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初战碗子山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初战碗子山第(1/2)页
白虎的诅咒尽去,八百里“白虎岭”也逐渐恢复着往日的气息。

    当然,从今往后将不再有“白虎岭”的存在,而是更名为“九郎山”,女魃更是动用大法力,在“九郎山”核心区域布下了一座防护大阵。

    地方六百里,出于女魃自身的因素考虑,她只能待在地下的宫殿里,白灵却又在地面之上建造了居所。

    既然已经彻底恢复了人身,自然就不能再住在洞府里,依据人族房舍的模样,建造了一处占地百十亩的所在。

    李治看得欣喜,一时技痒,亲自动笔题字“轩辕阁”。文網

    无论是女魃,或是李治和白灵,都算是轩辕黄帝门下,用此做名也不算为过。

    在正殿之中,女魃更是亲手塑了一尊轩辕黄帝的石像。

    当供奉的第一炷香点燃之时,远在火云洞中的轩辕黄帝,就接收到了来自“轩辕阁”的香火。

    “女魃多少年了,苦了你了”

    依旧是帝装华服,前些时日为助力李治渡劫而受创之伤尚未痊愈,昔日锐利的眼神却难掩那份慈祥。

    “二兄,你这个传人可没白收啊,小弟都有些羡慕了”

    一旁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者,正是地皇神农,看着眼前浮现的光幕,言语之间难掩艳羡。

    李治正跪拜在地,口,再往后就是白灵了。

    “哈哈,要不我传言这小子,让他把轩辕阁改为三皇宫如何”

    身穿帝服者,自然就是轩辕黄帝,他如此说当然只是戏言。

    李治有胆将那处称为“轩辕阁”,尚且有据可言,如果真改成了“三皇宫”,却是要招惹麻烦的。

    女魃没有露面,不过在地下宫殿里,她也在默默地祷告。

    “师姐,这九郎山如果好好经营,不妨作为一处栖身之所,墨文和纯武是我的两个分身,我想留他们在此修行,也算给您留两个帮手。他们如今都只是天仙初期的修为,今后还望师姐多加教导。”

    对于女魃,李治自然没什么好隐瞒的,只是觉得自己资源有限,还是把墨文和纯武留下来的好,随手每人给了十斤的“人参果酒”。

    “墨文、纯武见过师姐”

    墨文、纯武二人,一左一右向着女魃行礼。

    “咯咯,小师弟真是不同凡响,连分身都有两个啊你就放心地把他们留在这里吧,百年之内,定能还你两个金仙级别的帮手。”

    护山大阵开启,方圆数千里之内的灵气也慢慢聚拢而来,女魃和李治都相信,要不了多久,这“九郎山”必然能够成为一处绝佳的修行宝地。

    选定此处作为一个据点,是李治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则,女魃不能轻易离开此处,就算是要离开,又能到哪里去呢

    数千年过去了,沧海桑田,昔日的轩辕台早已物是人非,连轩辕黄帝都隐居在“火云宫”,不可踏入三界一步。

    二则,此处东边是镇元子的万寿山“五庄观”,西边嘛,那位“妖魔”不日也会离去。

    可以说方圆万里之内,没有太过强大的妖魔作祟,凭借女魃和白灵两位“金仙”级别的高手,足以在此撑起场面。

    而女魃却又不是简单的“金仙”级别,摆脱封印之后,再加上“九郎山”的日益崛起,恢复昔日的大罗境界也指日可待。

    “那就多谢师姐了,在五庄观之时,小弟也曾跟镇元大哥说过,如果那后卿和嬴勾胆敢再来,但有不敌,师姐可前往五庄观求救。”

    “师姐,人族有句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也莫要意气用事,留得有用之身,再多的恩怨将来也总有算账的时候。”

    李治就怕女魃性子刚烈,真是那二位来了,女魃不是人家的对手,却还是死命相抗就麻烦了。

    “好了,年龄不大怎么就婆婆妈妈的,师姐我活了多少年了,难道这点儿轻重还分不清吗”

    “别的不说,他们若是真来了,等他们能够破了这护山大阵再说。”

    此时的“九郎山”,被女魃布下的正是“八卦乾元阵”,这本是天皇伏羲的呕心之作,机缘巧合之下传给了女魃。

    此阵法在三界中少见,其威力却不逊于太上的“两仪微尘阵”。

    只不过女魃手中缺乏布阵的绝佳材料,只能就地取材,“八卦乾元阵”的威力就锐减了许多。

    即便如此,也不是普通的大罗金仙能够攻破的,更何况阵中还有主持之人。

    一切交待停当之后,李治才只身上路了。

    此时,唐僧师徒等人,终于到达了第一个人族国家宝象国。

    “师父,咱们终于遇到一个国家了,这里的人长得可真奇怪,一个个高鼻梁、卷头发,眼睛居然是褐色的”

    这是猪处国家,能遇到一个规模大的城邦,总是能美美地吃顿饱饭,然后再安稳地睡上一觉。

    再说了,这些人长得再奇怪,还能有他们师兄弟三个奇怪吗

    “悟空,离开长安之时,唐皇曾赐下通关文牒,但凡遇到国邦当到朝廷去倒换官文,咱们还是先把正事办了要紧。”

    出来三年了,一路走来不是荒芜人烟的荒山、野林、沙漠、大河,就是零零散散的村落、集镇,猛一下碰到一个国家,唐僧才想起“通关文牒”来。

    到底是一国之都,城门口出来进去的人,络绎不绝。

    辰时未到,城门处就热闹了起来,唐僧等人想要进城,居然都得按序排队。

    “阿弥陀佛,这位老人家,怎么天刚刚亮,就聚拢了这么多人啊”

    借着排队的空档,唐僧同排在前边的一位老者打招呼道。

    “哦,原来是位长老啊,您是从别处来的吧此地乃是宝象国,今日是七月十九,又到了国王陛下贴皇榜的日子,不知道这次赏赐又增加了多少”

    唐僧听得一头雾水,那老者似乎又不愿意详说,唐僧只好跟着人流向前走。

    等靠近城门处的时候,唐僧师徒终于看到了皇榜上的内容。

    上边写的大意是,宝象国的三公主百花羞公主,于十三年前的今天,外出行猎之时不慎走丢了。

    那可是国王陛下的掌上明珠啊,走失时不过二八年华,于是国王陛下就张贴榜文,重金悬赏能找回百花羞公主者。

    可惜,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国王甚至派出了大批的军队,将方圆千里之内的大山都找遍了,依然没有百花羞公主的影子。

    很多老臣都劝说国王放弃吧,如果人真还活着,怎么就毫无音讯呢

    可是,这位国王陛下也认了死理,就觉着他的宝贝女儿一定尚在人世。

    除了定期派人出去寻找之外,每年的七月十九日,都会张贴悬赏皇榜,而且一年比一年的赏赐丰厚。

    比如现在,悬赏的规格再次提高,但凡能提供消息者,赏万金,能找回公主者,愿与其平分天下、共享江山。

    “嘿嘿,师父,您想不想发笔小财啊”

    看完了皇榜的内容,孙悟空笑嘻嘻地凑近唐僧问道。

    “悟空,你能找到那百花羞公主吗你如果真有那本事,不妨就替他们找回来,至于金银珠宝不过身外之物,莫要贪恋。”

    修炼之后的唐僧,少了份迂腐气,平白的却又多了一股侠义心肠。

    “嘿嘿,师父您就放心吧,这什么百花羞公主,如果还活着就问土地,如果已经死了就去问阎王,如果附近再有个妖怪什么的,嘿嘿,那就更好玩了。”

    孙悟空说完,轻轻地吹了口气,就见城墙上的皇榜,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孙悟空的手中。

    “看看,皇榜怎么飞了”

    “在这里呢,有人揭了皇榜了”

    “真的假的,十三年了,终于有人揭皇榜了吗”

    一时间,城门内外,议论纷纷。

    守护皇榜的官兵也挤过人群,来到唐僧师徒面前。

    “这几位长老有礼,可是你等揭了皇家的悬赏榜文”

    为首的一名将官,打量着唐僧师徒几人,他还算是见过世面的,看到这几位的模样,后脊梁都在冒凉气。

    “阿弥陀佛,是贫僧师徒揭了你们的榜文,还请引荐你们的国王陛下。”

    反正是要去见国王倒换“通关文牒”的,孙悟空对寻找百花羞公主一事又言之凿凿,唐僧自然神情自若。

    就这样,师徒一行四人一马,就跟着一队护卫军进了宝象国,向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陛下,陛下大喜啊”

    护卫军的统领让手下带着唐僧师徒慢慢走,他自己倒是一骑绝尘,先行跑进了皇宫向国王报喜。

    宝象国的国王,乃是一个中年的胖子,身材高大,眼睛却有些小,浓密的络腮胡子,不怒自威。

    “萨瑟将军,不是让你去贴皇榜了吗,怎么跑到皇宫里来了孤王又有何喜事啊”

    别说是喜事,愁都要愁死了。

    这位宝象国王,当年也是经历过惨烈的夺嫡之争,好容易才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了一国之主。

    登基二十多年了,妃嫔也娶了不少,可惜先后只诞下了三位公主,前两位公主还都不幸夭折了。

    仅剩下三公主百花羞这一点骨血,在十三年前,竟走失在大山之中。

    这十三年来,宝象国主多方努力,一边不停地选纳妃嫔,期待能够再次降下麟儿,哪怕再生一位公主也行。

    一边更是派出无数人去,寻找走失的百花羞公主。

    可惜,无论他怎么努力,也看不到一丝的希望。

    十三年过去了,曾经杀伐决断的一代令主,如今不仅快要掏空了自己的身体,更是面临着王室宗族逼宫的危险。

    他没有什么继承人,一旦哪天驾鹤西去,王位自然就要落于旁人之手。

    而那些野心勃勃之辈,有些已经迫不及待在暗中勾连,时不时还搞一些小动作出来。

    “陛下,您让末将张贴的悬赏榜文,被几位圣僧给揭了,他们扬言可以找回百花羞公主,来人马上就到皇宫了。”

    这位萨瑟将军眉飞色舞地说完,静静地候在那里。

    他本身就是宝象国国主的嫡系,能够找回百花羞公主,不仅仅他能有些奖赏,关键是自己的饭碗

    才可能保的长久。

    “什么有人揭了皇榜快快有请不,孤王要亲自去迎接。”

    宝象国主已经等不及了,十三年音信全无,一朝看到希望,可想而知他此刻的心情。

    “阿弥陀佛,贫僧大唐唐三藏,参见宝象国主”

    刚进宫门,唐僧就看到前边走来一群人,为首之人一身王服,身后打着旗锣伞扇,旁边跟着的正是那位护卫军的统领。

    唐僧就判断出,来人定然就是宝象国的国王,先一步施礼道。

    “免礼、免礼,圣僧好相貌,原来是大唐的人啊,快快里边请”

    一国之主亲自接了出来,这也算是给足了唐僧师徒的面子,不过这几位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值得感动的。

    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那是见过大场面的,天庭的玉皇大帝都见过,论身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要吊打这位国王多少倍。

    而唐僧呢,自小出家,本就不拘于俗礼,且又是大唐之人,更是唐皇结拜的御弟,对待外邦之人,内心中自带有大唐那份骄傲。

    如此一来,宝象国主反而对这几位愈发尊重,见了一国之君依然能有如此气度,岂能是常人也

    宝象国主亲自陪同,没有到朝堂大殿去,而是直接赶奔“光禄殿”,盛排筵宴。

    “长老乃大唐圣僧,因何来到我宝象国境”

    到底是一国之主,初闻喜讯之后的兴奋,终究还是被多年的涵养给压住了。

    “启禀国主,贫僧奉我皇差遣,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经,路经宝象国,特来倒换官文。”

    “在城门处,看到了国主命人张贴的榜文,也许贫僧等能够略尽绵力。”


第七十四章 初战碗子山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