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婚礼  扬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婚礼第(1/2)页
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杨明也从席间站起身。

    关于公车征召,早前在顿丘与曹操见面时曹操就曾提过。

    而他回雒阳与蹇硕私下见面后,蹇硕也提到了刘宏会施恩于他。

    所以他被公车征召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会来得如此之快。

    不过这对他而言美事一桩。

    一来他不用再为谁会成为自己恩主的事情而烦恼,毕竟被天子征召,他的君主就仅有刘宏一人。

    二来刘宏这么早把他从士人手里抢走,显然是想对他有所重用。

    这个态度尤为关键,要知道他可是有诛杀王甫和赵延的事情在前。

    不过刘宏会如此,与他所处时代,以及杨明的士人身份大有关系。

    宦官、外戚、士人,此为东汉庙堂三股势力。

    这三股势力之中,宦官为皇权延伸,外戚为皇权争夺者,而士人只是皇权服务者。

    因此东汉庙堂之争说复杂也并不复杂,无非就是宦官与外戚争斗,而士人成为他们争相拉拢的对象。

    或者可以说,士人这个团体始终都非固体群体,它在大多数时候都被分割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亲近外戚,或者可能本身即是外戚,如窦武,年轻时以经术德行而著名,名显关西,因长女窦妙被立为皇后,才成为外戚;

    第二部分,亲近宦官,这部分在宦官得势之时尤为众多,就如当今,宋氏外戚被打压的毫无存在感,因此大部分世家大族的士人都亲近宦官,如汝南袁氏、颍川荀氏,都是如此;

    第三部分,清流以及党人,这部分既不亲近宦官也不亲近外戚,他们以澄清天下为己任,清除宦官外戚,匡扶汉室正朔,当然这部分人最少,且许多也已变了味。

    理清了这三者的组成以及关系,那么刘宏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

    因为有王莽篡位在前,在他的眼里,能真正能威胁到皇位的只有外戚。

    要知道包括他自己,以及他的前任汉桓帝刘志在内,都是靠杀了外戚才把皇权夺了过来。

    至于士人,并不会对他们构成真正的威胁。

    这就是时代特点,这要是放在魏晋南北朝,权臣篡位如家常便饭的世代,刘宏自然不可能这么想。

    而且此时的杨明看起来属于士人中的第三部分,对他而言也是威胁最小的。

    更何况他都已经封了杨明亭侯,这不把他抢过来为己所用,之前的投资可就全打了水漂。

    于是乎,杨明与一众宾客拜别,临时从飨食宴中离开,坐上公车前往公车署。

    这要是换做地方公车征召,那得坐很长一段时间的公车,但是现在,也就内城一段路而已。

    道路两旁士人见到杨明乘坐公车都不由议论纷纷。

    万岁亭侯虽只是弱冠之年,可早已名满天下。

    如今又躲过了大宦官赵忠的刺杀,被天子公车征召,这排场已非士人新秀足以形容。

    此时正值酉时散班,中央大道上也多有公卿,望见杨明也是目光各有不同。

    多数人眼中是赞赏,少数人眼中则是若有所思。

    “子干,你说这杨明进了郎署,曹节是否会阻拦其入尚书台”此时中央大道一侧,望着远去的公车,一体型削瘦、不修威仪之人开口问道。

    被他唤作子干之人,相貌与之恰恰相反,其人身高股威严,正是古文经大儒,二千石曹尚书卢植。

    问话之人,则是皇室宗亲,今文经大儒刘陶。

    “即便入了尚书台,也未必能在你我二人曹中。”卢植开口回道。

    “可惜。”刘陶闻言叹道,如今他们在尚书台被曹节压得喘不过气,杨明本可以成为他们手中一大助力。

    此时就在他们身后不远处,阳球望着远去的公车若有所思。

    待从公车署报道,换了新的任命文件,杨明并未直接去郎署,而是又回了家件就如同一份录取通知书,拿着去郎署报道,他就可以成为大汉几千郎官中的一员。

    但与录取通知书不同的是,这份文件并未规定报道时间。

    因为即便进入郎署当了郎中,也不是马上就能为官的。

    在为大汉王朝呕心沥血之前,杨明还有一件大事要完成,结婚。

    王异都已经被他接到雒阳住了半年多了

    不过好在当初纳期之时就有考虑这些,所以婚期定得离及冠之日不远。

    大概月余,他就要与王异正式结婚。

    及冠、婚礼连续进行,他算是短时间内把人生大事完成了大半。

    婚礼由母亲邓氏操办,杨明也不用操心什么。

    婚前唯一需要他做的,便是选一所婚房,结了婚,他自然不可能再和杨琦他们住在一起。

    他最后选了步广里东北角的位置,一个三进四合院。

    这里靠近内城的上东门,交通便利,而且相对也清净一些。

    时光荏苒,转眼便已到了杨明成亲之日。

    杨明的新府邸热闹非凡。


第四十七章 婚礼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