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四二章 教育的均衡发展  怒海覆清185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四二章 教育的均衡发展第(1/2)页
董良这话一出,张洪亮瞬间就明白了。

    元首不喜欢跟这种贪婪的无赖扯皮。

    对于这样的小国,你光靠嘴巴去提醒、警告,它不会买账,只会助长它的气焰。

    华族从来不会惯着这样的人。

    董良上次跟暹罗的小乘教代表会面的时候,就给他们画了一个扩张的方向。

    他们对南洋诸岛比较熟悉,干脆让小乘教向南洋诸岛扩张。

    那么多苏丹国,听名字就知道他们的宗教信仰了。

    董良准备将这些不受控制的宗教给挤出去,换上自己可控的。

    这一招还是学习满清的,满清就是通过黄教将草原给彻底征服的。

    草原上的每个家庭都要出一个汉子去出家。这些人不结婚生子,最后导致草原人口逐渐变少。

    另外,宗教信仰也让彪悍的草原汉子变成了温顺的绵羊。

    他们忍受今生的苦难来给自己的前世赎罪,换取来世的幸福。

    这些事情小乘教也能做到。

    董良上次离开暹罗之后,就已经有寺庙开始阻止僧人到兰芳去了。

    他们会以兰芳为大本营,向周围的岛屿扩张传教。

    当然了,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冲突的。

    不过到时候这些传教的僧人会获得华族的户籍。

    一旦他们出了事情,华族就有理由去处理对方。

    这跟西方传教士所使用的办法是一致的。

    游船顺流而下,很快就来到船厂区的码头。

    这是船厂区工人上下班专门使用的客运码头。

    船厂这里有一些人是住在福州城的,每天上下班都有船只接送,就是走的这个码头。

    除了这里,船厂区还有多处专用码头。

    有专门运送煤炭和矿石的码头,有专门运送散货的码头,还有专门的军用码头

    这里甚至还要建造一座专门输送石油的管道码头。

    这一次视察与以往不同。以前董良都是悄悄的过来。

    这次却是兴师动众。不仅仅跟了很多的商人,还有一些报社的记者跟在后面拍照。

    莫永纲早在几天前就知道元首要过来。

    他通知船厂区各个工厂进行了大扫除。

    底下的工厂都自觉地将一些刺头送出去出差。

    安排政治素养最好的基层骨干到岗到位。

    元首的船队才刚刚出发,莫永纲就已经带着一大票人在客运码头等待。

    码头上专门用鲜花做了装饰,还在两边打出了巨大的标语。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

    “埋头苦干,永争先锋”

    提前一天晚上,兰霆就带人到船厂安排安全工作了。

    一部分禁卫军换上了便衣混在了欢迎的工人队伍中。

    明面上,也有一些护卫军在关键的位置站岗。

    董良刚刚走下船,莫永纲就一路小跑上前行礼。

    董良握住了莫永纲的手,亲切地说道:“老莫,你辛苦了,白手起家,将船厂区发展到这样的规模,真是不容易啊。”

    莫永纲连忙谦虚地说道:“没有元首您的支持就没有马尾的今天。”

    船厂区的全名现在叫马尾工业区。

    是华族目前排名第一的工业园区。

    “走吧,今天我不是主角,你招待好后面那些商人,他们才是金主。马尾要想继续飞跃,更上一层楼,就要靠他们了。”

    董良微笑着跟莫永纲说道。

    为船厂区注入新的资金才是董良这次的主要目的。

    现在推翻满清在即,华族手中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暂时是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到马尾,扩大这里的规模。

    那么就只能通过经济手段,让马尾这棵梧桐树自己去招引金凤凰。

    而这些商人就是金凤凰。

    “懂,我懂。”莫永纲也嘿嘿笑道。

    他是马尾区的管理者,也是搞技术出身的。

    不过莫永纲的技术是越来越差,但是管理能力越来越强了。

    董良觉得他现在跟那些文官差不多,都已经学会揣摩人心了。

    “真的懂了”董良还不忘调侃一下。

    “真的懂了。”莫永纲郑重地说道。

    完了两人向前走去。

    一名穿着校服的蒙学学生,给董良献上了鲜花。

    这些孩子都是马尾船厂区学校的。

    这里生活着将近二十万工人。

    加上他们的家属,已经赶上此时大型城市的规模。

    不过船厂区与别的城市不同,这里没有城墙。

    生活区与工厂区之间隔着马路,整个工业区沿着江边延伸,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形状。

    在这个狭长的城市中,马路南边靠近江边就是工厂区。

    马路北侧则是生活区。


第七四二章 教育的均衡发展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