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九章 终章  拐走陈圆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九章 终章第(1/2)页
“王爷”王承恩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盛京城,一辆客马车停下,身穿百姓衣服的唐辰跳下马车,又将妻子接下来。

    “王爷,你这是要出门”

    王承恩忙问。

    唐辰点了点头:“我打算出一趟远门。”

    王承恩这才想起圣旨,忙拿出圣旨。

    “陛下有旨,请辽东王回京商议大事。”

    唐辰摆了摆手。

    圣旨又怎样。

    他去意已决,今天,谁也拦不住他。

    “王公公,麻烦回禀陛下,他是个好皇帝,能处理好一切,只不过,有些习惯还是改改。”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大明皇帝的映照。

    朱由检,是一个勤政的皇帝。

    史书记载,“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兢兢业业。他有勇有谋。

    即位伊始,对内一举除掉阉党,重用东林党人,重新启用袁崇焕镇守辽东。

    对外,给予长期在东南沿海滋事的荷兰人以坚决回击,在料罗湾海战中以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击溃了在当时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给西方侵略者以巨大震慑。

    这些所作所为,无不说明崇祯不是一个昏君。

    朱由检在位期间,明朝已经风雨飘摇。

    国家内忧外患,内有天灾人祸和农民起义军,外有虎视眈眈的满清铁骑。

    山河破碎,烽烟四起,朝廷内部混乱猜疑。

    朱由检期盼着明朝能在他治理下迎来“中兴”。

    但无奈前几代君王的昏庸,明王朝已是积重难返。

    朱由检的治国才能显然是出众的,他勤勉贤明,心思缜密,果敢刚正。

    但纵观历史,没有一个君王是真正完美的,朱由检也有他的不足之处:用人不彰、疑心过重。

    在位十七年间,更换五十位内阁大学士、首辅,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除了个人因素,生不逢时是朱由检成为亡国之君的另一重要原因。

    朱由检纵然有治国才能,但却不足以挽救一个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虽有心作为,却无力回天。

    历史已经定格,明朝难逃灭亡的命运。

    但朱由检,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代皇帝,不辱使命,面对危难展现出的民族气节,在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不朽的光辉。

    不过,内忧外患,唐辰已经替他解决了。

    所以,现在唐辰也不担心那么多。

    朱由检并不是昏君,相信以后天下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许久许久之后,王承恩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双手一紧,小心翼翼的将圣旨塞回怀中收好。

    唐辰一声吆喝,马车便离开了视线。

    王承恩知道,阻拦,是阻拦不住他的。

    劝也劝不了。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却无能为力。

    没办法,回去只能照实禀报。

    马车缓缓停下。

    唐辰大步走在前面,往旁边一座小山的山脚走去,那些有无数的坟包。

    这里已经变了不少,但唐辰依然清楚的记得位置,他走到几个坟包前点起带来的香蜡,然后噗通一声跪下,连连磕了几个头。

    陈圆圆也过来跟着跪下。

    唐辰抬起头对着坟包大声道:“老铁、胡式微,你们以后就安心住在这吧,以后有时间,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

    说完,唐辰脸上挂着泪水,起身上了马车,向着远方缓缓驶去。

    十日后的夜色下,一轮满月挂在天际,一个孤单的影子坐在门前的石桌旁。

    月光将唐辰和石桌的影子投射在地上,唐辰看着地上影子出神。

    在这里能看到月出,也是一件奇事。

    “相公,在想什么呢”

    一转头,陈圆圆满眼暖意的看着唐辰。

    唐辰一怔,笑了笑道:“这岛上安静吧”

    陈圆圆点了点头,柔情似水的看着他:“咱们就带了小桃,连董姑娘和李姑娘都没带,说起来,还有些冷清。”

    唐辰微微一笑道:“世间太喧嚣了,难得如此清净,咱们以后就住在这了。”

    小桃也走过来,“以后可以好


第二百三十九章 终章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