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章 无题  [韩娱]月光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 无题第(2/2)页
等到那微软的唇轻轻地落在她的脸颊,身体就像被定住了一样,时间都静止了。

    她想起,有一次和权革玩truthorshot时,他问自己“你最喜欢身体的哪个部分”

    “脑子。”

    他笑了,说,“我是嘴唇。”

    陈楚侨脸蹭地就红了,她伸出手,“好像停雨了吧”还嫌不够地把头探出去,没想到还有,又尴尬地缩回来,“哦莫还有。”

    权革忍不住笑出声,舔了舔嘴唇,“你怎么不说下去了”

    她才回过神,继续刚刚的话,“我是想说要不要一起去看剧”

    他答应地很爽快,“好”

    权革一直都在笑,温和地、柔软地,陈楚侨还在回想着刚刚,这种激动紧张茫然又热烈的怦然心动在她短暂的人生里并不多见。

    之前宋旻浩问是怎么和权革开始的,陈楚侨支支吾吾地说“就聊天啊”,她其实还在揣摩着和权革短短两个月内那些所谓的心动瞬间。

    她觉得,一切都从两人讨论驯悍记开始的。

    那天偶然的遇见,两人去吃了吃饭。得知陈楚侨是英语文学系的,权革首先想到的莎士比亚,他提起他之前看过的驯悍记。

    “我觉得这部剧,简直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语言的力量,是很典型把文字当成武器,去改变,像莎士比亚说的,去驯服一个人。”

    陈楚侨很是认同,比起性别阶级利益的冲突,驯悍记里最令她反而是其强烈的语言运用,“里面的双关语,针锋相对的场景是无所匹敌的。”

    本来两人还在礼貌而生疏地按部就班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题,不尴尬但也很流于表面,讲到驯悍记之后,就能明显感觉到谈话的氛围上了不只一个台阶。权革喜欢莎士比亚,而她的上个学期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莎士比亚,作为一个勤勤恳恳的文学系学生和半个英国人,经典台词几乎是张口就来。

    她拿出手机,搜索到驯悍记里至今都还记忆犹新的一段剧情,带着现代英语的翻译,递给他看,“这一场景,完全大发,感觉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段。”

    “petruuasp,ifaithyouaretooangry

    彼特鲁乔:哦,我的黄蜂。你太生气了。

    kathera:ifibeaspish,bestbeareystg

    凯瑟琳娜:如果我是一只黄蜂,最好小心我会蜇伤你。

    petruput

    彼特鲁乔:我就把你的刺拔下。

    kathera:ay,ifthefooudfdhereities

    凯瑟琳娜:如果你能找到它,傻子。

    petruhereaaspdoesearhisstghistai

    彼特鲁乔:每个人都知道黄蜂的刺在哪里:在他的尾巴上。

    kathera:histongue

    凯瑟琳娜:在舌头上。

    petrungue

    彼特鲁乔:在谁的舌头上

    kathera:yours,ifyoutakoftaes,andsofaree

    凯瑟琳娜:你的,如果你一直在说这些的话。再见。

    petrungueyourtai

    彼特鲁乔:怎么,把我的舌头带在你尾巴上吗”

    其他人物经常把凯瑟琳娜比作危险的野生动物,在这种情况下,佩特鲁乔称她是黄蜂。凯瑟琳娜指的是会咬人的黄蜂,比喻她会用她的智慧来刺他;彼特鲁乔指的是腹部有刺的蜜蜂,而他会从凯瑟琳娜的“尾巴”上“拔出”刺,是她生殖器的性暗示,这里特鲁乔基本上是正面向凯瑟琳娜提出挑战,表示他将会驯服她。最后凯瑟琳娜表示如果他继续追求她,她会痛苦地刺痛他的舌头,彼特鲁乔把她的话变成了一个性的画面,假装对”我的舌头在你尾巴上”的画面感到惊讶。

    “这里的冲突和性吸引,的性双关语和形容驯服动物的野性”陈楚侨无法抑制对此的敬佩,感叹道,“果然是莎士比亚,非凡的语言智慧。”

    权革没有像她这么精读过驯悍记,现在不禁起了想再读一次的想法,“你让我想再看一遍这部剧了。”

    “真的吗我很荣幸。”

    “莎士比亚真是伟大的storyteer,用言语去操控人在这部剧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权利的滥用是最恶心的,彼特鲁乔像是驯服野生动物一样驯服凯瑟琳娜,不让吃饭和睡觉这种肉体的折磨居然只是为了训练出一个温顺的妻子,难以接受。”

    “因为是很久以前,这样想想,在那样权利地位阶级都不可理喻地去分配的时代,似乎也不是那么出人意料。”她耸耸肩。

    “不只是那个时候”

    权革全程说话的声音都很沉静,有时会停顿下来去思考想表达的词,这让他在阐述的时候很有说服力,能感觉到他在清晰而理智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现在不也是吗网上总是会有人说着很难听的话,现实生活也是,存在着很多指指点点的人。”他歪了歪头,“首尔会给我一种很尖锐的感觉,就像没有硝烟的战争那样,人们都变得犀利而敏感。”

    “所以这就是你一直呆在伦敦的原因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