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卖蒜黄  带空间,和爸妈全家穿七零挣工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 卖蒜黄第(1/2)页
“老于,我看后院的那一小棚蒜黄全都熟了。咱家也吃不了,干脆割了卖给供销社吧。”

    “行,这东西就是麻烦些,不能见光,得单独加盖一层茅草。不过能收个四五茬儿。”

    “咱们卖几茬儿,就不盖着茅草了,让他们继续长成小蒜苗过完年自己吃。”

    于远兴奋的围着自留地转圈儿,今天看这个熟了,明天看那个能吃了。心情一直很雀跃。

    “妈,我跟你一起去卖吧。”

    他长这么大,在老于家好事儿都轮不上他,还一次都没去过供销社呢。

    他爸妈现在可疼他们几个孩子了,胆子也跟着大了起来。

    于卫民撸了撸儿子的头发,笑着说。

    “行啊,咱小柔和小远还没咋去过城里呢。咱们一家一起去。”

    于远一蹦三尺高。

    “哎,爸我去借手推车,咱把菜装上面推去。”

    于卫民和曹秀开始掀茅草和塑料膜,于柔拿了镰刀来割蒜黄。

    “妈,我就不去了吧。往返得半天时间呢,我能编四五个小篮子呢。”

    她每天编十个卖十个,已经攒了三十多块钱了。手里有钱,心中不慌。一门心思想多挣点,也能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去,都去。你也别总闷在家里,今儿咱好好逛逛。”

    这大闺女啥都好,人漂亮、懂事、体贴还勤快,家里被她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就是太内向。

    曹秀寻思以后得多带她出门,锻炼锻炼。

    这一个小暖棚一米宽,二十米长,全都割完,用草绳一捆一捆扎起来,得有三百多斤。

    一个小推车根本装不下。于远又出去借了一辆。

    满满两车摞的高高的,盖上茅草席子,推车的人根本看不见前面的路。

    “我和闺女走在前面,给你们带路。”

    出村的路上,曹秀和于柔两人走在前头,后头是两辆手推车。很快引起了人们注意。

    “秀儿,你们这是推得啥啊干啥去”

    曹秀看了下来人,这是和原身关系不错的妇人。原来老于家的邻居。

    “她林婶儿,这不,自家自留地里种了点菜,吃不了,想着卖去供销社换点钱。”

    曹秀说着,走到手推车边上,掀开草席,拿了一把蒜黄出来。

    “自家种的,拿回家尝尝。”

    林婶子拿到手里,觉得很稀奇。

    “这是啥”

    村里人很少出去买菜,林婶子还真没见过蒜黄。

    曹秀笑了笑道:“这是卫民用大蒜种出来的,刚割下来,跟韭菜似的,放不太住,回家炒着吃可香了。”

    林婶子更惊讶了。

    “这咋大冬天的还种出来东西了”

    曹秀解释道:“家里弄了几个暖棚,你明儿有空过去看看。我们忙着去城里,就先走了。”

    林婶子拿着蒜黄挥了挥手:“行,快去吧。”

    一家四口走后,村里人聚在林婶子周边,都瞅稀罕似的看着这把蒜黄。

    “卫民这也太本事了,这菜鲜嫩的很,两大车得卖多少钱”

    “是啊,冬天还能种出菜来,咱要不明儿也去瞅瞅”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于卫民家种出了菜,卖给供销社的事儿全村都知道了。

    李永德、赵前进和郭民自然也听到了。

    之前他们只想到了这菜种了能自己吃,可现在于卫民竟然拉去卖钱了。

    这卖了钱不就能换粮吗,这才是真正的吃饱饭啊

    郭民感慨道:“这卫民叔脑子真是好使啊,竟然把菜卖去了供销社。”

    李永德心里火烧火燎的,蹭地站起来。

    “走,别拖着了,咱挨家挨户走一遍。”

    装满了菜的车不好推,一家四口花了小三个小时才到了城里。

    供销社经理冯旭东亲自接待了他们。

    “婶儿,您说您要卖给我们一批蔬菜”

    “也不是一批,过几天应该还有别的菜。你们收不收”家里的韭菜也能长好几茬,也得卖。

    “收咋能不收呢。”

    现在城里缺菜缺的厉害,白菜萝卜都很少有卖的。

    “婶子,这是,这是蒜黄”

    他家里条件好,他爸是公社副主任,他妈是公社妇女主任。

    蒜黄下来的时候,虽然本地人少见,但还是偶尔能上他家餐桌的。

    “这东西炒鸡蛋可香了,你们从哪里弄来的”

    曹秀问道:“别管哪里弄来的,你多少钱能收”

    冯旭东想了想,说道:“婶子,你也知道,冬天缺菜。再加上这蒜黄稀少,肯定值钱。”

    “但我们这个小县城物价并不高,大白菜也就一分钱一斤。这蒜黄我算您一毛钱一斤,您看行么”


第38章 卖蒜黄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