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0章 一场意外的车祸  刑警日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0章 一场意外的车祸第(1/2)页
解剖室。
    张曼玉的骸骨,陆川已经做过详细的鉴定分析。
    骸骨在地下埋了15年尸体早就已经白骨化。
    根据骸骨鉴定分析得知张曼玉死亡原因是窒息性死亡。
    一般来说,人在被窒息过程中会有剧烈的挣扎。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被害人都会和凶手有近距离的接触,而且过程会比较剧烈。
    比如在指甲内残留被害人的上皮组织。
    但是,由于张曼玉死亡时间太长。
    即便当年刚刚死亡的时候,有一些蛛丝马迹,有一些线索残留,经过15年的时间也什么都没有了。
    陆川这次要做的,也不是寻找一般意义上的证据。
    在所有的骸骨类案件中,尸体经过长时间腐败后,残留下的只有两种东西。
    一种是骨骼,另外一种是头发。
    其实相比较骨骼来讲,头发的保存时间更长。
    因为头发内含有硫的角蛋白,这种物质的存在使头发极不容易腐烂。
    在通常情况下,埋藏在地下的头发至少可以保存50年到100年。
    张曼玉死亡的时间是15年,所以,她的头发根本没有腐烂的可能。
    但是,现实情况的骸骨的头发和电影里演的不一样。
    尸体腐烂过程中,头发就会从尸体上脱落,而不会依然留存在颅骨上。
    陆川现在做的就是,仔细鉴别分析张曼玉死后残留头发。
    张曼玉被害当年,如故和死者有过激烈接触,那么大概率她的身上会留有对方的头发。
    陆川就是想通过这一点,试图寻找当年杀死张曼玉的凶手。
    当然,这种可能性只是有,但不一定能够成功。
    陆川也只是想尽人事听天命。
    能不能成功,谁也不知道。
    与此同时。
    海州市公安局办公室。
    “从目前得到的线索来看,赵国军涉嫌帮助赵小果逃跑犯罪事实是确凿的。”
    “但是赵国军和当年张曼玉的死有没有关系,目前还不确定。”
    其实秦勇对这一方面是有猜测的,大概率张曼玉的死和当年赵国军脱不了干系。
    甚至秦勇猜测背后给他打电话的人,有可能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暴露出赵国军就是杀死张曼玉的凶手。
    只不过对方手里没有确凿的直接证据。
    毕竟那件事情过去了15年。
    可是这里也有一个疑问,当年张曼玉被杀的时候,究竟是谁看到了整个杀人过程?
    而这个看到杀人过程的人,为什么一直没有向警方检举?
    而是等到了15年后的张曼玉被杀的11月23号才给自己打了电话。
    宋江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知道秦勇为什么来
    “你们刑侦支队是什么意见?”
    “赵小果的杀人证据是确凿的,赵国军帮助赵小果逃脱警方的追捕证据也是确凿的。”
    “目前,赵小果已经归案,赵国军那边……我们的建议是采取措施。”
    包庇犯罪,明知赵小果杀人,竟然帮助其逃跑,这个罪名,也不算低了。
    宋江国想了想,没有直接回复秦勇。
    “这件事,我要给上级汇报。”
    “你回去等我消息。”
    秦勇当然理解宋江国的想法:“好的宋局,那我回去等你的消息。”
    秦勇走后,宋江国摸了一把疲惫发麻的脸颊。


第630章 一场意外的车祸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