎么做文书的事,你说天下人信吗”
常遇春:“”
常遇春感到很慌。
常遇春很想给李善长表演一个当场暴走,但李善长资格太老,他不敢。
于是常遇春回到了应天,还得做文官的工作。
他想,还不如回南边。
虽然回南边就得继续屯田,屯田的时候也能找仗打。不像现在,他只能每天坐在案边,看着一堆文书发愁。
常遇春一张硬汉脸硬拗出委屈的表情:“徐达是右丞相,这事该他来做吧徐达人呢”
李善长慢悠悠道:“当然偷跑去北平,美其名曰,北平以后是北京,那么南京北京一边得有一个丞相。听听,他找的借口多完美”
常遇春:“”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常遇春决定,就算徐达资格也比他老,但下次见到徐达,他一定要和徐达打一架。
你是元帅怎么了你经常当我主将怎么了这个气,我忍不了
我不敢对皇上呛声,我还不敢追着你徐达揍吗
“阿嚏。”徐达揉了揉鼻子,“看来应天念叨我的人很多。”
朱文正、李文忠、陈英三人都颇为无语。
他们上船后,发现船上多了一个人,一问之下,才知道徐达接收义父的命令,要去北平,一同参加统漠镇之战将士们的祭奠仪式。
朱元璋特意找借口拖延仪式,就想着给陈标一个惊喜。
这次仪式,他要变装后带着徐达一起主持,给统漠镇之战一个该有的地位,以皇帝的身份肯定阵亡将士的伟大,圆了陈标的遗憾。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