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5章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第(2/2)页
列,否则就不会被胡惟庸整垮。
    可他如今的表现,显然又不太像朝中那群老狐狸。
    就算是要劝谏。
    他们也有的是和光同尘,两面讨好的话术,绝不至于当着这么多吏部官员的面,搞出这坏他们好事的一出“戏码”,捧高踩低的给他表忠心。
    毕竟已经六十高龄了。
    在被他父皇废掉宰相制的大明朝堂,他已然位极人臣,又何苦自将颜面的演上这一出呢。
    朱标的心中犯着嘀咕。
    事出反常,还是稳一手为上。
    “刘卿之策,老成谋国。”
    “可奏于明日大朝会上,与群臣公议。”
    “老臣遵诏。”
    一场会晤草草了结。
    目送着太子殿下远去的背影,这些个或想沐浴“圣恩”,或向太子殿下“促膝长谈”的臣子,只得幽怨的瞥了一眼躬身送远太子的尚书大人,发出一声微不可查的轻叹。
    好好的一场施恩,硬是被顶头上司搅和了。
    大家雨露均沾,君臣相宜,落个佳话不好么。
    可看着自家尚书大人施施然折返,审视的目光巡视一周,一众吏部臣属又莫不低下脑袋,“埋头苦干”起来。
    尚书大人的话都已经公之于众了。
    谁也不想当着一种同僚的面,被尚书大人打上庸者,偷奸耍滑的标签。
    宫中无小事。
    太子殿下巡视吏部衙门的消息,很快也便通过吏部臣属的悠悠众口传遍六部五寺。
    各种小道消息也在六部五寺的基层官员内传的飞起。
    各种版本都有。
    有称太子殿下在吏部衙门铩羽而归的。
    有传吏部尚书与太子殿下的奏对堪比唐太宗与人镜的。
    亦有吏部尚书毁人前程的。
    毕竟据传,太子殿下原本的计划是要巡视完六部五寺的。
    被这么一堵。
    且不说断了多少人的“前程”。
    光是那能者上庸者下的说法,无形之中就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但总体而言。
    此番对太子殿下的形象与威望影响不大,风评也多趋于正面。
    只是吏部尚书承受了许多风波。
    而朱标折返御书房,照例批阅完奏书,用过午膳,这才有时间复盘起今日吏部尚书这一遭来。
    咀嚼着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八个字,朱标差随侍太监将三国志取了过来。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仔细品读着出师表中的原文。
    联系上下,朱标总算是读出那位“大公无私”的吏部尚书“公允”谏言下的深意。
    这是举公允之大义,限君主恩赏笼络之私权。
    偏生明面上还抓不住其半点痛脚。
    若不是经由常升剖析了一堂“斗争”,有那么一瞬,他还真辨不清,这刘崧究竟是善弄权术,大奸似忠的伪直臣,还是读书读出来风骨的真君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