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0章 鬼子海军的新作战计划  抗日:灭国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0章 鬼子海军的新作战计划第(2/2)页
细把房间检查之后,确定没有窃听器什么的间谍设备。

    魏名扬这才指着世界地图:把自己关于战后国军应该争取的利益和盘托出。

    委员长听完他的构想后,沉思了好一会,这才说道:

    “收回所有割让出去的土地。

    北面的土地已经全部收回来了,边境界桩也立好了。

    南面这个方向,你是说要恢复南越行省,占领南海上的所有岛屿。

    这些岛屿有什么作用”

    魏名扬说道:“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海底的矿藏,海里的鱼虾都是宝贵的资源。

    海里一个仅有立锥之地的岛屿,就可以把我们的海域扩展上干里,周围的一切都是我们的。

    现在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处,但是能够抢占一块是一块。”

    委员长点点头指着琉球群岛问道:“这样一来,这一块就非常重要要了。

    直接把这里划归一个县。”

    能够做到委员长这个位置的人,当然不是蠢人。

    既然明白了魏名扬思路,就算是不知道这么大的海域圈下来有什么用处。

    但是一句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处,能够抢占一块是一块,总是没有错的。

    委员长指着魏名扬点出来的几块飞地:“这些地方都要驻军,花费是不是太多了”

    “驻军是为了保护他们,军费当然由他们出。

    有了我们的保护,这些地方需要购买武器装备,再怎么也得优先考虑我们生产的了。”

    听到他这么说,委员长笑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怎么样”

    “美国人在太平洋岛屿跟鬼子打得很难,进攻日本本土就是他们的要求。

    但是这并没有让太平洋岛屿上的形势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接下来美国人一定会要我们出兵东南来,到时候委员长只管答应下来。

    我们可以独自承担进攻这些地方的鬼子。

    驱逐掉这些地方的鬼子后,在当地建立军事基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委员长当然清楚:这是重现大国风采的时候,达成魏名扬的计划,自己一定能够跟唐宗汉武齐名了。

    他微笑着点头,表示全盘收下了。

    魏名扬把厚厚一叠的资料留下,这才告辞出去。

    开罗会议结束之后,魏名扬回到佐贺。

    这些天他去开罗,军队的进攻并没有停下来。

    四国岛已经被杨森全部占领。

    东瀛四岛,日本人已经丢了两座。

    它们的本土岛已经处于三面被围的局面了。

    这个时候天皇也坐不住了,天天召集内阁开会。

    一亿玉碎的计划,提出来的时候热血沸腾,真正实施起来却因为武器装备跟不上。

    这个计划实际效果并不好,除了让鬼子大量死亡之外,给国军造成的伤害并不大。

    也没有能够把国军前进的步伐拖住。

    怎么办

    身兼五相的东条英机提议:把布置在太平洋上的联合舰队撤回来,同时把藏在吴海军军港里面的“大和”号战列舰开出来。

    对魏名扬的舰队来一次偷袭。

    “跟当初进攻珍珠港一样”

    东条英机这个提议刚刚说出来,就遭到了来自米光政的反对:

    “首相阁下国军在琉球、佐贺、高知、汉城到处都有陆上机场。

    他们的海军舰队就算是遭到突然袭击,陆地上的飞机也会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战场去的。

    我们的海军只要暴露了就无路可逃。”

    东条英机无言以对

    天皇问道:“先袭击他们的机场”

    这是一个办法,如今国军装备了最新式的喷气式飞机,飞机数量和质量上完全碾压零式飞机,这就让袭击国军机场的计划根本无法执行。

    怎么办

    鬼子们面面相觑,它们实在无计可施了。

    随着国军完全占领四国岛,广岛、山口这些重工业生产基地天天遭到飞机轰炸。

    让原本就没有多少武器生产力的鬼子更是雪上加霜。

    国军的飞机不但白天轰炸,就连晚上也会时不时地组织机群对这些地方的工厂进行轰炸。

    鬼子不得不把工厂往山里面迁移,它们事先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仓促间的工厂转移,连转移地点都不好找。

    尽管这样艰难,这些鬼子心中还是坚持着想要继续战斗。

    它们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把太平洋上的联合舰队撤退回来,配合本土上的部队给国军来一次突然袭击。

    这次作战计划的目的是把九州岛上的国军全歼。

    制定好了计划后,鬼子开始紧锣密鼓地实行起来。

    还在太平洋上作战的美国人突然发现失去了日本舰队的踪影。

    这个情报很快就传到了魏名扬这里。

    对于鬼子的战术,魏名扬是了解的:它们精于战术层面的计算,对于战略层面的计划却是目光短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