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 借力  我的199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 借力第(1/2)页
这份名单一出,立即在公司内部引起了热议。

    在名单上的人,都颇有些弹冠相庆的意思。

    而不在名单上的人,自然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也有少数人觉得自己屈才了、不服气。

    个别人甚至直接有了情绪,闹起了辞职。

    对这部分人,孙建国要求各部门负责人能安抚则安抚,实在安抚不了的,那也只能那么着了。

    毕竟,他画的大饼不是每个人都能咽下去。

    大家除了关注各部门头头脑脑和主管具体是谁之外,对这些人里面的“理工含量”也格外关心。

    陆伟、章晓龙、刘斌、程晓东这几个经理级的人物,可都是理工大学出身,刘斌和章晓龙还是在校学生。

    更别说主管级别的人了,还有三四个兼职的大学生。

    在他们看来,孙建国有些任人唯亲了。

    对此,孙建国顾不上照顾这些人的感受,因为他知道,这纯粹是无奈之举。

    他创业的第一步就是利用学校里的资源起步的,包括场地、人力、技术等等。

    毕竟创业初期、生存第一,有的用就不错了。

    等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他蓦然发现,公司两百多号人里头,能够让他完全放心的人实在太少了。

    理工大学的这些同学、校友,人家都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

    这时的大学生含金量还是不错的,人家能来就不错了,他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的

    再说了,后世饿了吗宿舍四兄弟创业、头条宿舍两兄弟创业,不都是大学生寝室集体创业成功的典范吗

    他还嫌理工大学来的人少呢,连那些兼职的生瓜蛋子,他都百般笼络,希望人家毕业之后能留下来。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在丽云计算机工作的理工大学毕业生也只有陆伟和章晓龙两个。

    其中陆伟还是毕业之后拒绝留在丽云计算机工作,而是先去了家大型国企干。

    可能他八字太背,去了才半年,那家企业就突然宣布破产。

    这件事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产生了很大冲击。

    原本放弃高薪、去大型国企工作就是为了稳定二字,谁能想到先倒闭的会是它

    要不然他可不会来丽云计算机这种之前看不上的私营企业。

    另外,孙建国觉得必须在公司里面有几个贴心人才行,绝不能当甩手掌柜。

    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会不会有哪个反骨崽突然反水、带走一帮员工出去单干,跟他唱对台戏

    强如化为,还有某骨干当起了反骨崽,拉走一大帮员工成立通讯公司跟老任竞争呢。

    再说,虽然都是同学,他还是有所区分的。

    程晓东的能力出众,刘斌老实可靠,都是他绝对看重的人选。

    那个有些不着调的王超,他就没有放到领导岗位上,而是给他挂了一个总经理特别助理的虚名,满足这货的虚荣心。

    只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的这个策略直接促成了日后丽云集团里面著名的“同学帮”。

    吴栋梁和魏言开完这个会,感觉自己肩头的压力陡然增大。

    同为孙建国旗下的公司,他们丽云机械去年才五百来万营业额,跟丽云计算机六千万的营业额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而且,这五百万当中的绝大部分还是丽云计算机给的订单,也就是制作收银机壳体、电路板这些硬件的业务。

    所以他俩在东方大厦呆着,实在有些抬不起头来,一开完会就灰溜溜的离开了。

    上午才开完动员大会,下午孙建国就出现在李校长办公室里。

    “李校长,我跟您汇报汇报丽云计算机去年的发展情况,还有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您给指导指导。”

    李约翰对孙建国汇报的内容很感兴趣,特别是发展规划,两人讨论了很久。

    两人讨论完,孙建国又说起丽云机械的情况。

    这个公司李约翰更感兴趣,就支起耳朵听他说。

    “目前机械厂员工达到了五十人,其中三十五人是之前校办工厂的职工,预计今年能扩充到一百人,到时候能解决更多原来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李约翰不住的点头。

    “这块业务你干的很好你看下,能不能想想办法,尽快把之前的下岗职工吸纳完”


第249章 借力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