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再战辽东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 再战辽东第(1/2)页
崇祯14年7月下旬初,宁远城

    众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宁远城

    这里绝对的安全、放松和舒坦。

    第一天,由于天气热,众人厚葬了辽东巡抚邱民仰和二名太监,并派人将所有的建虏头颅送往京城后,连续两天的时间,所有人都放假休息休整,包括马匹;

    第四天上午,众人再次坐在一起,商谈接下来的安排。

    会议上,周铉突然问道:“诸位,我们这次到底是胜仗,是败仗,还是什么”

    众人脸上都露出了苦笑

    周铉点名让祖大寿先说,实事求是地说。

    祖大寿只好硬着头皮说道:“钦差、张大人、公公、诸位,这次仗打成这个样子,我还真没想到。

    说它是败仗嘛我从军这么多年,还没有消灭过这么多建虏;

    说它是胜仗嘛我们又丢失这么多城池、损失这么多官军;

    难说

    但杏山、塔山是我们主动放弃的,所以真正丢失也只是锦州和松山;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这次如果非要说输了,那也只能兵力不足,如果出动更多的兵力,松山也不会放弃,锦州也可能拿得下来。”

    听完祖大寿的分析,众人小声议论;

    两名随军太监相互点了点头。

    周铉的看法是:祖大寿这些话可能是他心里话,但是他未意识到如果来的官军多,崩盘的可能性就越高更何况,建虏也会增兵啊

    接着,吴三桂发言了,他认为这是第一次能够歼灭如此多的建虏的战斗,但是损失又是历史上最多的战斗。他很希望朝廷能够赶紧派出大军,收复松山。

    曹变蛟认为,如果祖大乐将军、松山守军逃出来了,这次就是一个大胜仗。

    周遇吉认为,建虏战斗能力很强,硬碰硬伤亡会很大,但身为大明官军,他愿意一战。

    其他副将、参将不愿意多说。

    监军张若麟也是认为,如果大明官军多一些,或许这次能够大胜。

    周铉听到众人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

    他不想坑这些人,特别是曹变蛟和周遇吉,于是说道:“诸位,如何判断我大明官军如果多,就能胜利呢

    这次,建虏兵力估计也只有约5万,我大明官军算起来也有7万多;如果算上松山守军,那么有约8万兵力。”

    众人都沉默不语。

    周铉又说道:“论打仗,几位总兵都能英勇善战;论经验,诸位都比我强;

    但是,今日需要给诸位将领说的是,兵力多不是决定性要素;关键是要勇武、胆大、不怕死、身体好,还要听指令。

    否则,一碰到硬仗,就害怕;一遇到危险,就逃命。

    这仗没有打,其实已经输了。”

    众人仔细想一想,还真是这个样子,如果祖大乐再勇敢一点,何至于如此惨;

    难道五道壕沟都抵挡不住建虏吗

    难道建虏不怕死亡吗

    吴三桂面色不太好,他认为周铉在批评他和祖大乐治军不行。

    这时候,周遇吉站起来说道:“钦差大人、张大人、两位公公,莫若这次我们尽派骑兵,在夜不收的配合下,再寻找机会阻击建虏,如何”

    突然听到这个建议,周铉很感兴趣,前几日的退兵,多多少少受步兵太拉胯所影响;

    祖大乐的步兵既然这么菜,那杏山守军、塔山守军,还有祖大寿的那8000多人,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而这些官兵有约2万3千人;

    如果这些人再被建虏歼灭了,那可真是一场大败仗,彻底无法向朝廷和崇祯皇帝交代。

    这时候,曹变蛟也站起来,他也愿意率领骑兵,寻找机会与建虏一战;

    吴三桂、祖大寿、祖大弼三人也站起来了,愿意寻找机会与建虏一战;


第133章 再战辽东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