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县领导走访  带空间,和爸妈全家穿七零挣工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县领导走访第(1/2)页
国家百废待兴,不怕没位置,就怕没能人。

    潘永明:“把咱们最近手头的事儿都收一收尾,咱们亲自过去看一看。”

    他们在山南县做了这么久的领头人,竟然连县里发展最好的向阳公社都没考察过。

    不得不说这是工作上的疏忽。

    东风、红旗、五星、解放四个公社的主任听到这话都很开心。县领导们对他们的发展还是很重视的。

    黄晓勇更是拍着胸脯保证道:“这次几位领导绝对不会空跑。”

    第一生产队。

    于卫民引导道。

    “现在正是播种的好时候,我们公社的村民们手里的确有余粮,也不是不能给你们农科所。”

    周立人:“我们不白拿,我们买,我这就回去申请经费。”

    于卫民抬了抬手:“我们公社人不缺钱,你们干脆拿粮食来换吧。一斤换一斤,也不能让村民们太吃亏。”

    不缺钱真是财大气粗啊

    周立人:“没问题,我们还愁今年的种子卖不出去,正好拿来交换。”这样他们的经费就能更多的用在研究种植上。

    于卫民正色道:“只是有一点,等你们培育出来更稳定的高产种子后,要尽快推广到全国”

    周立人怎么觉得这个于主任好像一切都算计好了样子

    是他的错觉吧啊

    于卫民继续说道:“你们一会儿把试验田的数量报上来,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种子。报给我们公社的会计,好安排一下。”

    周立人连连点头,不管怎么说,向阳公社这么配合,这都是好事儿。

    被挤到边上的周承和苗青听了全程,这才挤了过来。

    于卫民:“你们两个怎么过来了那寄信的人真不是我们公社的。”

    这俩人来县里有几天了吧怎么还没回京呢

    周承:“于主任,我们暂时不找寄信的人了。我们想采访一下您。”

    于卫民看了二人一眼,起身开始收鱼竿,又收起了折叠椅。

    边走边说道:“你们农科所的人可以回去了,后面的事情去和我们公社会计对接。”

    “你们两个记者同志,不要在这边浪费时间了,该回京回京。我还得回去睡午觉呢,可不接受什么采访。”

    说完,不理会在场的众人,直接大步流星回家了。

    悠闲的乡村生活才刚刚开始,上报纸不就完蛋了

    周承:“我怎么觉得山南县的人都挺淡泊名利的”

    苗青:“你感觉错了,分明就是排斥”

    两人自打做了电视台记者后,第一次如此受挫。

    可有时候,人就是越挫越勇。

    周承:“咱们去照相馆”

    他就不信了,他们不接受采访,那就用照片说话。

    冯家。

    于柔和冯旭东正在商量闺女的学习问题。

    九岁的月月如今是个半大的姑娘了,漂亮的眉眼讨喜的很。

    冯旭东:“咱闺女比安安和宁宁还大一岁呢。上次去姥姥家,这学的东西差距可越拉越大了。”

    于柔也头疼,孩子就怕比,一比做家长的就心慌。

    “要不和爸妈说说,把月月转到第一生产队的小学去”

    实在是两边的教学质量差的太多了,月月这个孩子又比较要强。

    冯旭东:“那倒是好,那边的课程我上次过去特意听了听,比咱这边强多了。要是行的话,那我负责接送。”

    于柔想了想。

    “路有点远,早中晚来回三趟太辛苦了。我回去和我妈商量一下,咱们早晚接,中午就让月月在姥姥家吃。”

    冯旭东笑道:“行,还是我媳妇儿心疼我。”

    又问闺女的意见:“月月,你说行不”

    月月看着爸爸,又看看妈妈,院子里爷爷奶奶正在训斥两个淘气的弟弟。

    小姑娘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爸、妈,我一定好好学习。”

    因为,你们给的沉甸甸的幸福

    作为县里最高的领导班子,潘永明、周雪峰、杨继军、肖刚这次是四人一起出动了。

    几人决定把向阳公社所有生产队都走一遍。

    潘永明提议道:“既然于卫民是第一生产队出来的,那咱们干脆倒着看。从八队走起。”

    周雪峰:“这次既然是想看看真实的民情。那咱也别搞什么阵仗,就装成普通老百姓,去参观参观。”

    四人一致通过,毕竟亲眼看到的更具有真实性。


第140章 县领导走访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