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统一部署第(1/2)页
杨泽山问道:“是不是耕种的方法不对”
支书胡永强叹息道:“我们都研究了,都是一样的撒种子。前些年还请了七队的人帮忙种了一亩来着。”
大队长郭大祥赶紧表明决心。
“我们就差把这地翻过来了。可我们这地种下去就是不爱活,每亩地的产量也才顶人家生产队的一半。”
真是白瞎了这么多的田地了。
杨泽山也不明白:“那这是咋回事儿不够肥沃”
“我们和其他生产队用化肥的情况都差不多。用上化肥的确好一些,但和别的生产队也没法比。”
于卫民蹲下身,抓起一把土,仔细研究了下。相比于别的土壤,颜色有些泛白。
这地除了农作物长得不好,连杂草也长得不好。
这哪里是耕种的问题,分明是土壤的问题
如果他没判断错的话,这一大片土地,应该是轻度盐碱地。
国家有大量的盐碱地,生活在盐碱地地区的人们简直苦不堪言。
因为这样的土壤质量非常差,含碱含盐量高出正常土地很多。
这些物质都会影响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十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种子洒在地里,甚至可能越种产量越低。
像这类轻度的盐碱地,可以通过特定的肥料改良土壤。或者是种植耐盐碱的植物。
这么一想,脑子里方案也就出来了。
可以先种植耐盐碱的植物。特定的肥料等她闺女和邵阳、古立辉、陶云几个出了方案,再想办法让阳南省化工研究所帮忙生产出来。
他们和研究所的闫经纬院长,以及其他领导们都是熟人了。
交情好着呢
这事儿应该不难办。
于卫民说道:“唐村长,你们集体地这个事儿,应该不是你们种植的问题。可能是土壤的问题。”
唐建忠不明白:“这土本来就在地上,能有啥问题”
于卫民:“可能这片区域都是盐碱地。你们现在也知道,下放户里不少能人。等我叫第一生产队的几个农业方面的专家过来看看。”
胡永强也说道:“盐碱地可我们总不能换土吧”
于卫民安抚道:“别急,找到问题才能想办法来解决。”
于悠不知道自己和几个农学家又被于卫民算计上了。她现在正在套话小爱。
“小爱小爱,我们是你的主人,是不是我们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小爱这届宿主老想套路它,怎么办
弱弱道:“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小爱尽量满足。”
于悠:“那好,帮忙看孩子会把吧厨房看火儿会吧支楞着点儿。”
小爱
等到于悠带着邵阳、古立辉、陶云三人过来第六生产队调研的时候。
于卫民则是带人尽快去了第七生产队和第八生产队。
七队和两个水坑,加上黄壤土的集体田。
完全就是人多地少加上交公粮,不够吃。
这样的只要换上高产的种子,再发展些支柱产业,完全可以提高收入。
全部视察完一遍,于卫民组织开会了。
参会人有于卫民、杨泽山、冯彬,和于悠、邵阳、古立辉、陶云。
于卫民问道:“悠悠,你们那边调研的怎么样”
于悠:“确定了,都是轻度盐碱地。我们四个商量着可以种高粱、葵花籽儿这样的粮食,也可以种一些耐盐碱的药材枸杞、沙枣、红麻这样的。”
邵阳、古立辉、陶云也跟着点头,他们四个人的意见一致。
于卫民:“好,那咱们把公社下面的下。冯主任,麻烦你做下记录。”
冯彬立马拿出了本子。
说实话,这些日子他和杨泽山被于卫民带着到处转悠,仿佛之前那些年在这个岗位上就没好好工作过似的。
现在么,让他说出每个生产队的基本情况,他能不看资料脱口而出了。
只听于卫民说道:“一队,现在六百口人,除了集体田,有四百亩梯田和一片没有长成的果林。自给自足之外有粮食盈余。”
“二队,六百口人。除了集体田外,有十个水塘,现在主要发展冷水鱼。粮食不够吃,需要用鱼来换粮。”
“
第127章 统一部署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