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县里送来了人才  带空间,和爸妈全家穿七零挣工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章 县里送来了人才第(1/2)页
县里开会,并不是住在招待所。政府后面有个大院子,每个屋子都是大通铺,人就安置在里面。

    第一天的会安排在下午两点。

    于卫民、赵前进和郭民到的时候,也就上午十一点的样子,院子里已经很热闹了。

    人们都找个炕把自己的东西放好,聚在院子里聊天。

    向阳公社其他生产队的人早早就帮于卫民几人占了个向阳的屋子。

    第二生产大队的村长石顺招呼道:“于村长,你们咋现在才到位置都给你们占好了,先把东西放下。”

    于卫民几人边安置边道了谢:“这不是觉得离着近,下午才开呢,赶得及。”

    其余几个大队的人也都聚过来说话。

    这次开会涉及的主要是村里,每个公社十个领导,只让公社主任、公社书记和公社副主任来了。

    而五个公社下面的四十个生产队,一百二十个村领导全来了。

    人实在是不少。

    向阳公社八个生产队的人这次出奇的和谐,隐隐以于卫民为首。

    红旗公社五队的村长刘金道:“以前咋没看出来你们公社这么团结”

    石顺道:“刘村长,来,来,我给你介绍下,这是一队今年新上任的村长,于卫民。”

    石顺和刘金关系不错,主要是刘金的闺女嫁来了向阳公社二队。

    刘金也是个热情的,凑过去打招呼。

    石顺道:“你闺女是不是有日子没回娘家了一看你就是消息不灵通。”

    “我们村多亏了于村长,现在自留地都种上暖棚了。暖棚你没听说过吧菜种子下到里面,冬天也能长出青菜”

    刘金:“我怎么就这么不信呢,冬天不得全都冻死”

    “这我还能骗你你去你闺女家瞅瞅不就得了”

    边上解放公社四队的丁茂春:“他吹牛你还真信,你见过冬天能种菜的”

    向阳公社三队的孙大海说道:“石顺说的是真的,不光他们村,我们公社八个村全都种上了。”八壹

    丁茂春嚷嚷着不可能,长个头就得被冻死。

    刘金却觉得他俩不至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和自己扯谎,心里痒痒的,想着等开完会先去趟闺女家。

    说着话就到了中午,大家伙儿都张罗着吃饭。

    这个接待的院子有个棚子,下面三口大灶,边上堆着木柴。想吃热乎的或者想喝热水的可以自己动手。

    大家都拿出自己的口粮。大多数是玉米饼子和咸菜,或者玉米面菜饼子。

    于卫民早早就叫着赵前进和郭民到了角落里。拿出韭菜鸡蛋馅儿饼给两人分。

    “卫民,我们带了口粮了。你嫂子特意给蒸的白面馒头。”

    “是啊,卫民叔,我也是带的白面。我媳妇儿说了,出门就吃点好的。”

    于卫民也没勉强,给两人一人夹了一勺肉酱,三人吃的喷香。

    人在角落里,香味儿却传了出去。

    有人小声嘀咕:“向阳公社一队的人怎么这么舍得,开个会带的都是白面。玉米饼子我每顿都不舍得吃饱。”

    一起的人啃了口生硬的菜饼子:“是啊,没个成算,都这么吃,冬天不得饿肚子”

    于卫民只是觉得带的东西不够分才躲到了角落里。

    没想着装穷,也没必要装穷。他们家解锁的是福报系统,帮助越多人越好。

    下午开会,主要就是挨个儿汇报一下各个生产队的情况。这两天的会议结束后,要评个先进出来。

    四十多个生产队,一个挨一个的汇报,一直到了夜里七点才散会。

    于卫民也总结出来了,他们生产队是人数最少的生产队了。

    和人家动不动就上千人的大队比,他们就是个屁股大的小村儿,不值一提。

    饥肠辘辘的回到住处,于卫民道:“赵哥、郭民,叫上咱们公社的人,咱们一起煮挂面吃。”

    自家盖房子这几个村也出力了,本就是想着请大家吃一顿热汤面的。

    挂面不占地儿还出数,他带来了四大把。

    三个大锅只有一个烧了热水,另外两口闲着。郭民去叫人,于卫民和赵前进添水加柴。

    煮了两大锅清汤挂面,大家带的都是大茶缸子,装满面条后一人一大勺灵魂炸肉酱。

    这样也太香了向阳公社的这波操作,把其余四个公社的人馋的狂吞口水。

    啥时候向阳公社这么阔绰了

    于卫民丝毫不管别人怎么想。

    好奇吗好奇就来打听,来学,那样他的福报积分兴许还能涨

    压轴的会议果然是留在最后的。

    第二天上午,县领导拿出了一份文件。

    县长潘永明说道:“上头下了通知,这次会有大批知青和下放户分到咱们这边。”


第74章 县里送来了人才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