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226章 李四奶奶的身后事  我的199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26章 李四奶奶的身后事第(1/2)页
听见秀英这么说,孙建国一愣。

    出殡是大事,一般都是亲戚朋友乡里乡亲互相帮衬,说白了就是出钱出力。

    凭他对家里这边风俗的了解,谁家办白事亏过钱

    不过一琢磨又觉得不对,一般人家办红白喜事收的份子钱,都是往年零零散散掏出去的。

    而李四奶奶夫家情况跟杨老五差不多,都是从外地迁过来的外来户,在本村没有亲戚。

    她男人出矿难死得早,没有开枝散叶,而且几十年过去了,外地的亲戚也早就断了来往。

    更要命的是,秀英男人是个上门女婿,而且家在南边,听说是淮河发了大水、家乡遭了灾,一路要饭过来的,多少年都没联系了。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家按照本地风俗给李四奶奶操办丧事,根本没人帮衬,肯定是要亏钱的

    怪不得秀英说没钱。

    在场的村民开始三三两两的议论起来。

    “独门独户的是不容易。”

    “谁叫她家平时不拉来往,出了事没人帮衬了吧”

    “四婶子一个妇女,家里没个劳力,能把孩子养大都不容易了,这些人情世事她哪里懂”

    “就秀英平时那样的,能把她娘赶到外头住窝棚,她就算有钱就给四婶子出殡了”

    “唉,都是命”

    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汉跟杨四海,一起跟秀英商量了一阵,最后发现这丧事只能简办。

    原因无他,没钱。

    棺材、孝衣、席面、吹打板子哪一样不要钱7彡筗彣網

    她家又没有亲戚晚辈,跟别人也没什么来往,到时候需要出力的挖坟、抬棺这些事谁来干只能花钱雇。

    林林总总算下来,没个千把块钱下不来。

    所以只能简办,也就是不办丧礼、直接下葬。

    但是再简办,人也总不能直接埋土里吧总得买副棺材吧。

    秀英一听说掏钱,就开始哭穷,“俺家哪有钱俺家天天吃糠咽菜,俺家娃下学期学费都没凑齐,开学人学校还让不让上还不知道”

    秀英这么说,事情又卡住了。

    但是大过年的总不能让李四奶奶一直就这么放着吧。

    最后大伙一合计,秀英是指望不上了,杨四海就动员老少爷们捐钱,至少得给李四奶奶打一口棺材。

    于是众人把李四奶奶拿了副草席裹上,抬进秀英家院子里放着。

    钱会计搬出桌椅,拿纸笔当场记账。

    孙建国摸了摸口袋,兜里只有一百多块钱。

    他想了想,没有着急捐钱,而是先来到钱会计边上看看别人捐多少。

    他估摸着一百块不算少,捐得太早把你名挂上账,你让后面捐钱的人见了怎么想

    果然,别人有捐一块两块的,有捐三块五块的,最多的一个捐了二十块钱,是孙建军。

    而孙传文捐了十块。

    他见等别人都捐得差不多了,才掏出来一百一十块钱。

    钱会计抬头看了他一眼,“爷们,确定捐这么多”

    孙建国说:“钱叔这一百一,你给俺爸加九十、一共记一百,记俺二十就行。”

    钱会计一愣,便提起笔记了下来。

    杨四海拍拍孙建国肩膀,“好孩子,大学没白上。”

    最后一统计,一共收到捐款二百一十三元。

    才这短短一个钟头,已经不算少了,买个棺材绰绰有余,办丧事嘛远远不够。

    秀英直勾勾的盯着厚厚一沓票子,眼睛里直冒绿光。

    杨四海让钱会计掏出二十块钱,交给一个小伙子,让他到小卖部买条大鸡烟回来散散。

    这么多老少爷们过来帮忙,不能连根烟都没有。

    秀英看得一阵肉疼,却没敢开口。

    没几分钟,镇上专营丧葬用品的白事崔骑着自行车到了。

    杨四海把李四奶奶家的事跟他简单说了说,就问他一百五左右够打什么样的棺材。

    白事崔看着躺在草席里头的李四奶奶,沉吟片刻说,“俺前两个月给恁村西头董二叔打的红松棺木,二百整。既然主家这个情况,俺手工钱也不要了,光收个木料钱,一百二。你放心,都是上好的红松,搁俺家库房阴了一年以上。”

    杨四海点点头,看向秀英,“秀英你看咋样”

    秀英看看铁蛋,夫妻俩背过人群,嘀嘀咕咕


第0226章 李四奶奶的身后事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