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明这么卷的吗?第(2/2)页
一个是他舅舅成名封公爵之战,也没有讨论的必要。
但最后一问,关乎大明未来的军事部署,他就不能不提上一嘴了。
于是乎,常升挥笔这下四字标题大明海防。
以陈友亮,张士诚旧部为引,将东南边的小日子国从前朝至今的袭掠一一列举,对大明未来海防必将出现的倭患作出预言。
其次,列举应对措施,并鼓励开海。
列数立朝历代对于东南海域的探索,对东南沿海数以百万顷的,能与苏杭产量相媲美的产量宝地一一列举,同时细数它们曾产出的种粮,珍贵香料,木材,以及各种矿蔵。
将开海的前景描绘的淋漓尽致,动人心弦。
写这篇论文,常升也是埋了自己的小心思的。
这前半部的军略,大明如今的勋贵将领们都看得懂,但不一定支持开海探索的战略。
毕竟造船出海的耗费绝对不低。
但是对于已经知晓了大明国运的老朱而言,这幅开海蓝图,无疑是延续大明国运的出路。
容不得他不考虑。
就看他上不上勾了。
暗坑一把老朱,常升心情不错,正巧时间差不多,各个帐篷的士卒都开始贴纸糊名,逐个收卷,引得一众勋贵子弟哀嚎一片。
这种丑态,也令看台上不少勋贵子弟的爹娘脸色难看。
想来今晚回去之后,一顿完整的童年体验是不会少的。
军略比试告一段落。
所有参赛者甚至没有出恭的时间,就被迫开启最后一场策问考试。
依旧是同一个士卒,同一个帐篷。
同样无人与常升作伴。
只是当策问题上桌时,常升粗略一看,顿时皱眉。
“策问的试题这么多的吗”
发卷的士卒看也不看,只是依旧含混的“嗯”了一句。
看着考卷上的列举五道策问题,常升的面色很是奇怪。
论北方新复失地的治理。
列举开国选才制度的利弊。
如何富国。
解析宋元兴亡的原因。
快速安置安抚迁民之策。
这五个问题,每一个都足以放到未来大明宫科举殿试的御前奏问,用以决出状元。
如今仅一个时辰,就要求他们这些勋贵子弟同时写出五篇策问。
这难度,怕是房玄龄再世也得沉默,王安石来了也得落泪。
大明勋贵什么时候有这么卷
不对劲
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