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御门听政第(1/2)页
谁能传播的更广,谁的话语权就更高,谁就掌握了真理。
大明王朝的绝对真理,掌握在朱家皇帝的手里。
皇帝说什么,真理就是什么。
这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是
皇权不下县,皇帝权力再大,也没有办法深入到每个角落。
大明朝最普遍的真理,掌握在乡间地主,士绅官宦,文人学阀的手里。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朱元璋统治了大明王朝三十年。
某些老百姓,还是会傻乎乎跟着乱臣贼子造反一样。
除了活不下去,官逼民反之外,就是被这群掌握话语权的人忽悠了。
朱允熥创造这份全国性的报纸。
就是出于这种考量。
他不是单纯的跟朝廷里的某几个文臣,或者官宦家族,去争夺话语权。
朱允熥又不是大明后期的万历,嘉靖皇帝。
怎么可能亲自下场,跟他们打嘴仗呢。
双方地位根本不平等
像这种情况,随便按一个谋反的理由,直接解决他们的肉体。
满门抄斩。
造成的危害,小,花费的时间,少,都是最优解。
朱允熥的真正目的,是要让所有大明王朝的臣子和百姓,都能听到他这位皇帝的声音,了解王朝的新政策。
是在跟整个乡绅官宦阶级,争夺话语权。
另一方面。
也是要在初期,掩饰东厂这个特务机构,让它迅速扩大发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报纸有了。
你总得一个个城市,一个个乡镇去销售,去推广吧
这些遍布全国所有城市。
销售报纸的一个个网点。
才是朱允熥心里,最重要的的东西。
网点的老板,即可以是东厂的密探头子,成为朱允熥的眼睛和耳朵,替朱允熥搜集关于地方的情报。
未来,又可以成为江南织造厂制造的产品销售处,甚至,以此建立一个全国连锁性质的大型超市或者批发市场。
不过,大明朝的老百姓,识字率是个难题。
到时候,可以让茶馆的说书先生,读报纸。
也可以让有了秀才功名的读书人。
轮换着去上班。
毕竟,他们获得的功名,已经开始享受大明王朝优待了。
现在,也是他们努努力,尽义务,报效大明王朝的时候了。
至于印刷术和报纸的具体模式,朱允熥还需要跟工匠们商量一下。
好在他现在不着急。
没必要一口气做完。
暂时跟曹忠商量了一下印刷厂,油墨,报社,报纸,卖报亭,报童的情况。
等到洗脚水凉了。
旁边伺候的一个漂亮宫女,连忙拿着毛巾,给小皇帝擦脚。
“行了,朕要就寝了,你们都下去吧。”
“是,陛下。”
朱允熥已经穿越了好几天,也有记忆,自然会穿衣服,脱衣服。
不需要跟古装电视剧里的废物皇帝一样,让宫女替他穿或者脱。
当然。
被窝,还是需要漂亮小宫女替他暖的。
毕竟。
再过一百多年,就要到小冰河时期了。
天冷
别说。
暖暖的,很舒心。
躺在香喷喷的被窝里,朱允熥
第十二章 御门听政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