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老太太:绑起来第(1/2)页
随着知青下乡的大潮,不仅南锣鼓巷冷清了些,正阳门下也是一样。
轧钢厂里多了点新面孔。
有些工人选择了提前退休,让子女进厂。
成了工人也就用不着下乡了。
然而,双职工家庭就比较少了,一般都是单职工,而大部分都是养几个孩子的。
如此一来,家里好几个孩子满足下乡要求,提前退休也就把工作岗位给某个孩子,其余孩子中要下班的肯定会有不满。
也有重男轻女的,让女儿下乡,儿子留城里。
各种各样的情况,也就导致了各种问题。
而随着大量知青的下乡,对农村的影响当然也不会小。
农村的粮本就不够吃,城里青年干农活能麻利吗却还要分粮,生产大队肯定有人抱怨啊
当然,肯定也不乏一些能干的知青,经过短时间的适应就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
另外,下乡的青年都有知识,对建设农村多少有点帮助。
哪怕教农村的孩子多认识几个字也是好的。
因此,知青下乡的意义并不小。
四合院。
自从棒梗下了乡,贾张氏整个人的精气神就没以前足了。
秦淮茹下了班回到家,就见小当在写作业,槐花在院子里玩。
至于贾张氏,坐在家门口也不纳鞋底。
“淮茹啊妈的止疼药没了,你给去买点。”贾张氏一看到秦淮茹就连忙说。
今天贾张氏中午就身体不舒服了,可家里也没止疼药了。
虽说贾张氏有钱,但她舍不得用。
止疼药不便宜,贾张氏想着让秦淮茹掏钱买。
当棒梗从少管所出来,贾张氏就拿出不少钱了。
而棒梗下乡时,贾张氏又塞了不少钱。
尽管养老本还有不少,但再让贾张氏拿出来用,她可不干。
秦淮茹先是一愣,接着就皱眉。
在厂里上了1天班,秦淮茹也很累,这一回来,婆婆就让她去买止疼药。
“妈,止疼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秦淮茹已经劝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奈何她婆婆就是听不进去。
“不吃止疼药我身体不舒服,你是不是想我死了才好”贾张氏先是装可怜,紧接着就眼一瞪。
“人家医生也说止疼药吃多了不好。”
“行了行了,赶紧给我去买,我中午就腿疼了,走不了路。”贾张氏不耐烦着。
“那给我拿点钱。”秦淮茹伸手。
“我没钱。”贾张氏脸一变。
见自家婆婆这么不要脸,秦淮茹气的想骂人。
没钱
贾家就这老虔婆最有钱了。
贾东旭没了,厂里给了不少抚恤金,大部分都被这老虔婆存着。
而家里原本就还有点存款的。
另外,这老虔婆也能纳几个鞋底,除了自家人用,还能拿出去换点小钱。
再就是秦淮茹每个月发了工资会给点。
因此,贾张氏的存款可不少。
还有就是贾张氏有2枚金戒指呢
若是贾张氏把2枚金戒指一卖,加上她的存款,估计就是千元户了。
这四合院又几个人比她有钱
而街坊邻里都知道贾张氏有些存款,但都低估了。
“我也没钱,我工资也就275元,每个月还要给你3元,又要管家里的日常开销,不在外借钱就已很好了。”
“再说棒梗下乡时,我把手头的钱都给了。”
秦淮茹眼一翻。
真当她秦淮茹没点脾气了
每个月给3元还不够买止疼药
一听秦淮茹这么说,贾张氏可不干了。
顿时,这老虔婆就开始作妖了。
一屁股往地上坐,双手拍着大腿。
还是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
面对作妖的贾张氏,秦淮茹就有些头大,她是造了什么孽怎么就摊上这样的婆婆
随着贾张氏这一作妖,大院里的人都来看。
刘光齐两口子也在。
“淮茹,你婆婆这怎么了”二大妈问。
“要吃止疼药,可医生说对她身体不好,我也是为她好,再说我也没钱给她买止疼药了。”秦淮茹说着就委屈的哭了。
关于贾张氏吃止疼药上瘾,邻里也都知道。
不仅秦淮茹劝贾张氏,像老太太和二大妈等也都劝过。
“贾家本就困难,张丫头吃止疼药还上瘾,这不雪上加霜吗而且对身体也不好,我看还是帮她戒了吧”老太太发话。
贾张氏感觉到有点不妙。
这时,贾张氏的瘾犯了。
“快,拿绳子,把她绑起来。”老太
第237章 老太太:绑起来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