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谋事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谋事第(1/2)页
崇祯14年7月下旬,辽东

    与周家护卫队谈完事后,祖大寿、祖大弼和吴三桂三人回到了宁远城祖家家宅。

    三人商量着过去和以后的事情。

    祖大寿先问道:“三桂,你看接下来怎么办”

    “舅舅,我这边损失大啊您上次说堂舅被围困在松山,很难逃出来;可我有上万步兵在里面。”

    “都是自己人不瞒你们说,舅舅认为你堂舅祖大乐和松山守将肯定完了

    建虏的厉害,你应该是很清楚的。他们驰援的兵力加上已有的兵力,非常多

    这次偷袭幸亏我们逃得快啊”

    “这次周国舅有些冒险。”

    “这就是我上次说的。打仗要考虑很多情况,所以就会出现一会儿往东,一会儿转变为西的做法。”

    “舅舅认为周国舅指挥得到底如何”

    “舅舅认为还行,有时候胆子很大,有时候又很谨慎,在关键时刻,他能够把握住。你认为呢,二弟”

    祖大弼听了半天,突然被祖大寿问道,连忙说:“我认为也还行我在辽东打了几十年仗;

    但这一个月不到,亲眼看到和听到的,一共消灭了6000多个建虏,比我过去几十年看到和听到杀死的建虏还多。”

    “可外甥怎么认为周国舅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

    “哪些错误决定”

    “比如说官军挖的那些壕沟,最后都变成阻挡自己部队的拦路虎;

    在掩埋松山下的壕沟时,当时如果抓紧时间掩埋,我们就可以杀过去,堂舅他们也就能够逃出来,可周国舅让我们缓一缓,让第二道先掩埋;

    还有,这次太冒险了,如果在杏山壕沟那里和塔山那边有大明守军,何至于如此狼狈。”

    祖大寿脸色有些不好了,他说道:“三桂,这做事情不能事后诸葛亮;我回到宁远,知道周国舅对祖家和你也都是很不错”

    吴三桂面带愧色,说道:“舅舅,三桂想错了”

    祖大寿拍了吴三桂肩膀,说道:“没事我们要看清楚好人和坏人。”

    吴三桂又问道:“舅舅,周国舅比洪承畴大人怎么样”

    祖大寿道:“洪承畴大人更能够用嘴巴团结周围的人;但周国舅可是拿自己银两干事,拿建虏的头颅来获取军功。

    舅舅认为周国舅是个真正干事情的人只是,可惜啊”

    三人都默不作声。

    这时候祖大弼问道:“我们的部队都少了这么多兵,接下来怎么办”

    “跟朝廷要要银两这累计一共获得了6000多个建虏头颅,按照奖励,也有30多万银两;

    再加上赏银和抚恤银,一共可获得50万以上银两。”

    吴三桂问道:“但是每家只能分得十几万银两。我可是损失了一万多人,全部在堂舅祖大乐那边。”

    吴三桂又一阵叹气

    祖大弼说道:“三桂,你也不用叹气了,舅舅也损失了约1万人;但朝廷会给你发放十几万两银子,还有周国舅也掏了不少银两奖励给你们;

    这些银两合起来,招募1万人足够了。”

    祖大寿说道:“二弟、三桂,其实我们也要想一想,到底是不是真的要养那么多官兵。

    周国舅讲过,要精兵、勇兵、不怕死、能听指挥的兵。

    我上次从锦州逃出后,琢磨他这句话,很有道理啊

    你可以看看周遇吉的步兵、曹变蛟的步兵,特别是周家护卫队,他们逃跑和死亡就比较低。

    如果这次祖大乐换成周遇吉守,会不会是这个样子”

    三人都点了点头

    祖大弼这时候问道:“大哥,难道我们的兵不增加吗还有,丢了锦州,朝廷不会怪罪我们吗”

    “你说呢朝廷无法怪罪我们啊这次偷袭建虏,我们还立功了

    我估计总体来说,这次应该是因祸得福啊

    只是目前无法向堂弟祖大乐的家人交代啊”

    祖大弼安慰众人道


第140章 谋事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