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五章 潜移默化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潜移默化第(1/2)页
当天夜里,金尚实际见到这个名为我爱我家,已经上和前世同名电视剧完全不一样的剧集的时候,内心还是有点小感慨的。
    大致的剧情走向,金尚早就知道了,甚至还提供了一些不错的小段子,绝大部分细节,还是由编剧团队集思广益,抓耳饶腮,揪掉了不少胡子头发才想出来的。
    创作本身是很辛苦的一件事,闭门写作是很常见的,但是,想要与时俱进,甚至是有所提高,就必须经常外出取材。如果脱离了群体,想象不出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写出来的东西,肯定难以和观众共情。
    比如前世争议特别大的隐入尘烟和我不是高山,要说感人吧,确实感人,剧情引人入胜,发展让人揪心,在拍摄技巧和剧情结构上,编剧和导演绝对是专业的,他们知道如何调动观众的情绪,最大限度地煽情,并催人泪下。
    可真正沉下心来,思考其中的故事脉络,就会发现到处是漏洞。最大的根源,还是在于创作者们太傲慢了,他们压根不了解真正的偏远农村是什么样,乡村小学和失学儿童真正的困难和痛点在哪里,待在大都市舒适的工作间里,拍脑袋想出来的所谓冲突和人性,局外人看了莫名其妙,局内人看了也直皱眉头。
    在传统熟人社会的农村,老实巴交,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壮劳力,或许有人会想着占便宜薅羊毛,可极少会发展到全村老少一齐排斥的地步;至于所谓的早恋,逃学上网,原生家庭的矛盾,大概只有城里人会觉得这是乡下孩子失学并导致不幸的源头。
    总结起来,就是技巧水平拉满,在故事、思想和文化层面,简直不堪入目。
    正是因为意识到前世今身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金尚本人实际处境,是脱离基层的,所以极少在创作层面,做太细致的指引。
    别说全国绝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就连当下中小学生和青年人的想法和时尚潮流,都不是很了解。
    这辈子压根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大学四年和研究生三年,和一般人也不一样。
    就这种情况,想让金尚创作出接地气的文创作品,简直是在开玩笑。借鉴前世的记忆,当一个“文抄公”,都要时刻注意,不要露怯,让人抓住把柄,更不用提我爱我家和家有儿女这种反应都市家庭鸡毛蒜皮小事的情景喜剧了。
    在历史、神话和科幻等领域折腾一下就够了,安安静静当个唱作人,时不时吟诗作对,混个才子人设就够了,万不能真的去涉足太细致的现实问题。
    和女朋友李萱看电视的时候,除了在欢声笑语化各产品在剧集中的曝光次数和特写镜头。
    实话实说,在电视剧中设定为普通家庭的主角一家子,真要计较的话,看看他们家的两台大彩电以及小孩子玩的游戏主机,家中老大配的办公电脑和公务手机,每晚还能不计较时长地上网,别说普通工薪家庭,做点生意小有成就的老板都觉得肉疼。
    至于那一家子几乎每一个场景就换一身时髦衣服的派头,如果不是广告商掏钱太多,金尚都打算稍微遏制一下如此夸张又故作低调的“炫富”。
    有时候,影视剧创作就是这样,需要在一些细处做一点妥协。
    只要不影响观看体验,细枝末节的夸张,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连续两集,每一集五十分钟,片头片尾和剧中插播总共近十分钟的广告,目前看来,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便宜那些家伙了,下一季,植入广告和插播推广,要加钱。”
    如真按照严肃的影视剧来评价,我爱我家满是槽点,可是,以一部面对大众,以消遣和娱乐,顺带做一点正能量推广的情景喜剧来衡量,属实是不可错过的精品。
    女朋友李萱见金尚一副做生意亏大了的表情不由得莞尔。
    “不是你做主,为了尽快开机并推动上映,才在商业利益上做了很大让步么”
    “话是这么说”
    纠结的金尚轻轻摇头,
    “这第一季的单集成本,综合核算,还不到十万,全剧对今夕文化各产品的效果,远超千万。这还是自家好处,搭顺风车的赞助商,都赚大了。实际经济效益,远比投入等价广告要划算多了。”
    难怪前世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广告片。
    比较典型的如穿普拉达的女王,爱情公寓等,职场剧,爱情片,情景喜剧等,对一众时尚品牌来说,投钱拍影视剧,可能还不到年营销费用的百分之一,可只要一部剧大火,就能连本带利赚回来,甚至大赚特赚。
    “以后,少用直接的宣传广告,注意在有可能大火的影视剧中植入镜头,潜移默化地让人接受,效果要更好。”
    “这不就是你说的,明星流量么”
    李萱的话,让金尚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进而笑着点头肯定。
    “对,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一行混,谁都不傻。
    为什么明星的赚钱效应会那么夸张,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所谓的顶流,网红和爱豆等等,业务能力差不要紧,只要能增加产品的曝光度,让粉丝买单,谁还管你有没有好作品,个人私德怎么样
    只要不塌房,你好我好大家好,各赚各的钱就完事了。
    “那你起手就摸了一张好牌,王炸开局啊。”
    “是啊。”
    金尚十分了然,女朋友李萱说的就是戴义琴。
    这是个当下能主导许多大品牌兴衰的超级流量,国民级大明星。
    不管是公开合作,还是私人情谊,都十分适合金尚在合适的时候,来借用他的影响力。
    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想必老戴也不会排斥。
    这次南方首场九万人体育场超级演唱会,入场票在年前就卖完了,能够在粤语区这么受欢迎,足以证明戴义琴的影响力,确实越过了长江,火遍珠三角。
    两人说说笑笑,吃着零食,吹着暖气,接近十点钟,电视屏幕上滚动着片尾曲的时候,金尚接到了来自朱静筱主任的电话。
    “收视率百分之十九”
    这个数据,似乎很高,但横向对比,又有点不对。
    经过朱主任的解释,金尚才了解个大概。
    和十年前黄金档动辄百分之七八十的收视率相比,九六年初的这个数据已经很好了。开播录得百分之十三,峰值百分之二十七,而且观众留存率不小,收视率的总体趋势是一路走高。
    可以预见,收视率长虹是大概率事件。
    “搁在过去几年,是有望剧王的,今年不好说,年后有三国演义,还有下半年也有几部大制作上映。”
    朱静筱如是说着。
    和八十年代需要百分之样,那个时候,国内电视机少,电视台更少,翻来覆去也就几个台,想要换都没得换,一旦出现优质电视剧,万人空巷都不是夸张。
    前世金尚出生得晚,听长辈们吹嘘进口日剧追捕,渴望和我爱我家等,店铺老板提前关门,出租车司机提前收工,就为了回家看大结局的时候,感触并不深。
    在各地卫视台大批涌现,以及互联网分流的大背景下,能有两三个点的收视率,就足以荣膺年度剧王了。
    九六年初,估计得百分之三十以上,才能成为年度第一。
    上辈子,九十年代初播出


第二百六十五章 潜移默化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