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希望小学第(1/2)页
最重要的还不是钱,更是因为于悠那句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现在因为慈善基金会的名头越来越响亮,背后的安宁集团也渐渐被人挖掘出来。
今天他们拒绝了许多不合理的需求。
保不齐明天那些人就会找到于悠闹事。
不能一直一家独大。
秦之雅打定主意要拉赞助,让其他企业也一起投身慈善行业。
首当其冲就是大姐夫。
面对上门的秦之雅,孙泽华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在商言商,他并没有一口答应,反而是仔仔细细询问了慈善基金会的运行模式。
听完秦之雅天花乱坠一顿说之后,孙泽华反问道:
“也就是说,我捐出去的钱,可以给我换一个好名声。”
“通俗来说,是。”
作为国营品牌,前身又是国资手表厂,孙泽华没有拒绝的理由。
毕竟孙家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还是z国表业的龙头企业,没有国人的支持也不会有他们的兴起。
可孙泽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就目前看来,你们的慈善基金会曝光度并不理想,卤菜店全靠那一次危机处理,幸运成分很高。”
“如果还想要其他企业加入,你得师出有名。”
师出有名
秦之雅回去便一直琢磨,最后找到了于悠。
“希望小学”
于悠听她描述,瞬间就蹦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
不过在秦之雅听起来却有些陌生。
她最初便一直在做农村助学、女子助学等公益,孙泽华一提出,秦之雅便立刻想到了捐资助学上去。
帮助某个人太慢了。
劝完这家还要劝那家。
在长期走访的过程中秦之雅也发觉,根本问题并非是穷或是认知,而是学校的路途对于很多农村孩子来说太遥远。
下放生涯让她知晓,农村孩子早当家。
在乡下,孩子是要当半个劳动力使的。
若是出去上学,一来一回少说也要三四个钟头。
那地里的活可不就少了个人
如果能在村里建设小学,或者是几个村中间建设新学校,上学的路近了,不少人还是愿意送去的。
毕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放学后回去不耽误做事。
就好像于为民当时在公社做得学堂,散学后不过十几分钟就能到家,该打猪草的打猪草,该下地的下地。
又有地方看着小娃娃不用担心危险,又不用交钱,何乐而不为
村民们可比秦之雅会算账。
“希望小学这名字好,捐的钱不单单是为了鼓励他们读书,更是让他们的未来更有希望。”
秦之雅一语敲定,决定就用于悠说的名字。
于悠欣然同意。
“建小学可不是脑袋一拍就能办成的,除了校舍,还有人员问题。”
“这事儿还得咨询一下爸,包括你说让别的企业也加入慈善基金会。”
“我觉得可以弄一个名誉堂,所有捐献过的企业都是名誉堂理事,选最有威望的做理事长,主持理事会。”
如此一来,慈善基金会还多出一道社交属性。
要知道未来许多大佬互相结识不单单靠饭局,还得靠各式各样的活动刷脸熟。
譬如说有某个人想要搭上孙泽华这条线。
那他就可以在慈善基金会疯狂砸钱,那么作为理事会成员的孙泽华自然对他有印象。
更何况慈善会还是做善事,说出去不落俗。
秦之雅马不停蹄地就去找秦伟。
听见小女儿的各项规划,秦伟连连点头。
“你们的想法很对,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环,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但此事我不好出面,待会儿说你逼捐反而不美。”
“最近国内形势大好,经济特区建立后有很多华侨商人回国发展,我替你引荐一些。”
“既然他们有心回国内,就证明他们对祖国还是有深厚情感的,和你应当是一路人。”
秦伟让手下的人借着机会组了饭局,至于后续能不能成,还得靠秦之雅自己。
秦之雅当然是十分乐意。
除开老爹帮忙外,孙泽华、于为民也让秦之雅参与了不少商业宴请。
龙头企业的圈子很小,互相之间都有交情。
第349章 希望小学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