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四十五章 充军发配到......  大明话事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五章 充军发配到......第(2/2)页
下可以维护士气,岂不两全?”
    “不行!”陈有年依旧是这两个字。
    毕竟在皇帝眼里,自己属于被郑贵妃和皇三子“逼反”的,和那些希图拥立之功、拿皇帝刷声望的大臣有本质区别。
    林泰来又说:“阜成门?”
    原来是皇帝通过各渠道的信息,判断自己具备很高的“统战价值”,所以才会想着使用小手段拉拢自己。
    因为在君臣为了林泰来而拉扯的这几天,又有大量言官主动出击,弹劾首辅以下的三位阁老。
    看来今晚并不安宁,不知多少人在串联走访,为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而准备。
    以后只要自己小心点,别太跳,在国本大劫中的处境就安稳多了。
    林泰来怒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底要怎样?
    杨天官说:“如果只是罢官削籍,等于轻拿轻放,皇上必定不准!
    我等在此审判,也要考虑如何让皇上接受,不然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朝阳门是最重要的粮食运输通道,怎么能把林泰来放在那里?
    林泰来又问道:“那德胜门或者安定门?”
    陈有年只能冷笑嘲讽说:“你的伤势痊愈真快。”
    有为了保甲阁老的而攻讦乙阁老的,有为了保乙阁老而攻讦丙阁老的,有为了保丙阁老攻讦甲阁老的,还有同时攻讦两個的。
    又次日,吏部堂官、文选司,兵部堂官、武选司,都察院的都御史齐齐列席,汇聚在吏部大堂。
    然后又转向兵部尚书王一鹗,甩锅道:“充军后具体发配到哪里,是你们兵部的事情了,就由你们拟定吧!”
    林泰来无语,斥道:“你们算计的也太过分了!”
    朕如今张灯后看字,不甚分明,如何能一一遍览?”
    毕竟要说这个局面的源头,还是因为国本问题。
    陈有年冷哼道:“不必外城,老九门中我只同意将林泰来发配西直门!
    如果是别的城门,我们绝对不同意,并另行上奏弹劾你们枉法!”
    吏部文选司郎中陈有年立刻开口道:“我提醒诸公,这个发配地不要在城中各处,要远离各衙门,以免追悔莫及!”
    宣武门的商业性仅次于崇文门,而且临近西城,往来通过的达官贵人很多,让林泰来守宣武门一样惹事。
    吏部左侍郎赵志皋说:“罪名不必讨论了,皇上旨意说得很明白,可商榷的也就是判罚而已。
    若如林泰来这般浑身杖伤、体质虚弱之人,充军之后往往十不存一二,岂是保全士气之法?又如何向士林交待?
    所以我认为罢官削籍,勒令返乡即可,充军就不必了。”
    为了安抚郑贵妃,皇帝绕过内阁、六科直接发中旨到吏部、兵部,但吏部、兵部依然抗疏复奏。
    今天上午,万历皇帝才从郑贵妃身上爬起来,就看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抱着一大叠章本,在殿门外等候了。
    所以综合各方面情况,只有最为清静的西直门附合大家的要求。
    再说聚集了数千扑街读书人的国子监就在北边,让极其擅长煽动人心的林泰来去北边,怎能放心?
    张诚也无奈的回应说:“正值多事之春,过去就好了。”
    万历皇帝忍不住对张诚抱怨说:“近来只见议论纷纷,以正为邪,以邪为正,互相颠倒!
    一本论的还未及览,又有一本辩的,使朕应接不暇,到晚上也看不完!
    就像林泰来所说的,皇帝需要维护威权,但大臣们又不能轻易的让皇帝得逞,毕竟林泰来现在约等于政治正确。
    对于那些弹劾其他阁老的奏疏,成为独相的申首辅又不敢擅专,只能全部送给皇帝亲裁,每天都有一大堆。
    申首辅:“.”
    如此看来,当初不断和郑家结仇,确实是走对了。
    皇帝又下旨,处罚吏部和兵部,但这次又是内阁执奏封还,诏书还是没有发下去。
    万历皇帝犹自不满的说:“更可气的是,如此多论疏,竟没有真正为朕分忧,完全帮着朕说话的!”
    到了次日,内阁根据昨天皇帝的口谕,草诏对林泰来进行处罚,上了罢官、削籍、充军边地这个大套餐。
    这就导致形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混战局面,可以说,朝堂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做梦!”陈有年毫不客气的喝道,“让你去崇文门,怕不是要私设关卡强行收税!”
    他看了看堂内的官员,热情的打着招呼:“哟!陈郎中你也在啊,前几日多谢你的抗疏!”
    于是内阁就只剩下申首辅一个人了,所有的麻烦都要他一个人扛。
    “不行!”陈有年还是坚决反对。
    这意思就是,如果不是老夫先打了底,皇帝能对你如此宽容?你林泰来不要不知道感恩!
    “那就去守城门!”武选司官员深思熟虑后说。
    这时候皇帝还有另一种手段,就是直接派锦衣卫抓人,然后关起来再说,逼迫大臣谈好了条件再放人。
    林泰来想也不想的拒绝了:“离家太远,不去!”
    大实话不好说出来,张诚只能用沉默来应付。
    近年来,不知多少同道坏在了林泰来手里,但这次皇上传旨重罚林泰来,自己却要为林泰来抗疏,阻拦皇上重罚林泰来!
    杨天官在这个问题上无所谓立场,只想早点把事情解决,便赞同道:“甚好!”
    此时此刻,他格外想念自己的同僚们,哪怕是已经渐行渐远的许二、总是唱反调的王四也不例外。
    林泰来打了个“哈哈”说:“药好,药好!毕竟我们林府多年来积累了丰富治伤经验,药物也越发的精良了。”
    崇文门是京城各门中最繁华的城门,崇文门税关也是天下最有名的税关之一。
    今天真是话不投机,滚吧!
    从申府出来后,林泰来心里恍然大悟,解开了先前的谜团。
    毕竟大明自有制度,不许上疏言大臣德行,所以都无法上疏称赞自己人,只能通过攻讦其他阁老来保自己人了。
    “就这样吧!”杨天官一锤定音。
    他也有点烦林泰来,而且首辅又没有打过招呼,那就没必要偏向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