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8 章 军士为文吏和老师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218 章 军士为文吏和老师第(1/2)页
三个吃过苦的哥哥吃到红薯的时候非常感动。

    朱标便拿出晒好的红薯干,给他们当零食吃。

    “少吃点,糖吃太多,不但会难受,还会疯狂放屁。”朱标叮嘱,“我带的红薯在这里也能种。平原上种水稻,山区上种红薯、玉米和土豆,希望明年能大丰收。”

    朱文正擦了擦眼泪,笑道:“等我回去,把红薯干供奉在我娘的墓前,她一定会爱吃这个。”

    李文忠默默点头。jujiáy

    陈英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朱标受不了这个气氛,挨个抱了一下自己的好哥哥们,安慰道:“好,我陪你们去。”

    朱文正忍不住搓了搓朱标的脸,李文忠和陈英也笑着揉了揉已经长得和他们一样高的朱标的头发。

    标儿无论长得再高,也是他们最贴心的好弟弟。

    突如其来的感伤散去,美食端了上来。朱标看着哥哥们大快朵颐,笑得大大的眼睛弯成了小月牙。

    朱标喜欢去厨房指手画脚,让端出来的美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就是因为喜欢看家人和朋友们吃到美食开心的模样,然后自得家人和朋友们的开心有自己一份功劳。

    “好吃太下饭了”朱文正把番茄炒蛋赶到米饭里,一边刨饭一边惊叹。

    他从未想过,那酸甜的果子和鸡蛋一起炒,会这么下饭。

    李文忠就着毛血旺一边吃一边吐舌头,一副嗜辣又不太能吃辣的矛盾模样。

    陈英则是一样尝一口,慢条斯理地品尝美味,并思索这些美味能卖个什么好价钱。

    他一直帮朱标做生意,对经商的事很敏感。现在云南能发展这么迅速,和他发展商业,把云南的特产晒成干货,在每年和南京、北京通信的时候顺带卖货有很大关系。

    四人享受了一番惬意的美食时光,然后一同躺在院子中看着星星和月亮消食。

    三位哥哥说起他们对未来的计划。

    朱标心里有些难过,但他很快就接受了这个大家即将分别的现实。

    毕竟他们已经分别了很多次了。这次如果不是哥哥们捅了娄子,他也会在很久后才能和哥哥们见面。

    以后哥哥们还是能至少一年一封信。如果铁路修好了,他们说不定还能两三年见一面。虽然大家会分别,但也一定会重逢。

    朱标收起心中不舍,道:“现在我们对大明之外的了解还是太少。我们需要派出使臣,前往西方了解现在他们的国家情况,完善我们的地图。”

    在古代,地图非常重要。没有卫星,世界地图是人们花了几百上千年用脚步踏遍土地,然后汇总描绘出来。

    所有能拥有世界地图的国家,都是当世强国。

    朱标占了穿越者的便利,脑海里有这个地球大陆完整的形状。但他还需要往这个框架里填充细节。

    朱标还是陈标的时候,为世界地图框架填充内容就已经是陈家海外贸易商队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陈家虽然没有走遍全球,但经过和其他国家商人做生意,他们打探着国外政权变更和疆域变化的消息,一点点完善世界地图。

    只是商人们一出海就可能好几年不回家。他们对政权变更的了解并不及时。所以朱标手中的地图其实有滞后性。

    特别是中亚、东欧这一带,因大元覆灭,大蒙古国中的汗国也陷入战乱,国家政权更迭很快。朱标对四大汗国的了解并不多。

    倒是鞑靼和瓦剌的消息朱标了解了不少。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朱棡。

    朱棡虽然也常去草原游荡,但他和朱文正不一样。朱文正抢了就跑,朱棡则和那些草原部落“不打不相识”“以战交心”,不断把草原上的人往北直隶领。

    现在朱棡手中已经有了一支来自于草原的骑兵,朱棡经常拉着这支骑兵去和边防军的老将们打架,被朱标罚过很多次社区服务扫大街挑大粪。

    朱标对于瓦剌和鞑靼的消息就来自于朱棡手下的蒙古骑兵。

    “都是正哥开了个坏头。现在三弟三天两头就带着人去蒙古贵族中开会,还和鞑靼和瓦剌的贵族做起了生意。”朱标满心的嘈想吐。

    朱文正乐了:“瓦剌和鞑靼是傻的吗我骗了他们一次,他们还相信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蒙古小贵族”

    李文忠在竹躺椅上翻了个身,脸对着朱文正道:“没听标儿说吗朱棡手下的蒙古部落和蒙古骑兵都是真的。”

    陈英想了许久,都想象不出朱棡带着蒙古骑兵在草原上浪,冒充蒙古贵族,被瓦剌、鞑靼的当权者拉拢的画面。

    在他的印象中,朱棡还是个十分孩子气的顽皮少年。

    陈英想,无论是标儿还是朱棡,在这个年龄阶段,成长的速度真是太快了。

    朱标提起朱棡,又头疼又自豪。

    “我已经罚过他了,不准他再深入草原。”朱标叹气,“他去多了总会露馅,而且跑那么远,后勤耗费太多,不划算。现在我已经着手在草原上铺铁路,沿着铁路沿线建城,该是草原部落防着我们了。可惜西边的地理情况太复杂,还是得哥哥们来守。”

    朱文正好奇:“铁路是什么”

    朱标比划着告诉他们铁路的概念。

    李文忠越听越兴奋,跑去书房拿来纸笔,让朱标画给他看。

    朱文正只咋舌:“有了这玩意儿,我岂不是还有机会回来看望你”

    朱标心头一酸,脸上笑道:“要在复杂地形铺设铁路很难,我会努力。”

    朱文正伸手拍了拍朱标的脑袋,笑道:“不努力也没关系。等我老了打不动仗了,还得回来让你给我养老呢。”

    陈英立刻道:“我也会回来。”

    李文忠笑道:“我就不一样了,我会一直麻烦标儿。”

    朱标在心里道,等你们老了,我年纪也不小了。

    但他仍旧笑道:“好,一言为定。你们回来后,我就把皇位丢给太子,我们兄弟四人一起环游世界去。唔,如果你们身体不够好,我们就找个山清水秀有温泉的地方隐居。”

    三位哥哥都笑着应下。

    经过了短暂的休息之后,朱标调整好了精神和身体状态,开始干活。

    他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军队,检查军士们文化课掌握情况。

    和朱标相处过的将领和士兵露出了“我就知道会这样”的疲惫微笑,不熟悉朱标、只听过朱标名声的人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小先生真的很可怕

    朱标确实很可怕。

    现在安南行省最大的麻烦是官吏不够。

    大明都缺官吏,安南行省哪来的合格官吏

    于是朱标盯上了军中的人。

    现在大明建国都五六年了,算上建国前的时间,军采不怎么样,但读书识字算术已经完全掌握,当个文吏绰绰有余。

    安南行商刚打下来,军队不能撤走。三人的军队加起来,只论精兵都有五六万人。

    这五万人都经过了军中基础教育,再差也会写几十个字;读写顺利的人将近一万人。只要把这些人都利用起来,安南行省就不缺行政官员。


第 218 章 军士为文吏和老师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