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5.第382章 领兵亲战  季汉大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85.第382章 领兵亲战第(1/2)页
第382章领兵亲战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春。
    刘备露布天下,大斥曹操为国贼,决议兴师三路,北伐中原。
    张飞、陆逊为西路军,督兵二万五千人,扬称五万,出褒斜道,伐关中。
    关羽、文聘为中路军,督兵三万人,列兵于江北。
    刘备、霍峻为东路军,盛兵十万,称二十万,分出巢肥运河、邗沟,直取寿春。
    三路合兵十五万五千人,对南汉而言,已是倾国之力。刘备则对外宣称三十万大军,似乎想让曹操知道他当下的实力。
    当然十五万大军,非南汉的全部兵力。自拿下益州之后,南汉兵力可达十八至二十万。若是深治之下,南汉爆兵二十余万不成问题。然南方稀碎的地形,却限制了南汉的出兵。
    十几万人的行军动作,声势之浩大,几乎是瞒不过曹操。
    邺城,魏王宫。
    曹操浏览各地上呈的军报,神情颇是凝重。
    “大王,刘备兴水贼三十万分三路北伐,今当何以御之?”孙权问道。
    “三十万?”
    曹操抬头看向堂中众人,嗤笑说道:“孤拥中国,得据中原,帐下兵力也仅三十万人。刘备坐拥蛮荒、水泽之乡,何来三十万人?”
    接着,曹操将手中的军报扔到案上,说道:“以孤观之,刘备倾南方之众北犯,怕亦不过仅十余万人。织席贩履小儿,唯壮声势,所行实乃虚张声势之策。”
    “从汉中、江淮、江陵三地发兵,看似人声势浩大,然除江淮外,汉中、江陵仅是小疾,真正之患唯在江淮尔!”
    用了这么久的兵,对于虚张声势这套,曹操多是谙熟于心。别看三路进军看似宏大,凡击败主力,其余二路不战自退。
    当然曹操对外表现轻蔑,也是安抚手下的一种手段。近年来刘备的声势愈发高涨,先吞并荆楚,又西取益州。在称王之后,刘备的声势已达到巅峰时候。
    曹操看向众人,目光在贾诩身上停留,问道。“文和,可有高见?”
    贾诩沉吟少许,说道:“大王所言极是,纵观汉中、江陵、合肥三地,蜀道崎岖难行,且巴蜀初下不久,汉中所出之兵难言众也;江陵毗邻襄樊,需控卫南贼中枢武汉,料以为当以稳重为上。”
    “唯江淮,多年以来鲁肃修缮城郭,聚拢流民,开垦荒田,渐有生机。刘备、霍峻率兵亲征,其意在寿春,欲图破寿春,进而兵驱舟舸入汝、颍二水,席卷河南。”
    “以诩之见,大王委上将御西方,曹襄樊留兵不动,亲率中原之众以争寿春。”
    曹操捋着胡须,说道:“张飞恃勇寡智,唯有陆逊知兵。今西北余孽仍有,当以稳重为上,命曹洪督关中之众,领张郃、郭淮、杨秋、郝昭等将,遏守险要,据不与张飞交战,待其粮绝自退汉中。”
    “诺!”
    “江陵兵马,关羽,南贼之名将;文聘,治边多年。若关羽举兵来攻,则让曹仁、朱治固守襄樊,借岘山之险,邓塞之固,以耗关羽之兵。”
    “诺!”
    秘书郎刘放持笔记录曹操军令,笔走龙蛇,下笔迅速。
    “至于江淮之地,刘备、霍峻举大兵亲讨,来势汹汹,此非夏侯惇可御,孤欲领兵亲征,兵退二贼。”曹操说道。
    刘晔挺直腰板,拱手说道:“启禀大王,自大王南征淮南以来,留淮阴、寿春二城为镇,与江淮敌寇角力。寿春城高且坚,粮草盈仓,甲兵充沛,可保数月不失。臣唯忧淮阴,其居淮水之南,怕有失守风险。”
    这些年汉魏在淮水少有爆发战事,不代表双方没有动作。南汉疏通巢肥运河以及邗沟,开垦荒田,建立起以六安、合肥、射阳这三座城池作为与曹魏角力的防线。
    曹操在刘晔的建议下,则是在淮南搭建起以寿春、淮阴、弋阳为三城为防守核心的淮水防线。
    弋阳位于在汝南郡内,其由满宠坐镇,兼顾起援襄樊、寿春二处战场的职务。
    寿春为淮水险要,控制兖、豫二州的水路要冲。作为中原之柱,夏侯惇亲自坐镇。
    淮阴则是近些年初设,随着邗沟的疏通,长江水与淮水的联通,为了阻止南汉的势力扩张。曹操采纳刘晔的建议,重修淮阴城,派三千军士驻守。
    曹操皱起眉头,说道:“淮南为卿乡土,熟知淮南地形,今有何见解?”
    刘晔弓步起身,说道:“启禀大王,历经战乱多年,徐淮已是凋敝。今霍峻为偏军,督兵数万,从邗沟北入淮水,其必取淮阴。淮阴远离下邳,此将不利臧徐州救援。”
    “今


385.第382章 领兵亲战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