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抚恤金250元  人在四合院,我是刘大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抚恤金250元第(1/2)页
一大早,厂长老杨就开会,身为保卫科的副科长,刘光齐也参加了,其实有点凑数。

    这次开会讨论的是贾东旭的事。

    贾东旭是厂里工人,正式工,四级钳工,却在厂里车间出了事。

    如今,贾东旭的岗位空了下来,贾家可以安排个人顶岗。

    至于车间的生产,车间主任会进行些安排,对生产指标影响不大。

    贾张氏不肯顶岗,坚持要秦淮茹顶岗,秦淮茹也乐意,这次开会简单讨论了下就批了,也没卡着。

    而给贾家的抚恤金就有必要好好讨论一下了。

    这场会开了半个多小时,关于给贾家的抚恤金也决定了,是250元。

    在这个10元都算一笔巨款的年代,250元真不少了。

    考虑到贾家如今都是农村户口,厂里每个月也会送些粮票。

    回保卫科的路上,刘光齐就遇上了易中海。

    或者应该说老易就是在等刘光齐。

    老易对贾家的投入太大了,不甘心打水漂。

    另外,老易的人设摆着,这种时候不多帮着贾家,街坊邻居怎么看他厂里工友怎么看他

    所以,老易对贾东旭的身后事帮了很多。

    来到厂里,老易也为贾家争取更多抚恤金。

    就老易的所作所为,不少人都竖起大拇指。

    说起老易,就是个老好人,热心肠,正直无私,道德楷模,经常被评为先进。

    不管是厂里还是四合院,受过老易恩惠的不在少数。

    一个绝户能得到大家的高度赞扬,可真是不简单。

    此时,看到刘光齐,老易就连忙问了起来:“光齐,厂里给贾家多少抚恤金”

    “250元。”刘光齐是实话实说,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然而,老易一听就皱着眉,看样子是觉得少。

    “一大爷,真就不少了。”

    “你想想,农村大部分人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的辛苦,能攒下10元的都只是少数。”

    刘光齐说着,他觉得易中海心够大的。

    说实话,厂里能给贾家个250是真不少了。

    “对了,厂里每个月给贾家多少粮票”老易对贾家的关心真没得说。

    “50市斤的粮票,其中5斤是细粮,45斤粗粮,还有2两大豆油。”

    “唉,贾家难了。”老易叹了口气。

    “谁说不是呢一大爷你负担小,多帮衬一下吧”刘光齐顺着说。

    负担小

    我特么

    老易脸色就一黑,和刘光齐是聊不起来了。

    接着,刘光齐去保卫科,而老易则是回车间去。

    下了班,刘光齐先回了趟四合院。

    关于厂里给贾家的抚恤金,也不用贾家去厂里领,厂里干部送到贾家。

    虽说刘光齐搬去正阳门那边的大杂院了,但也经常回四合院和父母一起吃晚饭。

    于是,厂里就安排刘光齐给贾家送钱和粮票。

    也就是顺手的事,刘光齐就没拒绝。

    如今,刘光齐兜里是厚厚一叠大黑十,不多不少是250元,另外就是一叠粮票了。

    大院门口,三大爷正推着自行车,又是要去钓鱼了。

    “三大爷,又去钓鱼啊”

    “光齐啊下班啦”

    打个招呼,三大爷又拉着刘光齐问起了轧钢厂给贾家的抚恤金。

    三大爷也没别的心思,纯粹就是好奇。

    当得知厂里不仅给贾家250元,每个月还有50斤粮票,以及2两大豆油,三大爷倒也不是太羡慕。

    这毕竟是人家贾东旭用命换的。

    关于厂里每个月给贾家粮票和大豆油,持续到秦淮茹进厂顶岗。

    50斤粮票听起来是不少,其中还有细粮的,拿细粮换粗粮,贾家能买60斤以上的粗粮,但贾张氏和秦淮茹要顿顿吃饱就比较难了,何况还有几个孩子。

    用贾张氏的话来说,棒梗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

    至于2两大豆油,也是不多。

    等秦淮茹进厂顶岗,贾家还会更难。

    如今,厂里每个月给粮票,给大豆油,可是等秦淮茹进厂顶了岗,厂里也就不会再给了。

    问题秦淮茹顶岗之后是从学徒工干起。

    目前,城里的户籍制度有了严格规定,各单位的学徒工和临时工都不能转城市户口。

    必须要正式工才行。


第140章 抚恤金250元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