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第(2/2)页
孙权语气笃定,“也不动”

    江陵城,驿馆内。

    诸葛瑾身穿燕居便服,心事重重的写下几个大字: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初来江陵的儿子诸葛恪在他的身边评价,“葛藤生长覆丛棘,蔹草蔓延在坟地父亲吟的是诗经国风中葛生一篇,只是,父亲不是不喜欢这等兴、比、赋兼而有之的文章么”

    诸葛瑾笑着摇头,“葛藤里才能长出黄荆,荒凉的坟茔才能长出野葡萄,多好的赋、比、兴,可虎父无犬子,怎么这关公的儿子就长歪了呢”

    提及这个,诸葛恪就懂了,父亲写下的这一篇“葛生”是与近来江陵城大街小巷,人人茶闲饭余的谈论的话题有关。

    已经两天了关羽第四子关麟关云旗公然对抗关公,于众目睽睽,大庭广众之下提出要父亲下“罪己书”

    这等消息,在古代不可谓不劲爆。

    俨然,已经成为了整个江陵城坊间的谈资,无数吃瓜百姓翘首以盼着事态的发展。

    诸葛恪感慨道:“为人子者,纵是聪明机智,却也不能在父亲面前,骄矜自负可”

    诸葛恪顿了一下,继续道:“可离谱的是这关麟如此不孝,关羽却并未责罚,这点,孩儿看不懂了。”

    在江东,诸葛恪被人称作“神童”,聪明机敏。

    与顾谭、张休等人常伴孙权的长公子孙登一道学习,算是世子从小到大的伴读了。

    许多时候,世子孙登疑惑的问题,还是这位诸葛恪为他指点迷津。

    此番在江陵等候父亲,是特地出江东,跟随父亲见见世面。

    倒是没曾想,还真的开了眼界。

    刚到江陵,就听说关麟与其父关羽在大庭广众、军营校场之中针锋相对,这股子傲劲儿,就连诸葛恪听闻都直觉得不可思议。

    至于为何关羽未做责罚诸葛恪没看懂,诸葛瑾却看懂了几分。

    “元逊诸葛恪可听闻,这对关家父子是因何事争执”

    “似乎是考武以狼考武”

    “不”诸葛瑾用笔轻轻一点儿子额头,“为父总教授你的明以洞察,哲以保身,你都学到哪里去了”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象,要看其内在,比如关家父子之争引子在于关麟不识武艺,却能在考武中拔得头筹,关云长神武无双,如此神武之人岂会允许子女不学武艺”

    “至于,为何这关云长没有责罚关麟,那是因为他的文才”

    “文才”诸葛恪连忙问道。

    诸葛瑾颔首,“能在面对不公之时,迅速的反应,以荆州南郡百年前的虎狼之暴去抨击关羽,去引申出禁狩令与罪己书,此子还是有些能耐的,可终究与他爹一样,为一个傲字所困,所谓骄兵不败,此一对父子早晚要在这上面栽跟头”

    诸葛恪沉吟

    他其实也挺傲的,难道,他也早晚要在傲字上栽跟头

    正值心里嘀咕。

    一名仆人进来禀报。“老爷,已经查清楚了,江东奇袭荆南将这条消息,散播给乞丐的人是乃关羽的第四子关麟”

    关关麟

    这个名字一出,诸葛瑾一怔。

    诸葛恪也连忙抬头。

    有那么一刻,两人的眼神不约而同的急转,都变得狐疑了起来。

    诸葛恪琢磨的是,怎么哪哪哪都有这关麟

    诸葛瑾则是眼珠子一定,他急吟道:

    “不好”

    “我我上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