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 满江渔火为你点亮第(2/2)页
了。在他们眼中,当大官的穿着公服来祭奠他们,比穿素色常服要有面子得多。
到了祭奠那日,陈标终于见到了自己三个哥哥。
兄弟四人没空叙旧,各自穿着官服肃立假朱元璋旁。
陈标当了太子,可不能给假朱元璋行礼了。再行礼,朱元璋的替身会直接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所以朱元璋提前告知陈标不可行礼。
假朱元璋对陈标匆匆勉励几句后,陈标就被安排到另一处撒黄纸,念悼词。
朱元璋赶紧和假朱元璋换衣服,主持祭奠。
此时正好倒春寒,又因河水化冻了一段时日,水汽蒸腾,那鹅毛大雪下得比冬季还大。
朱元璋正好找借口,说陈标年幼不耐冻,派人将撒纸钱的陈标送回北平。
陈标在马车上只挠头:“总觉得怪怪的。”
但他冥思苦想,又想不出哪里奇怪。他就只能将其归结于朱元璋不注重那些繁文缛节,心意到了就好。
总不能是皇帝和自家爹合伙瞒着自己什么吧
陈标被自己的脑补给逗乐了。
怎么可能。就算自家爹有事瞒着我,老爹何德何能能让洪武皇帝跟着一起胡来洪武皇帝又不是我爹那个逗比。
陈标笑完之后,撩开马车厚重的窗帘,看向马车外厚重的雪花。
快到北平城的时候,天色昏暗,陈标望着蒙着一层黄昏阴影的雪花有些走神。
他想,天暖了好些时日,偏偏这段时日倒春寒,偏偏今日下起了鹅毛大雪。难道老天爷真的有灵,将雪花撒做纸钱,祭奠阵亡将士
然后陈标摇摇头。
这乱世阵亡的将士那么多,老天爷什么时候大发慈悲过与其拿着正常的天气感动,不如多想想正经事。
比如这场倒春寒会不会影响春耕。如果倒春寒持续下去,恐怕种子会烂在地里了。
陈标正想着,突然发现前面燃起点点火光。
他立刻询问:“怎么回事”
卫兵询问之后,回禀道:“北平的百姓知道今日要祭奠因阻挡元兵攻打北平而阵亡的将士,自发在门口挂起了灯笼。河里的渔家也挂了灯笼,说咱们大明的兵基本家都在南方,顺着这渔火,能找到去大运河的路。”
陈标微愣。
他又问道:“这里原本是元大都,我们来这次还不到一年。”
过了这个月,才刚一年。
卫兵道:“这一年他们吃饱了肚子,没人饿死,当然不想元兵回来。而且元兵凶悍,回到了北平肯定要抢掠杀人。”
卫兵顿了顿,又道:“我们进北平的时候没有杀人,还让他们吃饱了肚子。他们不想元兵回来。百姓是这么说的。”
显然,卫兵也问了和陈标一样的问题。
陈标又愣了一会儿,小声道:“是这样啊。先别回去,带我去通惠河。”
卫兵听令,驾驶马车来到通惠河。
领队的陈英策马过来,问道:“标儿,发生了什么事”
陈标摇头:“没什么,就是想来这里看一会儿再回去。”
陈英看着通惠河中的渔火,叹了口气:“好,我给你生堆火。”
陈标坐在河边石头上,陈英让人给他撑伞挡住雪,又在他身旁升起一堆篝火。
“北平城外的村庄挂起了灯笼,城里呢”陈标问道。
陈英道:“我命令去开门的卫兵刚回来,他说城里也亮着灯笼。”
陈标抱住膝盖,轻轻哼起了一首歌。
陈英惊讶:“这首歌是你做的”
陈标摇头:“不是,是碰巧听来的。”是大学校庆被迫参加合唱比赛学会的。
陈英道:“可不可以教我唱我还没听过类似的曲调。”
陈标点头,声音稍稍大了一些。
“北风吹起,芦花飞舞漫天霜”
简单几句歌词,又是大白话,陈英很快就能跟着唱。
守卫着他们的军士们也不由自主跟着哼了起来。
很快,不知道从谁开始,唱歌的声音越来越大,歌词越来越清晰。
通惠河已经化冻,只是几日倒春寒,还没有将河冻住。渔家的船在河面上,正好碾开浮冰捞鱼。
夜间也有可以捞的鱼,渔家并未这么早睡去。
他们听到歌声后,走到甲板上好奇观望。当他们看到穿着官服的少年郎时,就算不认识陈标,也立刻知道这位就是让他们今年家中没有再饿死人的陈知府。
陈标唱的词是官场用的“雅言”,渔民们本来听不太懂。
有一个懂雅言、也懂北方话的小吏灵机一动,用北平这边常用的汉家方言大声唱了出来。
正趴在船头甲板给陈标磕头的渔家听到这大白话的歌词,先呆了一会儿,不知道从哪鼓起来的勇气,居然也跟着唱了起来。
他还是扯着嗓子唱的。
渔家都会渔歌,唱渔歌是渔家为数不多打发时间的爱好,也是他们与相邻的船交流的方式。
渔家看着瘦弱,嗓子一开,比陈标这边响亮多了。
陈标听着渔家的歌,站了起来,也拉开嗓子高声唱了起来。
他今年年底才会到十二周岁,现在正卡在变声期前最后的童声阶段,嗓子十分清亮悦耳。
在陈标的带动下,陈英和卫兵们都跟着放开了声音。
很快,又有新的渔家加入;城外村庄中,也有人提着灯笼伫立在门口,跟着一同唱了起来。
他们就在城门口的河边。
城门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开,带着帷帽的马秀英提着一盏白色灯笼,领着一众提着灯笼的百姓鱼贯而出,走到了河边。
渔船和官府的船只在守军的指挥下,在河中靠岸排成两列,皆灯火通明。
“娘,你怎么来了”陈标赶紧停下唱歌。
马秀英笑着拂去陈标的泪水,道:“很好听。”
陈标抿着嘴:“这样好吗会不会给百姓带来麻烦”
马秀英道:“你以为是我带他们来的吗不,是他们请求出城,来河边为将士们送行。”
陈标怔住,然后缓缓点头:“好,我们送他们一程。”
陈标接过一盏灯笼,和马秀英并肩站在河边。
长长的灯火,勾勒出一条通向远方的路。
朱元璋只比陈标晚走一刻钟。他回来的时候,正好远远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
朱元璋和陈标一样,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得知原因后,朱元璋看着那一条长长的灯火之路,驻马不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陛下,不过去吗”徐达问道,“你现在换了衣服,标儿不会知道你是大明皇帝。”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从马上跳了下去,大步跑向河边的妻儿。
朱文正和李文忠紧跟其后,也飞速跑了过去。
“义父,等等我”
“义父,为什么不骑马,非要跑着去啊”
徐达没有过去。
他和燕乾一起背靠着马车,看着灯火发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