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章 闲鱼生活  带空间,和爸妈全家穿七零挣工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 闲鱼生活第(1/2)页
至于福报积分,则是偶尔斗智斗勇,赚取异世界交流群的人一笔。

    这一年来竟然也稳稳增加到了三千分。

    小学部这边,由于孩子们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不是严格按照年龄划分班级。而是通过测试就能升班。

    学校也因此又加盖了好几间教室。

    一到六年级占了三间,初中占两间,高中占两间。

    安安和宁宁在家有家里人辅导,认字和算术基础打得很扎实,提前一年就上了一年级。

    学习成绩更是一路领先。

    如今安安是三年级班长,宁宁是学习委员。

    每天早上,孩子们都要到学校晨读。晨读手册是于悠设计的,人手一份手抄版。

    每天晚上,于悠都带着闺女儿子读书,培养两个孩子阅读的习惯。

    一年级一年两个孩子就独自完成了阅读五万字的目标,到三年级,阅读量更是达到了一百万字。

    秦之恒则是负责教于悠母子三个学英语。

    看妈妈英语学习能力超强,安安和宁宁越挫越勇,每天都得背上几个英语单词才肯睡觉。

    曹秀每次看到都止不住点着闺女的额头。

    “拿自己会的知识去挑战两个孩子,你也好意思”

    于悠诉苦道:“妈,你说我容易吗我这是又重新上一遍学啊”

    要不是为了之后能拿出来用,于悠想着速速结束学习,她也不至于装成一副天才的样子。

    谁知道这俩孩子跟她较上劲儿了,愣是被激出了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早练晚练,现在张口闭口都能用英语简单交流了。

    秦之初的闺女燕燕现在也上五年级了,学习成绩也不错

    但最让人吃惊的却是于远。

    曹秀心疼道:“儿子,咱们学习讲究张弛有度,你这太用力了也不行。”

    她儿子现在才十五,可是已经跟着王月荣学到高三的知识了。每天不学到十一点不睡觉。

    小学跳级还好跳点儿,这初高中的知识一年学两年的却是相当不容易。

    于柔和于悠虽说也是努力的孩子,但好学程度远不及于远的一半儿。

    曹秀说完,立马瞪了一眼于卫民。

    这事儿都怪老于给这孩子灌输的思想都是,好好学习,将来有机会学农学专业,把他的老本行发扬光大。

    这下好了,这孩子还真把这当目标了,快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了。

    可这老于倒好,给自己提前过上养老的日子了。

    每天去公社转一圈儿,回来就去山上、田间转悠。再去下放户那里算计算计。

    于卫民

    他也不是故意的啊,主要还是这孩子吃过苦,又知道了知识的好,内驱力十足。

    他现在都觉得自己都没啥能教他的了,毕竟他自己才是个小中专毕业。

    于远的个子已经超过了曹秀,少年的声音充满了变声期的沙哑,可却唯独没有该有的叛逆。

    “妈,你别担心我,我不累。我喜欢掌握新知识,我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儿。”

    曹秀:“那妈给你炖只鸡补补,你正是窜个子的时候,得多吃点儿。”

    于远把他妈拉到椅子上:“妈,你别忙活了,赶紧坐下歇歇。我跟着您啥东西吃不到,壮实着呢。”

    有于悠和于卫民两口子亲昵自然的相处在前,于远和爸妈也是心贴着心。

    曹秀眉眼都笑弯了。闺女们一个个都嫁出去了,于远守着他们,家里反而能热闹些。

    周承和苗青下了从京市到阳迁市的火车,又坐上了汽车,一路来到了山南县。

    两人再招待所住了一晚,这才开始在县里转悠。

    山南县县城里只有一个邮局,下属五个公社。这封信哪个公社的人都有可能。

    可这调查起来就有点儿大海捞针的感觉了。

    周承提议道:“咱们去各个公社办公室问问看,能写出这样一手好字的人也没多少。兴许就能打听出来呢。”

    苗青点点头:“行,能这么了解医学的人,应该是做过相关工作的。也可以从这个方面打听一下。”

    两人按照人口数量,先后去了东风公社、五星公社、解放公社、红旗公社的办公室。

    但都没打听出来什么有用的消息。

    还是红旗公社的主任崔红林说了一句。

    “你们找的人既然这么大


第134章 闲鱼生活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