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0章 钢铁雄心  法兰西179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0章 钢铁雄心第(2/2)页
年后,法国规划的铁路总里程将达到惊人的3000公里,这就需要消耗掉150万吨的铁,平均下来一年需要30万吨。

    如果依照原来的历史,洛林地区那每年不足10万吨的钢铁生产量,根本无法满足法兰西执政官的“钢铁雄心”。

    好在安德鲁未雨绸缪,毅然决然的在前年开始筹划,去年就在卢森堡南部,动工新建了一座采用最新式工艺的钢铁制造基地。

    预计明年的钢铁产量将超过12万吨;而等到1799年的第二期项目验收之后,预计00年的钢铁产量就会达到英国人都难以匹敌的50万吨。

    相对于正在积极改变的钢铁工业,法国的传统棉纺品在英国廉价走私棉纺品的冲击下,如今已溃不成军了。

    这使得负责稽查走私的法国警务部长德马雷备受煎熬,就连议会下院的议员们也隔三岔五的找他开听证会,要求这位警务部长在沿海一带部属更多的缉私警察,尽早解决英国产棉纺品非法输入法国内地的问题,继而保护法国本土那依然脆弱的棉纺工业。

    对此,安德鲁也表达了谨慎的支持,他签署了一道法令,允许沿海各个军区,参与到侦缉走私的行动中。

    然而,安德鲁从不相信这样能解决棉纺织品的走私问题。另一时空中,处于第一帝国巅峰时期的大陆封锁法令都没能解决的走私难题,安德鲁也不相信德马雷可以彻底打压下去。

    因此,关键因素依然是要提升法国棉纺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然而首要的因素,并非棉纺织业技术改造,推广以蒸汽为动力的棉纺机与织布机,而是原料,也就是棉花成本的问题。

    英国的棉花来源除了少量本土种植,主要来自奥斯曼帝国包括希腊与埃及,以及印度次大陆各地。而法国恰恰相反,主要是国内棉花作为纺织原料。

    先抛开质量不谈,来自海外的棉花成本就低于法国本土的棉花两成到三成,单单这一点,整个法国棉纺织业拍马都赶不上。

    依照法国人的思想,既然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超越对方,那就将对方拉低到自己的水平。具体来说,就是动用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法属私掠舰队,持续打击英国人的运棉商船。

    原本这一策略执行的不错,由于法属私掠舰队屡次得手,导致运往英国的海外棉花成本一下子增加了10到15。

    然而,意外的变故还是出现了。

    随着英美杰伊条约的签署,以及该条约已在各自议会的顺利通过,英美两国当下算是基本和解。

    于是从1795年开始,黑奴们种植的更为廉价的北美棉花,也伺机进入了英国众多棉纺织工厂的采购目录清单。

    至少是在目前,法国还无法向自己的盟友美国商船正式开战。

    尽管法国督政府已经向两任美国大使进行了严正抗议,然而美国人坚持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拒绝约束本国种植者将棉花大量卖给英国商人。

    于是作为报复,法国督政府指示圣路易斯安娜殖民地和新奥尔良总督府,纵容与唆使黑人奴隶从美国种植园里大肆逃亡。

    新奥尔良总督府不仅拒绝将逃亡的黑奴,归还给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还给予黑奴自由民的身份,允许他们在法属殖民地耕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