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五一章 南巡  怒海覆清185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五一章 南巡第(2/2)页
,北方的战事暂时停止了。但是中南半岛正值旱季,乃是开战的最佳时机。

    董良其实还想去一下兰芳。

    那里是华族最年轻、最偏远的行省。数万将士正在那里奋战。他作为元首难道不应该去看看吗

    要不然,时间长了,他们还能记着元首吗

    虽然他知道阿福是不可能背叛自己的,但是军队的向心力还是需要通过鼓舞士气的方式获得。

    没有什么比董良亲自出现,更能够鼓舞士气的。

    再者,董良也想要去见见南洋的华人。这些人世代生活在那里,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经过董良的一番解释,周藤虎才明白他的苦心,这次迎亲,实际上就是一次南巡。

    而且周藤虎隐隐觉得,董良这次可能会在迎亲的路上顺便做一件大事儿。

    华族这里在部署接下来的终极之战。

    满清自然也不会乖乖就范。

    咸丰皇帝也召集了他手下的亲信大臣聚在养心阁中商讨应对之策。

    过去的几个月,南方事态的发展已经严重超出了满清朝廷的预估。

    先是太平军主力杀到了河南,接着进入南阳盆地,占领了荆襄平原。

    满清朝廷与湖广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接着东边的护卫军北上占领海州,威胁到满清在华北重镇徐州。

    清军在东西两线都受到了威胁。

    咸丰不得不再次下令从关外和蒙古调集骑兵南下支援。

    在河南和河北一下子集结了几十万兵马。

    而且这些兵马中有一半都是骑兵。

    仗还没有打起来,这些骑兵就先将地方上搅得鸡犬不宁。

    地方上告状的奏折如同雪花一般飞到咸丰的手官又开始为这些事情吵起架来。

    咸丰不胜其烦,但是他明白,这个时候他要依靠的还是那些军队。

    大清如今风雨飘摇,不能就这样葬送在自己的手中。

    他还年轻,本是一个有进取之心的皇帝,但是奈何继位之后,诸事不顺,乱匪起事,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

    “如今正值冬季,南人不乃寒冷,且南方少雨,朕准备御驾亲征,诸位爱情以为应该先打哪边”

    咸丰没有准备坐以待毙,他决定主动出击。

    此时在华为地区聚集的骑兵就有十几万,他的想法是带着这十几万骑兵南下,踏平深入到江北的敌人。

    这些人的思维实际上还停留在十几年前,觉得骑兵无敌。

    而且这些骑兵留在华北,还会祸害地方,不如将他们赶到南边的匪占区。

    不料,此时却有一个文官站出来说道:“陛下,这次海匪攻占江宁,与发匪开战,微臣以为正是分化瓦解他们的绝佳机会,现在看来是海匪的实力更胜一筹,发匪势弱。而且微臣听说发匪发生了内讧,洪逆带着一些手下投了海匪,发匪由杨逆执掌,咱们可以派出使者与杨逆联络,许以官职,让其配合朝廷攻击海匪。”

    这一招借力打力,要是用好了,确实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很快就有人反对道:“刘大人,朝廷如何能够与发匪合作江宁城内惨死的数万满人会答应吗这与当年崇祯招降李自成有什么区别终究是自欺欺人罢了。”反对的是一个满官。

    很多人站出来附和,他们这样显得自己非常有气节。

    而那位提出可行建议的刘大人则被他们说成是佞臣。

    咸丰最讨厌底下的大臣吵吵,本来就心烦,被他们这样一吵吵就更乱了。

    “肃静”一个太监尖着嗓子喊道。

    底下的众臣这才停了下来。

    “恭亲王,你的新军练得怎么样了”咸丰突然问奕訢道。

    “回陛下,臣弟在西山练兵,一刻不敢懈怠,三万虎贲,随时听候朝廷的差遣。”

    奕訢真的去练兵去了,这三万人是他在京城精挑细选出来的,其中大部分都是家里的庶子。

    这些人将来没有资格继承家业,这样的孩子往往更有拼劲儿。

    武器上采用仿制的燧发枪,为了弥补射程的不足,军中还配备了许多抬枪。

    其实就是加长了枪管的燧发枪。

    其实,奕訢也想联系洋人购买武器,但是海路被封锁了,只能自造。

    但是他聘请了一下洋人作为教官和兵器作坊的工程师。

    这些人给新军带来了西洋操典,还有更加先进的武器制造理念。

    京城的匠作监虽然老旧,但是里面还是有很多熟练匠人。这些人的手艺不错,只要给足了工钱,还是能够造出好东西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