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69 章 联合研究组  天才女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69 章 联合研究组第(1/2)页
林知夏返回酒店房间时,江逾白正在洗澡。他并未关紧浴室的门,水雾从门缝中溜出来,林知夏听见水流敲击地板的声音,也闻到了沐浴液的香味。

    她站在浴室的门口,光明正大地看向淋浴区。

    隔着一道磨砂玻璃挡板,江逾白的身形影影绰绰,不甚明晰。他关掉花洒,水声静止,雾气四处弥漫,他念起她的小名:“夏夏”嗓音略带几分沙哑,格外蛊惑人心。

    林知夏悄无声息地向他走近,就被他扯住手腕,拉进了温水荡漾的圆形浴缸。她的衣服散落在地上,思维被水浪冲刷,从头到脚都放松了。江逾白从她的肩膀摸到颈侧,掌中触及的肌肤白嫩莹润,滑不溜手。他紧紧扣住她的腰,又低头亲吻她的耳朵。

    林知夏倚在江逾白身上,抓着他的左手,轻按他的骨节,描摹他的指甲,最后,她模仿他常做的动作,在他的手背上落下一吻,他就把自己的手抽走了。

    她立刻抬头看他。

    他顺势和她接吻,还用左手揉了她一会儿,她舒服到骨头发软,几乎融化在水流里。

    周围水汽蒸腾,烟波虚无缥缈,灯光朦朦胧胧,他们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中。江逾白迫切的呼吸缠绕在她的耳边,她才含蓄地表态道:“晚上十点多了,我有点困”

    江逾白起身披上一件浴衣,又扯出一条浴巾,罩在林知夏的头上。林知夏勾住他的脖子,随即就被他打横抱起来,进了卧室。

    床头灯散发着幽暗的光泽,林知夏搂着枕头,独自在床上滚来滚去,江逾白拽走她的枕头,躺到她的身边,没来由地说了一句:“你还没醒酒,早点睡吧。”

    林知夏反驳道:“我很清醒。”又说:“酒精对我没有一点影响。”

    江逾白关掉床头灯,脱下浴衣,她的手就摸了上来。他一把捉住她的纤细手腕,她脱口而出道:“刚才我和学姐的沟通非常顺利。”

    江逾白只问:“你们聊了什么”

    林知夏沉稳地回答:“经济问题。”

    江逾白猜测道:“产业投资”

    黑暗笼罩了整个房间,窗外却闪过一道蓝光突如其来的强雷阵雨席卷了城市,暴起的惊雷声吓了林知夏一跳。她扑进江逾白的怀里,继续描述道:“不,我跟学姐聊的是薪资待遇问题。”

    江逾白揽在她腰间的右手一顿,她还在说:“你知道的,我以前卖过软件,学姐没收一分钱。今年她加入我们公司,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实在太辛苦了除了加班费和股权激励,她还值得更多的奖励。”

    江逾白不太相信洛樱和林知夏讨论了半个小时的“薪资待遇问题”,而林知夏真诚地建议道:“我想设立一个公开奖项,根据量化后的绩效考评结果,表彰公司工程部门最优秀的技术组,再把奖金按照组内贡献,均匀地分配给各个员工。今年春招和秋招结束以后,公司会有一大批新人”

    讲到这里,她打了一个哈欠:“我告诉学姐,我不是可靠的人。学姐一定明白我的意思。”

    江逾白却高深莫测道:“不一定。”

    林知夏自顾自地阐述:“我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擅长管理和经营企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姐也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不少人渴望得到的东西,这辈子也够不着。”

    江逾白拐弯抹角地试探她:“你学姐的性格怎么样”

    “和我哥哥有点像,都是认真负责的人。”林知夏总结道。她困得意识不清,声音越来越轻:“哥哥的微博名是秋秋升职加薪。”

    “你呢”

    “夏夏披荆斩棘。”

    江逾白忍俊不禁:“押韵了。”

    林知夏半梦半醒,呢喃道:“你也可以起一个类似的网名,对应披荆斩棘”

    江逾白把她搂得更紧:“遮风挡雨”

    林知夏就说:“江江遮风挡雨。”

    “只为了你。”他补充说明道。

    林知夏已经睡着了。她不再回复他,彻底沉入梦乡。

    雷阵雨在后半夜停止,次日天光放晴,空气格外清新。

    林知夏和她的同事们再度从酒店出发,前往香港本地的另一所知名学府。双方的洽谈会从早晨九点开始,持续到下午四点半,期间的进展并不顺利几位教授更希望能和林知夏、谭千澈或者谷立凯共同培养研究生,而不是成立所谓的“四校联合研究组”。

    联合研究组并不能代表简单的“强强合并”,组内分工、信息透明度、资金来源与分配都是亟待解决的疑难杂症。哪怕林知夏提出了四种方案,她的合作方也不太满意。

    林知夏表示理解。

    傍晚,她和同事们一同离开这座校园。

    有位女生从一栋实验楼里追了出来,朝着林知夏飞奔,边跑边喊:“林教授林教授”

    那声音直逼林泽秋,林泽秋警觉起来,不由得环视四周,恰好瞥见那位女生她的脸型偏圆,双眼清亮,长发染成了深棕色,狂奔时的步履矫健,目标明确。她在林知夏的面前刹住,捧出一沓厚重的文件。

    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的论文,林教授,能请您”

    “你是陈诗涵吗”林知夏竟然认出了她,“你前天给我发了邮件,附件是你的一篇论文,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我正准备今天回复你。”

    陈诗涵双手抱着信封,主动跟在林知夏的身边。她才刚满二十一岁,比林知夏的年纪小一点,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学生气,还稍微有些拘谨。她和众人打完招呼,又朝着他们鞠躬,汤婷婷笑问:“你是这所大学的学生”

    陈诗涵如实描述,她本科快毕业了。然而,她的粤语腔调改不过来,除了林知夏以外,其他人都没太听懂她的意思。

    林知夏就用粤语和她聊天,聊了大概十分钟,她的心情好到快要爆炸。她读过林知夏的所有著作,对林知夏的研究内容极其感兴趣。但她始终不敢联系林知夏。

    前不久,她听人说,林知夏一行人要访问他们的大学,她才鼓起勇气发出一封邮件,今天还抱着论文直接找上了林知夏本人林老师果然和她想象中一样漂亮温柔,成熟稳重,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知性气质。

    她也不再掩饰,坦荡地表述道:“林教授,我想做你的学生。”

    林知夏任职的大学也面向香港地区招生,学校采取“申请面试”的制度,学生需要提交一份申请资料,再通过面试考核。根据大学的安排,今年的面试时间在四月下旬。

    截至目前,林知夏已经接触了许多学生。去年十二月,她定下了一位外校保送的硕士生和两位直博生,再加上别的研究组转来的博士后,她的课题组人数瞬间飙涨。如果再加一个陈诗涵,她怀疑自己并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兼顾每一位学生。

    林知夏对自身的要求很严格,“传道授业解惑”是她的职业准则之一。她思前想后,没有立刻答应陈诗涵,而是鼓励她再多申请几所学校,多联系几位导师,陈诗涵却说,她只报了林知夏的学校。

    破釜沉舟,莫过于此。

    林知夏有些惊讶。

    陈诗涵还说,她在“导师评价网”上搜索了林知夏的名字,学生们都把林知夏夸得天花乱坠。林知夏的博士生方怡雯半年发表了两篇论文,每一篇的质量都很高,惹人垂涎,叫人钦羡,这充分说明林知夏不仅是一位独立的prr课题组长,还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导师。

    林知夏谦虚地回应道:“我没有那么好,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努力。老师的名声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收获。”

    话虽这么说,她和陈诗涵分别之后,马上掏出手机,打开“导师评价网”,搜索自己的名字“林知夏”手机网页显示出二十几条评论。

    第一条评论获赞最高。那名学生说道:“林老师只有二十多岁,但她的知识储备像是七十多岁,大家不要因为她年轻就不敢报名,她是责任心超强的好老师。”

    另有一位学生说:“她组里有个徐姓学长。徐学长要是在我们组,十有八九会延毕,她不延毕学生,责任心强还是不强”

    林知夏注意到,这位提出“延毕”的学生的网名是“崔小明”。她点击“崔小明”的头像,又见他给谭千澈打了好几次高分,简直是谭千澈老师的忠实拥护者。

    林知夏把手机锁屏,放回她的背包里。

    “你想收陈诗涵吗”汤婷婷问她,“那孩子有天赋,没心眼,我挺看好的。”

    林知夏重复她的评价:“有天赋,没心眼”

    汤婷婷捧起奶茶,吸了一口,才说:“就像段启言一样,我真是没救了,我就喜欢这种类型。”

    林知夏轻笑了一声。

    接下来的几天,林知夏一行人奔波于香港的城区之间。林知夏原本希望能与两所香港大学合作,然而,她只搞定了其中一所,离开香港的前一天,她与那所大学签订了“联合研究组”的协议。她的本科导师谷立凯是“联合研究组”的总负责人,谷立凯快要评上院士了。比起二十岁出头的林知夏,谷立凯的资历、年龄、人脉、根基更让众人放心。

    在谷立凯的帮助下,北京那两所顶尖大学都愿意加入研究组,“四校联合”的招牌瞬间打响,谷立凯的日常工作越发繁忙。

    2017年四月下旬,他特意带上几位同事和学生,从北京飞到省城,前来与林知夏商讨“联合研究组”的启动计划。

    林知夏和谭千澈共同负责这一次的招待工作。他们这对同门师兄妹虽然在一所大学内任教,但是,他们许久没有见过面,平常也不聊天,林知夏觉得她和谭千澈的关系可以用“井水不犯河水”来形容,而谭千澈却喊她:“小师妹。”


第 169 章 联合研究组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