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5章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5章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第(2/2)页
“哦”

    管宁同样愣怔:“师兄”

    郑玄将情报递给管宁:“幼安,你自己看吧,刘郡守没有撒谎。”

    管宁立刻接过情报,展开浏览,仅仅只是一眼,整个人便彻底怔住,惊得目瞪口呆:

    “这这怎么这怎么可能”

    “青州境内,竟然有这么多黄巾”

    “该死”

    及至此刻,管宁已经不再怀疑刘铄,甚至为刘铄主动前来,提出这样的请求,表示理解、感谢,对方此举的出发点,至少是善意的。

    刘铄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继续添油加醋道:“在下不想让康成书院消失,同样不想让郑老灾难。”

    “与此同时,在下同样想要办学,以官府的名义,让每一个适龄的孩童都有学可以上,长此以往,汉室根基方才才可以稳固。”

    “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实不相瞒。”

    刘铄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地道:“在下现在做的事情,便是这句话,开春以后,东郡、陈留的百姓便会在官府的带领下,开荒屯垦,而且还发明了全新的开荒农具。”

    “而在老百姓开荒屯垦时,他们的孩子无人照料,便可送去读书,在下已经派人摸清了两郡的庠序,如果能得郑老相助,经师的问题同样可以解决。”

    庠序相当于是后世小学、幼儿园的标准,它们分布在乡村之间,需要大量的经师授课,可现在的刘铄,哪里有那么多人可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铄才把主意打到了郑玄的身上,希望他能把书院迁徙到东郡办学,如此一来,随便挑一批人出来,便可满足庠序经师,把教育体系先恢复部分。

    至于郑玄的书院

    刘铄相信,肯定有能达到大学水平的,但也有是在初中、高中阶段的,如果可以将他们有机的划分开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那么成长会更快。

    至于从大学里毕业的书生,刘铄更是能包分配,全都可以到自己的体系下实习,填充因快速扩张而导致的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郑玄来东郡办学,乃是一举多得的妙举。

    不管是对郑玄而言,亦或者是刘铄而言,尽皆如此。

    “”

    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刘铄几乎把自己掏干了,却始终没能从郑玄的脸上,找到一丝一毫的心动,不得已之下,他只能试探性询问:

    “不知郑老,以为如何”

    “这个”

    郑玄似乎显得依旧有些犹豫。

    毕竟,兹事体大,关系到了书院未来的发展,岂能轻易下决心:“刘郡守,这样如何今年开春,郑某先去东郡参加竖碑仪式,然后再做决定。”

    “可以”

    刘铄极其肯定地点了点头:“当然没问题,兹事体大,理当如此。”

    郑玄揖了一揖:“多谢郡守理解。”

    “哦对了。”

    言至于此,郑玄皱了皱眉,轻声道:“不知刘郡守可否与某说说,当初数十万黑山军乡民来到东郡时,您是如何敢将其收留的”

    “这”

    刘铄诧异,试探性问道:“郑老莫非不知”

    郑玄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淡笑道:“实不相瞒,幼安没与我说,要我当面问你。”

    刘铄颔首点头:“原来如此,其实很简单,在下身为汉室宗亲,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任何一个汉民。”

    “从始至终,在下脑海里就只有一件事,如何才能将其安置,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多少粮草,才能将他们安置。”

    “把这些物资统计出来后,那么最后想的便是,这些钱谁来出如何出该怎么出才能令双方都满意。”

    郑玄惊诧不已,眼神更亮:“刘郡守全心全意为民做主,郑某深感敬佩。”

    刘铄拱手还礼:“哪里,当官不为民做主,还不如继续浪迹天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