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五章 慢就是快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慢就是快第(1/2)页
短短一周时间,虽然quora只有十万出头的用户,但是网页浏览量和在各大搜索引擎的搜索数都飙升至全美网页的前十。

    不仅仅是硅谷在讨论quora,各大高校的学生们更是以有quora账号为荣。

    大量阿美利肯的大学生有问题,希望通过身边有quora账号的人帮助他们在quora上提问以获得解答。

    这就好比后世的chatgpt,chatgpt对于大陆地区的ip是呈现无法使用状态,对于这一新鲜事物,虽然大家都在讨论它,但是真正用过的还是少数。

    这也诞生了一个商机,就是专门帮你向chatgpt提问,提问费用还不菲。

    用不了chatgpt还能刷抖音,有很多替代的娱乐选项,至于想把chatgpt当生产力工具,使用别人的账号一来不方便二来这涉及泄露你个人隐私。

    因为chatgpt的对话是会保存在账号里的。如果你每次使用别人账号对话完然后删除,那你又要重新锻炼chatgpt,这很不方便。

    但在互联网娱乐匮乏,没有fautube的今天,大学生们玩不了quora就像有蚂蚁在身上爬一样难受。

    大家本来就对周新设置门槛有所不满,拳头游戏社区的门槛买一款最便宜的游戏就能解决,也就10美元,这对能买得起电脑的用户来说是小事,大家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quora的账号花钱都买不到,即便到ebay上买别人转让的验证码,也得50美元起跳,这个价格就不是每个人能够承担得起的。

    以至于大家在各大论坛发起了一个“eneedquora”的活动,展示对quora注册门槛过高的不满。

    quora是有通过拉里桑格在大学生群体里的影响力,发了一些验证码给大学生们,但是这数量非常少。

    每个大学分配到的注册验证码不足两百个。

    潜在用户们的呼声如此高,这对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都是甜蜜的烦恼。

    只是这扩散的速度太快,和周新原本制定的运营计划不符。

    “nean,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们是要按照之前的节奏来,还是说放开用户注册的限制。”

    quora的管理层只有周新、吉米和拉里桑格三人,其中周新负责战略规划,吉米负责具体的管理,拉里桑格负责产品运营。

    二人在加入quora的时候,把整个nupedia的员工一起带过来了,等于是quora把nupedia给收购了。

    周新给了他们一共百分之十的股份。

    拉里桑格和吉米威尔斯之前哪里见过这场景,他们身边的朋友都在找他们要注册账号的验证码,随便哪个网络论坛都能看到求quora注册验证码的帖子。

    之前搞nupedia的时候,连一千个用户都没有。

    现在才十万个用户,硬生生搞出了千万用户的架势。

    好比起点只有一百个人订阅,但是每章说能有一千条。

    他们虽然都有创业经验,但是没有爆火的经验,拉里桑格认为关于quora的运营需要找周新来好好商量一下。

    他们没经验周新有,周新做一款产品一款产品爆火,这经验再丰富不过了。

    周新没有第一时间说话,而是停顿片刻在大脑里组织语言:“我们可以分情况来讨论我们要怎么做。

    首先用户的建议只是参考,我们不能被用户的建议打断我们自身的节奏。

    其次关于是否放开用户注册的限制,我认为有几个选择。

    第一是直接开放用户注册限制,任何用户都可以进行注册,这样的好处是我们会迅速获得大量用户,随随便便破百万,甚至是破千万。这样的问题在于,用户数量的激增对于我们的管理来说难度同样会激增。

    我们需要用户实名注册,需要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管理,现在十万用户的规模我们能管理过来,百万用户之后管理难度呈指数级增长。

    而且用户数的激增,会带来答案质量的急速下滑。

    现在一个问题提出之后,前十个回答者里至少有五个是真正理解这个问题,能够给出有价值的答案的。

    一旦开放注册,那么一个问题提出之后,可能一直得到前五十个回答者,才会有一个有价值的回答,其他回答要么价值有限,要么答非所问。

    同样用户数量激增之后,有充分判断力的用户比例会减少,赞同数顶上来的回答不一定是真正有价值的回答,有可能只是他的回答符合更多个体的心理。

    比如关于政治观点,开放注册后,极端的观点会得到更多的赞同。


第七十五章 慢就是快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