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买房子买汽车第(1/2)页
其实两个人本来是更喜欢楼房的。可自从住过了于悠的四合院,两人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秦之初和于柔商量。
“我觉得四合院更好一些。不用担心动静大了影响到楼下,也不必被楼上或者左右邻居打扰。”
于柔点点头道:“我也觉得四合院更加安静,也更加私密一些。而且还独自拥有一个院子。孩子们活动的空间也大。”
两个人商量好,就去找了于悠一起看房。
这年代没有购房限制,但也没有房产中介。大槐树底下,一群大妈嗑着瓜子唠闲嗑儿。
于悠、于柔和秦之初许诺了佣金。
谁介绍的房子能够成交,就给哪位大妈50块钱。即便是成交不了,带着跑一天也有2块钱辛苦费。
2块钱在77年是什么购买力呢两斤半猪肉,或者十几斤盐。
大妈们手里的瓜子瞬间不香了。转身扎进各个巷子,四处串门去帮忙问房子去了。
人多力量大,很快,附近的房源都出来了。
几人先是看了两个大杂院。虽然够大,报价低,但是还住着人。
都是好几家子合住一个四合院,一家子挤在一两间里,看起来十分不好清退。
于悠:“这房主卖房子负责把现在的住户清走吗”
大妈:“谁买了房子就是谁的,你们买了自然有权利让他们搬走。”
三人都是怕麻烦的主,直接就拒了。
当即表示只看独门独户的。这样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二的房源。
古朴的四合院非常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卖的。
就是那种只有一间快塌了的房子,带着一个狭窄的院子那种,面积实在是太小。
秦之初和于柔都没看上。
最后只能把目标定在人们近些年自建的一些四合院上。
有两户人家是孩子分到了楼房,跟着孩子去住楼房了。四合院就想着高价卖掉用来养老。
他们的四合院都是东西南北各三间房子,院子不大,但是院子里有自来水管。
外面胡同里有公共厕所,生活倒是还算方便。
两个都是位置在胡同中间,安全性也比较强。最让于柔和秦之初满意的是,这两家是一条胡同里的对门。
这简直太方便了。虽然房子不是很漂亮,但是她们可以装修,或者过几年拆了重建。
另外一户人家是一对老人无子无女,想要卖了房子回老家投奔侄子。
不过他们当初觉得住的人少,就只在南边盖了三间正房,在北边盖了三间低矮一些的厨房。
院子自然就大了不少。
但是,这个四合院它两面临街。
妥妥的门面房啊。以后完全可以重建成把角的几层楼,出租或者用来做生意。
于悠没忍住,一并给买了下来。
其实刚才那个快塌了的房子她也想买,留着拆迁啊
就是怕她姐和她大姑子觉得她有病。
算了,还是后面自己有机会单独出来收购一波。这个房地产的红利她是吃定了。
三个人买完房子,秦之初和于柔就开始找人装修。
秦之初:“我想把户口迁过来,让她和安安宁宁一起在这边上学。”
现在买房子是能随意迁户口的。
于悠道:“我看行,你忙着做生意,还不如把燕燕先放到京市这边。这边有老人帮忙,孩子们还能做伴儿。”
又对于柔建议道:“姐,你婆婆不是早就退了吗不如让她和三个孩子也先来这边。”
于柔的婆婆在她生下双胞胎后,看于柔自己忙不过来就提前办了退休。这几年孩子一直是她管的比较多。
现在两小只也早就上幼儿园了,接接送送做点饭。月月还能帮忙看着点,一个人倒是也能忙得过来。
最主要的是,现在迁户口不受限制。想想现代时候的京市户口有多难得。
而且现在孩子们过来京市,不说上学期间享受的教育资源丰富的多。将来在这边高考那也是有优势的。
只要努力学习,这些孩子考上9流都不是梦。
于柔犹豫道:“我还好说,我们自己做生意来看孩子时间上方便些。”
“但是旭东和我公公假期是固定的,两边赶火车时间挺紧的。”
于悠:“嗨,这有啥的。忘了你妹妹是干啥的你们不如自己学着开小汽车,三个小时就能到。”
第190章 买房子买汽车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