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8章 连环套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8章 连环套第(2/2)页
也能真正完成从一个太子到储君的身份转变。
    并确立自己的威望。
    一个君王的威望是从何而来的?
    还不是屁股底下有一帮忠心追随,且手握实权的簇拥把他抬起来的。
    但手握实权的人,若不加以限制,反而会影响国家的治理,所以需要给他们制造对手。
    这个对手存在的意义就是时刻盯着这群簇拥,让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手中掌握的实权而迷失自我,为祸一方,同时还能敦促君王的簇拥,更加勤恳,衷心的替他卖命。
    并作为那一天发生“意外”时,作为取代簇拥的备选。
    那如何聚拢这帮簇拥呢?
    当然是在他们犯下还未处理底线的过错或者遭受致命威胁时,酌情出面,替他们斡旋一二,保全一命。
    眼下无疑就是这样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局面。
    往日这样施恩的,都是老朱。
    朱标若是能突破眼下这个难题,能够安抚浙东党的同时还能帮淮西党斡旋一二,淮西党又怎能不领朱标的情。
    要是知道这样能傍上太子。
    只怕平日里谨小慎微,没犯过错的淮西将领和官员,这会儿都得给自己找点错处,好得到太子殿下的施恩,名正言顺的向太子殿下“靠拢”。
    兴许到底是监国日短。
    又或许是有别的什么考量,朱标到底还是将咨询的目光投向了常升。
    在看见常升的目光几乎不假思索的,引导着他看向了文官之首附近的吏部尚书刘崧,朱标面上的些许焦灼也瞬间散去。
    对啊。
    解铃环需系铃人。
    这个案子是由刘崧牵头挑出来的,到底该委派谁去,刘崧虽然不能决定,但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但下一秒。
    感受到常升目光中的警示,再看他从衣襟内抽出来的一角宝钞,朱标猛然的回想起来昨日常升与他促膝长谈时,大胆预测的那件事。
    心中瞬间升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够了!”
    当朱标做好了心理准备,一只金盏击地之声,终于制止了奉天殿内的这场闹剧。
    望着台上愠怒未消的朱标,文武百官齐齐颔首低眉,作赔罪状。
    “堂堂诸公,为了一个小小的钦差之位,莫非要在这奉天殿上演全武行不成?”
    “秋闱在即,科考才是朝廷的头等大事。”
    “血书案,宜当从快查办,至于这钦差人选,刘崧,此事因你揭示,依你之见,孤当派何人去查办此事为好?”
    满朝文武的目光又一次汇聚。
    但这一次,刘松的脸上显然再没了那镇定自若,悲天悯人之感。
    他不怕借挑起血书案谋求加俸。
    因为这类案件在大明虽然不多,但真不罕见。
    只要他的目的是加俸,这与群臣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大家都会记他个好,况且底层官员得了实惠,也能攒出更多钱去雇佣好手,虽不能彻底扭转朝野官员在地方执政时,遭受士绅豪门联合排挤的局面。
    至少自保无虞。
    但眼下这局面,太子殿下怎么像真要派人去查个水落石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