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开拔第(1/2)页
“兴王师,征安南,兴王师,征安南”
应天府城门外,个个全副武装,气焰冲天,脸上带着傲人的神色。
大将朱能,副将张辅,汉王朱高煦骑着高头大马,走到大军前面,威风凛凛。文網
“臣率八千将士,见过陛下”
朱能张辅汉王等人下马,对着城楼上的朱棣行礼,然后就只见,八千将士齐齐俯身行礼。
“我等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八千将士异口同声,声音直插云霄。
“诸位免礼”
这边朱棣开始训话,而在城门下,姬阳和朱瞻基正和韦氏太子妃她们告别。
韦氏一双巧手,捧着姬阳的脸,郑重说道。
“儿啊,你可跟好你父王,可别再犯混了,要小心,刀枪无眼,你多长个眼睛,娘可听说安南人会驱大象猛兽,那玩意娘见过一回,忒凶了,遇见了可别硬拼”
韦氏说着说着,眼眶泛红,姬阳想说我想多长个眼睛,可条件不允许啊,不过见到韦氏如此模样,他闭嘴了。
“你反正记住,跟着你父王,娘最担心你玩性太大,一人犯险,犯混”
韦氏很不放心姬阳,不停地给他嘱咐道,这一刻姬阳能感受到,韦氏是真得关心他。
“娘,你放心孩儿会小心得”姬阳说道,看着韦氏那泛红得眼睛,忽然他有点后悔,那天打安王了。
而这边朱瞻基也是,被张太妃嘱咐道。
“你小子也是,可别逞能,你要出了点事,你娘可不能活了,记住别贪玩、冒进、一切听指挥”
“嗯,娘知道”朱瞻基点点头。
然张太妃忽然趴在朱瞻基的耳边嘱咐道“你二叔,要是让你干什么危险的,送死的事,你自己留个心眼,不行你可以求助其他将军,我们一家可指望着你”
“你别乱说”朱高炽好似听见了,拍了太子妃一下,毕竟这事他处理好了,都没拿到明面上说,这要传到汉王耳朵里面去了,搞不好得弄巧成拙。
张太妃只是狠狠看了朱高炽一眼,然后龇牙一句“我咬你”
“娘,你说得我知道,你别担心,二叔不会得”
“嗯好,知道就好”张太妃给朱瞻基整理着盔甲,一边说道,说着,说着,张太妃眼眸间泛起了泪花。
“哎呀,你哭哭啼啼干什么,儿子正要出征,不吉利不吉利”太子朱高炽赶忙拿手绢给张太妃擦眼泪。
然后挥挥手,让朱瞻基赶快走,赶快走。
这不由让朱瞻基无言以对,怎么他碍着什么事了
“好了娘,我们先走了”
“娘,我也走了”
两人打完招呼,翻身上马去到了大军之中。
随着朱棣在城墙上面把话讲完,后便倒下一坛酒,为大军壮行。
同时高声吼道“兴王师,征安南,不破安南,终不还,出征”
朱棣把坛子丢下城楼,摔了一个粉碎。
“陛下威武,陛下威武,不破安南,终不还,不破安南,终不还”
大军气势如虹,嘶吼声音震天而响,随着朱棣出征二字落下,大军是浩浩荡荡向着广西云南而去,终将化为一柄利刃,劈开安南。
当然这里开拔得只有神机营八千军马,至于其他大军,早向着广西云南集结去了,因为朱棣是调动的地方兵马。
他唯一出动的嫡系精锐,也就是这神机营了。
随着开拔大军,渐行渐远,朱棣看着下面太子等人,道。
“回宫吧,看什么看”
众人闻声也只能默默回宫。
这一路朱瞻基颇显兴奋,姬阳也很好奇,应天府外面的大明是怎么一副模样。
可事情总是想象美好,现实残酷。
几日行军下来,姬阳有些沉默了,他是真没预料到这个时代的大明,除应天府繁荣外许多外,其他地方,依旧困难。
当然他没去江南那些地方看看,那些地方物产丰富说不定又是一种光景,可这一路上他确实见到这些地方大明人的不容易,田间地头的农作物完全没他后世见到的那么茂盛,甚至有些稀疏,产量也不高。
这一路他看见了不少难民,流民,沿途不知去往何处,漫无目的走着,看来想改变大明是任重而道远啊。
光靠商肯定不行,毕竟人要吃,钱又不能吃,粮食现在产量也不行。
忽然姬阳想到了土豆和红薯,这东西穿越也不给他发,可恶。
而这个时间的土豆红薯,现在又还没传到大明,甚至还要等将近一百多年。
当然,或许他可以,等到时商会建立好了,让商会建造船队,出海去找,开拓海外贸易的同时找新的农作物。
而现在大明航海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出去一趟回来,应该没问题。
毕竟郑和能带着船队下西洋,几次安全返回,证明问题不大。
只可惜他穿越晚了点,如果早上一些,赶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给他交代一下就好了。
唉只能说,穿的不及时,这也怪不了他。
“吁,就地扎营,今日在此处休息”
姬阳还在思考时,汉王从前方传来军令,打乱了他的思绪,也让他回过神来。
眼看着天边,又要将近日落黄昏,是准备安营扎寨的时候了。
他们并非急着前往,规定时间到即可,因为什么时候开打他们说了算,至于打安南措手不及,显然不可能,朱棣大量调集军队,自然能被察觉,安南也早准备好了估计。
同时现在,各方军马也正在集结过来,前往两地。
而汉王找了一个很合适扎营的地方,上有大树遮阴,导致这片地方不是很热,下有湍急河流,埋锅造饭也容易。
至于怕不怕出现火烧连营疯了吧这还在大明境内谁敢来烧,土匪吗,九族不要命了
还是嫌弃活得够长。
停下来后,汉王他们立马拿地图出来看,到哪个地方了。
而他们行军了快十天了,也才走了一小半的路程,没办法实在是应天府到云南路程较为遥远,加上交通不是很便利,按照正常行军少则大半月,多则一月。
不然为何平叛乱,都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朝廷大军才能抵达。
“壑弟,做饭了,快点,快点”
这里姬阳把帐篷搭好,帐篷是以帆布和少量的皮革制作而成,刷上防水的桐油,丝毫不比后世的差。
“来了,来了”姬阳也是颇为无奈的回答道。
因为第一天,两人吃伙夫做的饭食,是咬着牙关吃下去的,毕竟一个太孙,一个世子平常怎么可能吃的差了。
也不能说难吃,只能说没味道,不好吃罢了。
所以第二天姬阳自己动手了,也幸亏他有先见之明,提前做好了味精蘑菇精,带上了不少。
煮了一锅炖菜,滋味不错,甚至可以说十里飘香。
然后这就被朱瞻基发现了,随后在被汉王,朱能发现了,然后汉王朱能等人看着自己味同嚼蜡的饭食,再看看这个小混账弄得。
于是一个太孙一个世子,成了一个王爷和大将军的专用伙夫了,按照他们来说,这军队里面就没有太孙,世子,统统归他们管理。
朱瞻基负责洗菜烧火,姬阳负责做菜,两人可谓分工明确无比。
彻底从被人伺候,变成了伺候人得角色。
虽然大军出行一般是带有干军粮的,什么土抄豆,花椒饼等等食物,不过那都是特殊有急事情况下用的。
而平常情况下,也都是埋锅造饭,吃热乎的。
基本上都是主食,什么汤泡饭,
第一百零九章 开拔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