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发现素材第(1/2)页
孙英子说道:“那当然,嫌弃他们身份的那都是文盲我们公社现在可都是文化人”
苗青问道:“嫂子,你们村长在哪儿呢”
那封信兴许就出自这里的人呢再一个,现在怎么觉得这个村子本身就是好的素材呢
孙英子说道:“我们村长偶尔才来听课的,你去村支部找她吧。”
王桃花:“够呛在村支部,这个点儿孩子们在学校上课,兴许又跑家里偷懒儿去了。”
她们这个村长妹子啥都好,就是吧,总能想到办法偷懒儿。还美其名曰躺平的人生最快乐。
“你去牛棚那边找,村里最差的房子就是她家。也可能在老村长家,就是她娘家,挨着那边不远,村里最好的房子。”
苗青你们村这么多新房子,你们现在村长住最差的,你们老村长住最好的
于悠说起这事儿就伤心
苗青听得有点乱:“你们村长和你们老村长是一家”
王桃花:“我们现在村长于悠是我们老村长于卫民的闺女,老村长升到公社当主任去了。”
苗青竟然是个女村长听这意思还是个爱偷懒儿的女村长。
可怎么这俩嫂子提起村长,语气里全是股子宠溺的味儿呢
苗青和周承再次对视一眼,不一样这个村太不一样了
他们还有很多问题想问。这路是咋修的村里人怎么都看起来很好过的样子为啥跟别地方差距这么大
可新的一节课又开始了,这次讲的是土木工程
两人很快被老师生动幽默的语言吸引走了神思。
等到两人跟着一起听到放学,天已经有点儿黑了,只能是匆匆回了城里的招待所。见村长的事儿自然也没完成。
周承:“明天咱们还去第一生产队”
苗青:“向阳公社的于主任不是和咱说,下放户每天参加劳动,都累成了狗吗讲课也能累成狗”
周承:“明显是回避咱们,不知道向阳公社其他生产队是啥样的要不咱们明天先去第二生产队瞅瞅”
苗青压下心里的激动:“行,咱们先去问问旁人再说。”
此时的于卫民也正和闺女说这件事。
“那俩记者到处找你,你把自己写过的东西先都收起来。”
于悠:“爸,你放心吧,也就是给孩子们写的一些学习资料啥的,我一会儿全收空间里。”
于卫民:“行,主要是太不好解释了。还好你给出去的东西,现在国外有人研究。要是太超前了,估计得被全国地毯式寻找。”
于悠深以为然,这事儿也给了他们一家三口一个警示。
金手指能用,但得把握尺度。
第二天,周承和苗青起了个大早,匆匆赶往第二生产队。
除了同样的水泥路面,还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鱼塘。每个鱼塘边上都有人守着。
“这位大叔,你们村里咋这么好,都修上水泥路了”
周承迫切的想知道,这路到底是怎么修的,怎么第二生产队也这么好呢
大叔不是别人,正是村长石顺。他看着一口口鱼塘,再瞅瞅脚下的水泥路,心里别提多舒服了。
笑了笑说道:“这啊,这是我们公社统一修的。不光我们,我们向阳公社八个生产队都修了。”
“我们公社于主任说了,要挣钱,先修路。自打修了这路,方便多了,运输队都爱跑了。”
周承疑惑道:“这修路不是县里部署吗”
县里县外的一些大路还没来得及修呢,怎么会给村里修呢这也太奢侈了。
石顺道:“我们没用县里拨款。于主任去县里要的水泥指标,我们公社自己出的钱,自己的人动的手。”
苗青:“修路可不是一笔小费用,向阳公社这么好过的吗”
石顺正愁没地儿夸夸于卫民呢。
“我们之前也穷啊,也是这一两年才富裕起来的。这事儿还得从第一生产队于家搭了个蔬菜暖棚说起”
“就是这样,一队现在有梯田和果林,我们队有鱼塘,三队种大豆搞豆油,四队五队有干蘑菇,六队的盐碱地也高产了,七队八队养猪养鸡。”
“现在我们公社下子就好过起来了。”
“于主任统一管理我们的生产生活,他闺女于悠现在则是帮我们建学校,给我们选派老师。”
“整个公社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不少人家起了新房子,娃子们也都读书懂事儿了。”
这些话听的周承和苗青一愣一愣的。
第137章 发现素材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